Join the 2%, or be eliminated_智能时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智能时代 > Join the 2%, or be eliminated
魏敏 智能时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28 22:08:47

Join the 2%, or be eliminated

写在前面的话:再有一个星期就考试了,本来决定暂停看杂书,专心复习,没想到这本《智能时代》到了,一收到包裹就没忍住拆封,想着先看几页再复习,没想到一看就停不下来了。强忍着把书合上去复习,但是心里总是痒痒,后来又牺牲了两个午休时间终于看完了。可见一个人的兴趣有多能影响一个人的理性决策;另一方面,之前看了一两个周还没有看完的书,也是因为没有兴趣罢了,要是有兴趣,哪怕熬夜也要看完(笑)。当然,兴趣这种东西总是要慢慢培养的,一两个周还看不完的书,那就接着看第三个周好了,学习和提升哪是一件容易的事(又笑)。看完之后实在是喜欢吴军博士的文字,又没忍住,买了吴军博士之前的所有著作(再笑)。
以下是正文:

本书分为7章,第一章主要讲述数据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数据会变成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第二章主要讲大数据是什么以及大数据的特点;第三章主要讲人的思维方式由机械思维转为相关性思维的时候,数据就能为我们解决很多难题;第四章主要讲大数据目前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并提出“现有产业+新技术=新产业”的公式;第五章主要讲述目前大数据的主要技术门槛: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安全等;第六章主要讲述了大数据在农业、体育、医疗、制造业、律师以及记者编辑等几个行业的未来应用;第七章主要讲述未来的社会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以及我们如何应对。
就我个人来说,第一、四、五和六章已经很熟悉,这部分阅读得很快,甚至还有“这我早就知道”的感觉。这要感谢我一直在持续关注罗辑思维(得到)、吴晓波频道等几个付费的知识栏目(果然总有刁民想骗朕的钱)。
第二章主要从概念出发,讲述了什么是大数据,以及大数据的特点。以前我一直认为“大”数据嘛,就是很多很多的、海量的数据,但阅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大数据不仅仅是数据量大,还必须具备多维度和完备性这两个特征。这里不得不再提一句,吴军博士的文字浅显易懂,很抽象、复杂的概念,吴军博士都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让人一看就明白。从大数据的三个特征:体量大、多维度、完备性来看,像BAT这样的大公司能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隐私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犯。在本书的第五章中也谈到个人隐私的问题。吴军博士的观点是个人隐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目前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是“技术带来的问题就用技术解决”。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个人隐私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一方面我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另一方面作为无名小卒,黑客没必要入侵我。另外,李笑来的付费专栏里专门有一期说的是“人必须要放弃部分的安全感”,我想部分的隐私也属于可以放弃的安全感之一,太过注重隐私,就没法和别的组织或个人产生连接了。但吴军博士刚好明确说到普通人不重视自己的隐私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三个原因,而我的两个想法刚好是吴军博士提到的三个原因之中的两个(笑)。刚开始看到我还懵了一阵,接着还挺着急的,心想一直都不把隐私当件事,因此从来没有在网络上刻意隐藏过任何信息,这怎么办?但后来又冷静下来一想,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我不可能什么隐私都不泄露,另一方面部分的公开隐私确实给我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所以我个人不太可能保护我自己的隐私。那么保护我的隐私就要靠与我连接的组织和个人(更多的情况是商家),而我自身要做到两点,一是保护我周围的个人和组织的隐私,二是尽量选择靠谱的个人和组织,然后信任他们(也更多地信任技术),把隐私交给他们。
第三章讲到思维方法的变革导致人认识世界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变化。从以前的机械思维,或者说因果思维转变为相关性思维,帮助人解决了太多的难题。这有点难理解,举一个烂俗的例子。你某一天在街上看见你的伴侣和别人当街激吻,这个时候你不能问为什么,应该冷静的拿出手机拍照,然后该吃吃该喝喝该逛街逛街,等吃饱喝足逛high了,再拿着照片威风凛凛理直气壮霸气侧漏地去找人,斜着眼说一句:你被我甩了。对,这种时候不能还问为什么,还问他/她还爱我么这种问题,因为因果关系、机械思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相关性能解决问题:当街激吻就是出轨,出轨的人不能要(尤其是婚前),结论是感情破裂,分手。这个时候你还问为什么吗?你管他是脑残眼瞎还是身患绝症不想拖累你,这件事的相关性就只有一个:不忠诚的行为导致关系破裂。举一个高智商一点的例子,有谣言说晚睡的人智商更高,这个现象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身边的很大一部分人似乎又经常晚睡又有高智商,他们熬了一夜,第二天来上班,解决起问题来依然思路清晰,精力充沛。可你就能轻易得出“晚睡的人智商更高”这一结论吗?看过有关批判性思维书籍的人一定很容易找到其中的bug:不是晚睡的人智商更高,而是智商更高的人可能具备某一种特质,使得他们更能适应晚睡。一旦想明白这一点,作为普通人就只能踏踏实实地早睡早起身体好啊!瞧,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因果置换导致的不同的思维境界。可是如果把因果关系去掉,换成相关性来思考问题,就马上能想到:晚睡和高智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相关系数、相关模型还不确定,而且这样的相关性很显然并不一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然后呢?普通人还是得早睡早起呀!这样一来你还相信因果关系么?再说回安全感的话题。人作为地球上的高等动物能够进化发展繁衍至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懂得归纳和演绎,也就是会思考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因果关系再也不能满足人的进化需求和控制欲,相反我们必须要放弃一部分的控制欲,或者说安全感,用一种不确定的强相关性代替百分之百确定的因果关系,来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也许能顾事半功倍。
第七章是我对本书的最为期待的一章,但看完还是有一些失望的。社会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用智能替代的那部分劳动力如何继续生存、甚至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的问题。然而吴军博士直言:“是否能有良好的解决方法?坦率地讲,谁也没有”,然后提出了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结果在本质上不会有任何变化的方法:成为现在就主导变革的2%的人。在理智上我十分赞同和欣赏吴军博士的坦率和直接,甚至我也明白事实就是这样,社会和产业的变革一定会激化社会的贫富分化,导致一代人甚至更久的社会动荡,谁也没有解决办法,但情感上还有点接受不了。想来想去,努力成为那2%,倒是一个不幸中的唯一的、有希望的办法,尽管这样的希望太过于渺茫。
乐观一点来说,等这一代人的动荡过去,新的产业结构建立起来,所有人一定能重新安居乐业。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总是还有出路的,只是现在还看不见、想不到罢了。但不管怎么说,不去主动尝试,仍然观望、犹豫和徘徊的人一定会被淘汰。总要去试一试吧,加油!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