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laby : Priscilla Ann_Being Digital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Being Digital > Lullaby : Priscilla Ann
哼哼哼哼 Being Digital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2-22 23:02:50

Lullaby : Priscilla Ann

没办法,确实是在听这支嫌甜嫌无忧虑的歌~~(当然前几天听到的ducktail和Yuck更值得标题突出一些)

看这本书的大部分时候带着也许可以称作Euphoria的心情。按旧部就老班的平静生活当然不可能带来这种略微忐忑但是充满乐观希望的情绪,但是,新技术和无垠的可能性可以。(其实书里面的东西之所以显得不那么奇幻,一方面是里面的有根据想象在十五年后大都成了现实;另一方面是,麦克卢汉的伸长的手手脚脚和眼睛耳朵判断下的,这些新发明结果是让我们忽视技术的便利,但是似乎没能带领人们超越肉身——当然我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还是变革就另当别论了。)

专栏水准的书,长长铺开,中心大概是几句话:
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
(比特的instant coffee比喻)
要探讨数字化的大未来,其中一个办法,就是看媒体的本质能不能相互转换。
未来,当比特离开传输端时,将不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媒介。
思考多媒体的时候,下面这些观念是比不可少的,即:它必须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体验。
(拉力和推力)信息业会更像服务业。越来越向窄播发展。
界面不仅和电脑的外表或给人的感觉有关,它还关系到个性的创造、智能化的设计,以及如何使机器能够识别人类的表达方式。(cliche:“让人们根本感觉不到物理界面的存在”)
天底下没有一种最佳的界面设计。。。事实上,最好的界面应该是有许多不同而并存的交流渠道。(个性化嘛)
未来的人机界面将根源于“授权”。
(小知识之图像更新的速度实际上比分辨率和更为重要~~全息影像)
小型化的趋势必然会推动语音制造和语音语音识别技术的提高。
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
(etiquette上:简洁是电邮的灵魂)

总之,作为一本数字时代的扫盲读物,和情理以及经验上对比较靠谱的预测书,本书很不错。甚至,它提出的(浅尝辄止的)问题,也是我在这个时代生活那么久以后,能想到的所有问题了。

只不过,一面期待人性管家帮我打理,而且是不是给一点惊喜。自由意志又是多么重要啊?哪怕是幻觉,自己逛来逛去逛出新意思,是现在我多么喜欢的事情~~
然后,关于也许会飞速渗透到生活中的语音与眼神使用~~是不是现在应该开始尝试了?
“媒介不再是讯息”这一点,论断看上去雄心勃勃,但是该挑战究竟有多大的冲撞力?不是固执一个渠道,但是好多个路径的aggregate,难道没有同样的风险?
信息接收者的主动性,对,前所未有地自由,但这并不新鲜。选择频道,选择有派系的报纸,选择能留下来的专栏作家,不说内容层面的一如既往的决定性,难道pull的力量不是似曾相似吗?
唉,淹没在广大信息提供者中间的我,应该怎么办?
(另外,书的结构不错)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