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的淘宝化_3D打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3D打印 > 生产力的淘宝化
胡澈 3D打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5-04 22:05:40

生产力的淘宝化

3D打印有几个理解的误区需要指出:
1.3D打印并非是打印,而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产品成型;
2.3D、4D这些都是噱头,3D其实是形容这种生产方式可以立体化,比如内部结构也可以一次成型;
3.打印器官等还在实验,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量应用于生产消费
4.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类似的设备就已经存在,只不过他们一般用来成型塑料。

看完全书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并非是这个技术多么牛,而是这个技术多么难以推动——依赖原材料的进化(如果是复杂的材料,还不一定可以成型),依赖设计软件的优化(目前的设计软件无法精确地提供细节数据,并进行3D空间的全量设计),法律政策的革新(知识产权问题很难保证),生产成本下降(目前来看,几乎没有可能)。

所以,对于3D打印这项技术来看,作者其实也很无奈,他提及到有几个应用点:

1.个人的个性化定制——非规模化
2.云打印服务,多个小型生产作坊合伙生产同一个产品的不同零件——非规模化
3.3D打印目前主要应用与快速DEMO,无法直接作为正规产品使用

谈到规模经济,这个问题是我一直困惑和好奇的——大工业化之后,规模化生产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选择,降低边际成本,提高盈利。甚至互联网也是如此,增加PV,提高广告收益。

3D打印的出现,其实就不是为了规模经济而生——规模经济依赖流水线和大量人工,而3D打印的每一次操作成本都不会因此下降。为什么这样说呢?例如在现在的工厂中,生产1个杯子和10000个杯子的单个成本就相差许多,因为包含了模具等隐形成本;而3D打印需要的只是设计图纸,每次的成本都统一——电、原材料等。

所以作者一直在鼓吹的,其实是个性化和体验经济这个东西。3D打印是一个面向用户的产品,就好像一个面包机;而对工厂来说,这个东西更像是一个DEMO样品成型。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工具三个要素来看,3D打印是生产工具的更新,但并不意味着对于未来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像蒸汽机那样的影响。外界许多人因此认为3D打印意味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我却觉得这有点太牵强。

当然,生产力的去规模化其实是有意义的——就和安德森的长尾理论相关了。

3D打印更适合个性化,这一点绝对是OK的,也是规模生产做不到的。你看为什么天猫和淘宝可以同时存在,而且淘宝始终屹立不倒?

C2C的生产方式看似不如B2C的利润高,其实还是有其市场的——C2C便是满足大头之外的消费需求。同理,3D打印和流水线的区别也在于此。

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淘宝大部分的东西都是盗版,3D打印其实也有类似的问题。对于一个只需要有相关的设计图纸,就可以生产同样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可以随着copy名家的设计,为个人生产盗版货,而且质量可能还差不多(例如一些简单的零件)。

因此,我并非不看好3D打印,但我觉得这绝对是被鼓吹过头了,这并不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而是一个改善生活的东西——正如iPhone这样。

人人都能生产的年代?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创客们的狂欢。正如淘宝刚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说实体店将要消失,而事实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生产力的淘宝化”的回应

呵呵复呵呵 2013-05-16 00:24:09

淘宝确实冲击了实体店....或大或小的问题,3D打印的意义在于对零件的复制,而无需想流水线那样低效的转移工件,这会大大减少生产周期和成本,也能使一些复杂的零件大批量生产,光是这一点就够这东西压过所有机床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