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事业充满激情,工作积极努力的朋友在白板上跟我讲解他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一个公司如何发展为四至七家公司,一个机构通过何种股份的分配去控制那四至七家公司,然后去完成那庞大的销售目标,讲完问我什么感觉。
我心里想的是,一方面,我很钦佩他的那种持之以恒的野心和用不完的热情,可是另一方面,其实认识他这么多年,不是一直是这样一个目标么?今天的新冲动和过去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我看不出差别,还不是都是以机会和利益为出发点。
于是我说:“我看不到魂。”
说出这话有点矫情,我的朋友事业发展不错,以数字为衡量标准,他根本用不着来听我的意见。之所以要问我,我想,我的某种观念他还是觉得有价值的,某种状态是他不具备且也向往的。
做商人很受煎熬,特别是人性本善的人做商人。美德和利益总是世俗观念的矛和盾。哲学是慰籍心灵的方式,为自己的行为找到说辞,总是有利于健康的。这是为什么商人需要哲学的浅层原因。
更好的原因是,你能找到比规模、数字等物质化更具有性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