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剂,避孕药_大开眼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大开眼界 > 染发剂,避孕药
chivalry 大开眼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6-01 16:06:08

染发剂,避孕药

第一篇 The Pitchman

副题是“Ron Popeil及对美国厨房的征服”。

Ron Popeil的家族企业征服了美国家庭的厨房,他们开发的厨房用具广受欢迎,且新品不断涌现。该企业之所以成功,作者认为,是两种家族特质——Pitchman(姑译为“推销员”)和Tinter(姑译为“小工匠”)—结合的成功,或者换言之,是一手抓产品研发,一手转销售,两手都过硬。

其中一以贯之的,乃是对产品的重视。他们认为:“卖得最好的产品是产品自己卖出去的”,所以产品研发绝对不能与营销分离,产品在设计阶段,在创新性功能之基础上,既要考虑产品的最后呈现是用户友好的、是容易销售的。Ron Popeil不依靠市场调查、研发团队、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商业顾问,他和他的团队凡事亲力亲为——“他在自己的厨房想出新点子,找来伙计实现,然后亲自推销。”

他们的最强点还是推销(picthing),在垃圾时段买下长时间的广告,用街头推销的方式卖东西。新的厨房用具向大多数创新一样,都意味着破坏,破坏人们的生活习惯。怎要才能让人们接受这一点?漂亮、有名、诚信(这是使用明星代言的逻辑)都是不够的,你得反复向消费者解释这个产品,让产品本身成为明星。解释,不是解释一次、两次——普通的推销员(salesman)是这么做的——是解释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这也是他们买下垃圾电视时段放广告的原因:一,电视手段很容易让消费者聚焦于他们的产品;二,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反复解释。

第二篇 番茄酱谜题(The Ketchup Conundrum)

此篇很有趣。虽然它所旨在回答,其实就是文章的副题:“为什么芥末有几十种,而番茄酱还是亨氏(Heinz)一家独大?”。但全文读来,又不吝一则番茄酱小史。

作者说:“幸福程度,在某个意义上,就取决于这个世界对人们不同、无尽的偏好的满足程度。”(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原)。由此,不同种类的调味品,芥末、酱汁,等等总能找到自己的用户群,且时有新味道、新品牌成功上位。而番茄酱则不然,至今犹是“亨氏”独大。作者分析,其中缘由乃在于亨氏的产品业已做得太成功,后来者并无创新、改进的空间。

它家的番茄酱涵盖了人类的五种基本味觉——咸、酸、苦、甜和鲜(当然,在我这样的巴蜀人士看来,缺少“辣味”简直不可理喻;“鲜”的原文为umami,来自日文,作者形容为鸡汤、蘑菇之味)。他形容:吃亨氏番茄酱,先是舌尖感觉到甜味和咸味,然后是舌的两侧,酸味感觉最为强烈,最后到舌根,苦味和鲜味顺着口水咽下去。

第四篇 True Colors

副题为“染发及战后美国的一段隐秘历史”

巴黎欧莱雅,“你值得拥有”(Yor are worth it)。在千禧年前,此口号的版本是“我值得拥有”(Because I'm worth it)。而这后一个口号的启用,可追溯到1973年。当年欧莱雅打入美国市场,要挑战Clairol(伊卡璐)在染发市场的垄断地位,是广告公司的一名文案Ilon Specht想出了这个点子。

伊卡璐也有一些出众的口号,最有名的是那句:“她染了还是没染?”(Dose she or doesn't she?)。这句口号出自另一为撰写文案的女士之手,她名Shirley Polykoff。在二战结束时,染发还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全美染发妇女的比例不过7%。伊卡璐的产品第一次令得女性可以在家里方便地染发。此时伊卡璐的广告着力在使“染发”这件事变得令人尊重和主流,所以他们使用邻家女孩做电视广告的模特,在平面广告中让孩子与母亲同时出现以去除其中的性含义。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从艾森豪威尔到卡特,正是妇女走入工作场所、争取自身权益、意识全面觉醒的年代。染发给予女性决定自己发色,也即样貌的自由,使得她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期间,伊卡璐的产品配合广告,使得美国妇女染发的比例上升到了40%。

欧莱雅来挑战伊卡璐。前者比后者要贵一些,而质量上并无太大区别。在绞尽脑汁之后,是Specht的点子胜出了,她说:“我并不介意为欧莱雅多花点钱,因为我值得拥有。”是的,“我值得拥有”,不是为男人或旁人,是为自己。在欧莱雅的广告中,他们采用独立、有力的女性,广告语也由这些女性说出,而非象伊卡璐的口号那样采用男声旁白。欧莱雅的策略适应了1970年后的时代变化,到1980年代,就超越伊卡璐成为排名第一的染发品牌。而到了1997年,欧莱雅公司更用这句口号来宣传公司旗下所有的产品。

2000年以后,欧莱雅将“我值得”换为“你值得”,事实上是缓和了腔调,与伊卡璐的诉求开始汇合了。不过直到现在,这两种产品的使用者看上去仍有明显的不同。现代广告业的基础之一是弗洛伊德——你必须赋予产品以含义(对充分竞争的廉价的家居产品尤其如此),然后自有臭味相投者。


第五篇 John Rock's Error

John Rock何许人也?

他乃是发明口服避孕药(英文可以写作大写字母开头的“Pill”,可见其与日月同辉的地位)的三人帮之一。另外两人研究出来避孕药的机理,他则主持临床试验,推动FDA给予许可,并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去极力获取罗马教廷的认可——可惜教皇保罗二世在1968年最终裁定:反对口服避孕药和其他一切“人工”的节育方法。John Rock认准他的药符合教义, 因他认为其方法是“自然”的。妇女在过了一个排卵期之后会分泌一种黄体激素, 这种激素会阻止卵巢排卵——直到下一个排卵期——从而形成所谓“安全期”。而他们发明的避孕药说到底就是黄体激素药片。

然而何谓“自然”?女性在成熟之后,至闭经之前,大约每二十八天会行经一次。此乃我们已引以为常的“自然”。就典型的现代西方妇女而言,一辈子要经历的行经次数在三百五十次至四百次之间;而在更自然的状态中,如学者对非洲马里某部落的研究,那里妇女一生的行经次数不过在一百次左右。显然,是土著妇女更多的生育和哺育减少了她们的行经次数。

所以从进化的角度看,现代妇女其实在生理方面经历了巨大、剧烈的变动——突出的就是行经次数成倍增长,而这种增长也相应增加了罹患子宫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几率。因为癌症之所以发生,说到底,就是因为细胞在分裂、复制时出错,导致某些细胞“失控”增长,也就是说:任何能使得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的事情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就以排卵为例,女性在排卵时,卵子会刺破子宫壁,为了修补,子宫壁的细胞就必须分裂和复制。很简单的推理就是:行经次数越多,排卵次数越多,患上子宫癌的概率就越大,而避孕药不吝正是减小这一概率的良药。

避孕药能防癌。这是John Rock所不晓得的,是他的“错误”——当年他若以此理由向教廷陈情,教廷庶几可批准之。

第六篇 What the Dog Saw

Cesar Milla从墨西哥移民而来,他有一项特别的本事:驯狗。那些极端烦躁、暴力的狗,一经他的手就能很快平复和驯良下来。Cesar认为狗不听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对狗过于溺爱,“在美国,人们把狗当成孩子来对待,人对动物的权威无存。”狗光是训练、关心是不够的,还需加上纪律。

在动物之中,狗是少有的会察言观色的种类。狗会注意到主人体态的微妙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人本身也未察觉的。研究发现,撕斗两条狗,它们的主人之间往往就存在敌意。另一方面,如狗对主人不驯服,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主人的意愿表达不清晰、不连贯。意愿的表达需要体态的配合:移动速度、手势、眼神、语速等等。Cesar 正是此方面的大师,就好比里根和克林顿在政治领域的地位一样。

第十五篇 Most likely to Succeed

职业比赛中的四分卫、老师和理财顾问,这三种职业有一个共同点,即:除非你把他放在那个位置,否则你无法确知他能否胜任。本篇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正如此有关:“在我们不知道应聘者能否胜任的情况下如何聘人?”

拿橄榄球来说,职业比赛与大学比赛相比,要快和复杂得多。大学赛中的明星在职业赛中放光的概率并不高——因为比赛的特质不同,使得某个四分卫在大学出彩的优势可能并不足以支撑他在职业赛中的表现。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老师的选聘上。好老师与坏老师的“绩效”差别巨大:坏老师一年能教的东西只相当于“标准”老师的一半,好老师则能达到一倍半。但是同样的,数据和经验表明,没有一个标准,如证书、学历、标准化测试能真正预测一个未来老师的表现。

在理财顾问领域,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答:这些公司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他们打开大门招募员工,进来之后有几个月的训练营,接着是几年的“学徒期”,如此合适的人才自然会冒出来。Gladwell做此文,其意仍在说教育。他认为,教育领域应该向理财行业学习:“教育应该向所有有意愿从事教育、具有大学文凭的好坏;一个老师的优劣应该在其从教之后评定,而不是在之前。”不过他同时意识到此种改革必将遭到纳税人和教师协会的反对,前者会认为“从四个老师中选出一个”成本太高,后者本就反对对现有体制的任何改变。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