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还剩下什么呢?|书评_《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 > 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还剩下什么呢?|书评
布蕉绿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10 10:01:03

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还剩下什么呢?|书评

《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杨钢的这本书,初看觉得很严肃,中国品质和我们又有多大关系呢。现在海淘也很方便,需要的商品可以全球采购。至于质量嘛,反正不同的质量对应不同的客户,东西卖得出去就好,管那么多干吗呢?

经济管理类的书,最考验实力的是其中的案例。有些作者对行业观察不深入,经常拿一些古典名著或者已经滥大街的案例来充数。也有的虽然举出了例子说明了道理,读者读起来也没有太多的触动。

而《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却是以案例取胜的。一开篇“一道划痕的故事”就特别地引人深思。这个故事也是本书的引子,它说的当产品出现一道划痕的时候,质检人员提出了NO,然而生产、研发、设计、市场人员却开始认为质检人员死脑筋、不就是一根划痕嘛。最好老总终于出现了,老总倒是也肯定了质检人员的严格认真,也听取了其他人的意见,最后说了一句“下不为例”,于是故事的结局就是在大家愉快的会签中结束了,一道划痕的产品也被放行了,留下了受伤的质量人,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守着质还是守着量。

这种纠结和困惑,也是书名的来源。质与量,真的就是如此对立,难以兼得吗?这本书还特别强调了一个概念“零缺陷”,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的鸡汤文章——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不允许有任何的缺陷产品。我们太习惯口号了,这样的口号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听麻木的。但是现实中,能够做到零缺陷的又有多少呢?以至于我们在内心都认为,口号是口号,现实是现实。

所以,很多工厂都设立了返工区。把不合格的产品返工。检查人员也有两个章,一个是合格,一个是不合格。在思想中,就已经认定肯定难免会有不合格的产品产生。而作者的方法是,去掉返工区,把原本返工区的工人,分散到各生产线进行监督和指导。再有问题,直接在生产线上解决,而不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再批量解决。

这让我想到两件小事。一件是文章总有错别字,如果能够一开始就把字写对拼对,就不用回过头来再特别集中精力去改错别字。另外一件就是自己总是收拾不干净的房间,分析起来就是经常有到处乱丢的书和衣服。如果我能收完衣服就麻烦放入衣橱,看完书就归回书架,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然而,知易行难。为什么呢?一方面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需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一开始肯定是费心费力的。另外一个原因,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是对于堰塞湖的态度。在四川地震的时候,堰塞湖让很多人都心悬起来了,如果堰塞湖的水崩溃,那么会对下游地区会产生特别严重的危害。而后来堰塞湖的险情终于排除,很多地方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说到底,诚如书中所说——在这些无能为力或者不愿意变革的背后,是日常所养成的自我毁灭的习惯。大多数企业都是因为做出了善意但是有瑕疵的决策,积累起来,最终导致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本书,用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带领读者一步步地思考质量,思考组织管理。其中的一个问题包括:“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你能说说还剩下什么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说是产品,有的人说文化,还有的会谈到技术、能力等等。对这个问题思考得越深入,对质与量的解读也就越深刻。组织的健康应该是从源头抓起,那么质量就是组织的源头。这本书很有厚度,拿在手中是沉甸甸的感觉。阅读的时候,时而会被里面轻松有趣的案例逗笑,时而会因里面提出不意的提问而陷入沉思。

“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你能说说还剩下什么吗?"这个问题,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管理者,也不仅仅适用于组织领导人。哪怕只是做一个自媒体的号,也值得思考,如果有一天自媒体的热度不再,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粉丝都取消关注,如果有一天你的文章全部都被删除,那么,还剩下什么?

质与量的战争,不是说要争论选择质还是选择量,质量不是一种对立的选择,而是一场从质量革命到管理革命的转变。最终去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这种生命力,就是古诗中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读至此,对于质量的迷局,开始拨开迷雾。有很多书往往在这里就嘎然而止,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实践。《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也理解到很多读者在如何实践上会有困惑,所以书中也有大量的篇幅介绍具体的实践案例,甚至还直接提供了某钢铁集团质量部向董事长和总经理提交的《推行零缺陷管理的建议》,从内部沟通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推行零缺陷,零缺陷的特点,附件是一份《零缺陷管理实施方案》,将实施步骤分为启动阶段、建立有关制度和模式的阶段、日常运营阶段。
在组织中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内部沟通,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工作能不能得到推动,理念能不能得以落地,靠的全是内部沟通。作者能够替读者考虑到这个份上,难怪这本书会被誉为——带领读者拨云见日般揭示出品质的真相,并在中外组织的最佳实践中寻找普适破局的良方。

如何管理自己,如何管理产品,如何管理团队,如何管理组织,这是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都经常困惑和思索的问题。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和丰富的经验介绍,很值得一读。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布蕉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73425/


(作者:布蕉绿,混迹互联网营销十年,目前致力于研究成长教育,关注新媒体营销、育儿教养和潮汕文化。)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