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读《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之感_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读《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之感
超越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0-28 23:10:14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读《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之感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读《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之感

2014年2月初,与好友一同开启金融类书籍阅读的旅程,在法律学习的闲暇之余奋进,既是为了扩宽自己的智力维度,还有每个人那心中财富自由的梦想。作为第一篇作业,思绪纷杂,体例凌乱,更多的摘抄,寥记几笔心得体会,但也算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望抛砖引玉……
一、 选择此书的缘由
一开始的阅读计划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源于巴菲特开出的书单。局限于无法阅读原文及手上无纸质书籍,更可怕的是网络上版本的繁多与真假难辨,遂想起书架上仅有的几本金融书籍,最后选择了这本国人著述的小册子,最后也证明在春节期间阅读起来也算流畅轻松。
二、 关于书籍作者张化桥
作为入门者,管你何方圣神,一概不识。详细的信息,都可谷歌百度。仅知道张化桥湖北人,本科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现为瑞银中国区投行业务副总经理,想毕以其如今的职位与薪水不必以出版挣钱,书中的内容便有了基本的保证,即使谈不上字字玑珠,也定不是圈钱之作。后来看到书中有记作者所得本书稿费将全部捐给湖北荆门市马良中学,也算是善举。
三、为什么要投资股市
  近十几年以来国内的通胀率达到百分之十几,意味着不到十年物价就要翻番1倍。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未来过上更好的日子、做到老有所依,就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资产增值,跑赢通胀。(自党18大始,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换,既得利益的权贵阶层位置的加固,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阻滞,后起者需要较十年前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取成功,而权贵们则轻而易举将“雪球”越滚越大)
  资产增值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创业,炒股,买证券,买房子等等,在多种途径里,经商是致富最靠谱的路子,但需要很多资金,且失败率较高。(现实的问题)不少学者研究发现,投资股市从长期来看,是比经商以外任何其他渠道都可靠的致富之路。(股票是书中的最优选择,个人认为现实中各类金融投资途径均需要了解)
四、投资股市能获得多少收益
  从中长期来看,大市的回报在扣除货币贬值因素之后,无非也就是4%-6%。所以大家要降低回报率期望,控制贪欲,避免折腾。切记避免损失比赚钱更为重要。(曾经的贵金属投资经历亦有此感)
五、为什么要现在投资股市
  预计未来5-10年全球处于大牛市。(但中国随后10年的经济可能降温减速)在经济高增长的阶段(现在)也是公司利润高增长的阶段,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奠定退休金的基础,等到经济放缓和大萧条到来时,你的机会有会少很多,你的退休金的增长就会慢很多。(近年来的政策转向,已经深有此感)
六、张化桥的谦逊抑或是其信心的缺乏
1963年生人的张,年越50,已经到知天命年纪。从其丰富的履历表可以料想到其在证券分析界多年的风雨,其在书中自谦其个人投资的回报率并不高,这也无从考证,但整本书中所体现的精神与便利书店中看完可以让你顿感热血沸腾的做起挣发财挣钱的黄粱梦不一样。在豆瓣书评中也看到有读者对此进行了批评,称张化桥信心的缺乏。作为入门者张化桥也罢巴菲特也好,向海绵一样多吸收才是重要的,多读书采众家之长才是重要的。所谓个人投资风格的形成,还早啦!
读者对张化桥书中观点的反驳:
A股多看看,便会发现这些真知灼见似乎有点水土不服。管制没放开,上市公司的供给受限制。其实就是个大型的博傻竞技场。大家都想着赚差价,倒手把手里的货腾给别人。时常觉得技术分析、概念炒作没用,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有用的时候,就有用了。因为股价说白了就是买卖双方的资金博弈。市场在炒作一个概念的时候,你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说这如何地傻逼,但是你却发现这个概念的股票实实在在地涨了。但是这种涨跌都是不可持续的。但是一想到这么高的市盈率,怎么想都觉得傻逼。有哪家企业是能做到持续盈利的。想到这一点,我跟风去赚一票,我觉得相当理性。(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在价值投资者高屋建瓴的指点下,投资客见好就收的眼前利益也难道就应该放弃?)
七、摘录及体会(还需要对摘录进一步分类整理)
张化桥认为最好(也是最省事)的投资方法也许是购买指数基金,因为指数基金能够代表股市的整体情况,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那么最终会反应到股市上面,长期来看股市的收益还是可观的,至少是比存款和债券好得多的一种投资方式。(张化桥的谨慎,但谨慎下是否也藏着一颗奋进不安的心?每一个投资者的都有着一个雄心,职业投资人难道不会更甚?)
“Never be too sure about anything。”(事实上在资本市场面前,唯一强大的可能是市场本身,这让我想起一句哲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我想作为个人投资者同样应该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钱并非是好赚的,无数个人散户因妄自尊大而逝去的财富及尊严,最后都流入了哪些谦虚的聪明人之手)
从中长期来看,大市的回报在扣除货币贬值因素之后,无非也就是4%~6%。(调低预期)
19%的人确信自己属于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群体。(再次告诉我们,最好欺骗的是我们自己。)
挖黄金的人不见得赚钱,但生产和销售铲子及铁锹的人可以大赚其钱。(思维的发散,英语、法律专业不挣钱,但是英语、法律考试培训产业炙热)
股民和基民们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是负债累累,所以指望政府为大众提供养老之所需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只要不是过分剧烈,它会增加企业未来的名义现金流,从而增加企业的名义估值,但未来的现金流必须用更高的折贴率折到今天才是企业和股票的估值,所以通货膨胀会导致贴现率的上升,从而导致企业估值的下降。(是否可以简记为通胀导致企业估值的下降)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通货膨胀阶段,企业的利润会被人为地夸大,而企业也就为此交了所得税,侵蚀了股东的价值。这对股票的估值也是一个打击。最后一点,通货膨胀很容易增加投资者的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s tax)。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家公司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15%的复合利润增长时,那么在理论上它的股价应该是天高。”
巴菲特的两大投资原则,大家已经很熟悉了:(1)不能只看某一年的市盈率,要看过去多年的市盈率。这个原则很有意思,因为它可以帮你避开那个可笑的、关于究竟用哪年的市盈率的问题;(2)所投资的公司必须足够大,在行业内必须占据领导地位,而且负债率不高。巴菲特告诫大家要避开“价格低,但价值更低”的股票。当然,市盈率高的股票或者昂贵的股票不见得都是具有增长型的股票。
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巴菲特对历史业绩的要求,你会错过很多快速变化的、转型中的好公司。当然,巴菲特也错过了太多的好公司和好股票。但这没关系,他依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个人感觉在双向投资的今天,机会时刻存在,缺的是把握机会的能力)
巴菲特认为,只有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才可以投资初次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即IPO)。每一家初次上市的公司都被吹嘘成高增长型公司,可大多数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为什么?过度的包装是罪魁祸首。(投行人员的高薪的原因)
巴菲特说:“多付点钱买一家伟大的公司,远远好过贪便宜而买家普普通通的公司。”价值投资的重点是看公司的过去,增长型投资的重点是看未来。而巴菲特投资的方法是两者都看,而且特别要看未来。(个人理财购物亦如此,买对的,而非只捡便宜货)
“如果你在厨房里发现了一个偷油婆,那你可以肯定绝不止一个。”(为人亦如此,一件事亦可让多年经营的形象崩塌)
没有增长,一个股票的价值会大打折扣。说到投资的安全性,他认为,利润高增长是最大的安全。这好比,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御。
巴菲特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都强调公司所处行业的增长空间的重要性。
股票的估值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市场的复杂性,艺术有感性的成分,从此亦可理解市场的不理性)
我建议大家多看“绝对的”估值方法,少看“相对的”估值方法。比如,我坚决不买一只30倍市盈率的股票,如果仅仅是因为同类的股票更贵(40倍)。比较可靠的方法是盯住30倍这个数字,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它意味着我的投资需要30年才能赚回本钱(假定公司未来用目前的利润水平来发展)。当然公司未来的利润可能有增长,但也会有下跌的年份。对于极少数高成长的公司来说,30倍也可能很合理甚至算便宜。但是注意,只有极少数公司可以持续多年高增长(比如,超过20%)。如果我们“感觉到”这个公司在高增长,那个公司也在高增长,我们大脑可能已经被外界的气氛所冲昏了。这个时候的大环境可能已经有问题。股票的市盈率跟通货膨胀,也就是跟银行利率有关。一般情况下,利率越高,股票的估值倍数越低。反之亦然。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相对”估值方法。目前的低利率可以持续吗?万一利率突然涨了呢?
我在本书其他地方也反复讲,把基本面分析正确,已经非常不容易,如果再加上对市场时机的预测,那就太过分了。一个正确的基本面有时候可能需要2年,3年,或者5年甚至10年才能表现出来,你有耐心和资金等得起吗?(确实,能把基本面分析准确就实属不易)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基石,但也常常是股票投资的陷阱。(投资是一门艺术)
什么叫Proforma利润增长率?大意是指,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的实际利润的增长。
“企盈率”=企业价值/运营利润=EV/EBIT
把所有3500家公司按照有形资产回报率、企盈率从高到低排序,挑出最好的公司分4-5个月陆续建仓,共投资20-30家公司以分散个股风险,每过12个月重复此项工作,坚持至少4年。
首先是不亏钱,再考虑赚钱。这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意义。第一年亏50%,第二年要赚200%才能回过本。(时间亦如此,浪费的时光需要加倍才能追回)
股票本身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值得研究的是企业。
张化桥关于农业的分析:
看好农业,但别买农业股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大涨。国内外投资者开始追逐农业股。但窃以为,中国基本上没有农业股。而且现有的几只股也各有各的问题。投资者应该跳出框框想问题,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买“城市化”的股票,包括建筑、建材、污水处理、燃气和电力股。
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能否留住农民呢?答案是否定的。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以及不少独立观察家的研究都表明,中国的城乡差距在加大。这不仅包括收入,更包括财富、机会以及教育和医疗。近几年城市的住房改革及房价的上升更拉大了城乡差距。
  农民的收入一旦上升到一定程度,他们就想离开艰辛的农业。而每次丰收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跳板。农业丰收使更多的农村家庭有能力把部分家庭成员从农活中“解放”出来,进城赚取“外快”。
  在过去20年里,1.5亿农民变成了城里人,而且这些人基本上都来自农村里相对宽裕的阶级,因为他们不至于因为进城找工作而让家人挨饿。很多人还是因为花大价钱购买了城市户口才迁居城市的。
  这种现象与其他穷国(比如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在农村迁移方面的很多规律相似。
中国农民最想要的是进城,(深以为然)尽管他们进城之后的辛酸也实在是太多。总之,城市化的大趋势是既定的,而每次农业丰收或农产品涨价只不过是为这一趋势增加了财政上的支持而已。
在过去15年里,我能记起的主要的折腾人的浪潮如下:
  1.1995~1997年,炒作的概念是,哪些公司与中国的各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有关系,从而可以获得注资。当时朱小华概念股很吃香,朱小华曾是光大集团的董事长,他被认为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结果他曾经到某某公司的办公楼去过一下也成了股市的炒作题材,因为光大有可能会跟某某公司作并购。
  2.1997~2001年,炒作人民币贬值的概念。“人民币贬值是迟早的事,所以避开内需股,只买出口型的公司;服务于内需的公司还有所谓三角债的问题”。
  3.1999~2000年,炒作互联网热和科技股热。
  4.2001~2003年,炒作QFⅡ概念股。
  5.时而有,时而无的石油涨价以及石油产品调整零售价的故事;燃油税的10年故事,开征后的赢家和输家,以及三农概念股等。
  6.人民币升值概念股。2003年至今,内需股与出口股的位置更替。外债负担重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经常受到几分钟的追捧。
  7.内房股概念。凡是沾上地产边的公司在2006~2007年都受到了市场的格外青睐,当然还有电信业重组的概念。
  8.“直通车”概念股,即中国政府何时能允许QDⅡ正式实施的概念股。这股热潮在2007年下半年竟然把恒生指数推高了40%,可见这股炒作之凶猛。
  9.中国金融股(银行和保险)的炒作。2005~2008年,大家似乎忘记了,在2003年甚至2004年时,市场主流派还在谈论国内的金融业是“技术上已经破产了”(technical bankruptcy)的,原因是呆坏账太多、监控太差、员工素质太差、政策性因素太多。突然之间,它们都成了香饽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和最好的东西,也是最贵的金融机构。
当经济还处在上升时期,银行股是首得其利的。原因很简单:信贷上升,呆坏账下降。而且没有一个行业比银行的杠杆率更高。
“三个自然”的理论。我认为,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很差,而且企业管理层的诚信还十分低,所以股票投资者应该买最简单的股票,主要是自然垄断、自然资源和自然优势类的股票。自然垄断有别于政府授予的垄断。前者是老天授予的,包括收费公路、港口、机场、电厂及城市公用事业。这类公司初期投资大,但以后现金流很强,也不过分依赖企业家的诚信及管理水平。随着经济增长,这类公司的赢利和现金流会持续改善。
  自然资源公司的好处是资源已被探明,大多数风险已消失,资源价格很可能不断上升。随着资源短缺的国家(如中国)日益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世界资源之短缺会成为日益尖锐的问题。
  自然优势类公司在中国不多。我们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经常被管理层的低效率所抵消(甚至更甚)。我在最近的报告中分析了几家自然优势类的公司,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
人穷志不穷,说来好听,实际上痛苦又虚伪。我在农村生活的那段痛苦而贫困的经历至今仍激励着我神经病似的每一天都冲锋不止。
内地的股票很贵的原因在于股票的相对稀缺。为什么稀缺?货币供应量增长太快,而公司上市的限制太多。我们的股市以前(长期以来)带有帮助国企脱贫的任务,所以,委屈了很多股民。
最后,不要买太小的公司的股票。小公司有很多优点:基数低,增长快,遇到风险调头快,管理半径小,管理成本低。但是,小船也更容易被风浪打翻。另外,它们的股票交易不活跃,在下跌的时候容易跌得更快。在有些行业,小公司还有一个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账目比较容易做假,董事长多吃了一顿鲍鱼,结果公司的行政费用就涨了5%。
股票投资有两个最重要的考虑:一是判断一个行业或者企业的利润在未来三四年会不会有较快的增长,二是判断股票的价格是不是太贵。这两个内容对于股票投资至关重要。但比较快的增长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多少算比较快?
  如果一家企业的利润增长在未来3~5年真的可以达到每年15%~20%(复合增长),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真是如此,那你就找到了宝贝。然后,再看看股票的价格是不是太贵,比如,最好是25倍以下的市盈率。专家们可能会玩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敢于买30或者40倍市盈率的股票。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企业刚刚从亏损状态中恢复,或者由于创新,企业的利润可以非常快地增长),100倍的市盈率也许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我强调,这是高难度的动作,只适合专家们玩儿,不适合老百姓玩儿。况且,高难度的动作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投资的第一要诀是不亏钱。所以,错过几个投资机会没有什么了不起。平稳均衡地赚小钱远远好过大起大落地赚大钱。
因此,我现在判断一家公司好坏的第一件事是看他们的资金周转速度和销售额的增长。
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股市稳赚》(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书的作者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倡导大家走一条容易走,但又似乎很严谨的道路。他的方法很简单:把所有的3 500家公司按照有形净资产回报率(returns on tangible capital employed)从高到低排序,再把他们按照“企盈率”(企业价值除以运营利润,即EV/EBIT)排序。然后挑选出那些在两项指标中最好的公司,分4~5个月陆续建仓,以减少市场风险。总共投资20~30家公司以分散个股风险。每过12个月重复此项工作。坚持这种投资方法至少4年。
  格林布拉特所选的有形净资产回报率的定义是,付税收和利息之前的运营利润(EV/EBIT)除以公司的有形净资产(即,净的固定资产与净的流动资产的总和)。他选择运营利润,而不是净利润,主要是因为这样在对不同行业和公司进行比较时,便于排除不同的税收条件和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利润的影响。有形净资产的好处是它已经把企业在并购时的额外支付的、高于账面价值的溢价(即商誉,goodwill)减掉了。
任何一个投资策略都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首先,他们往往拿过去的数据来进行模拟,反复实验一直到结果符合他们的“理论”。如果17年的数字不符合他们所要的结果,那么取16年的数字,或者15年的数字、14年的数字,这叫“挖掘数字”(data mining)。
一家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高的公司(比如,35%的资本回报率)将利润进行再投资的时候,它的回报率在中期和短期内有可能下降,但不太可能下降得很快。也许会降到25%,甚至20%。但是20%~25%的资本回报率也是很高的!当然这样的企业即使不作新的投资,它原有的资本回报率也会下降,但是,多数事物的变化总是渐进的(不是跳跃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家企业的回报率远远超过大多数企业,必然有其原因,而这个原因不大会在近期消失。即使单家企业的竞争优势马上消失,你的资产组合里的20~30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消失是不可能的。反过来,一家资本回报率很低的公司,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有巨大的改善。这是格林布拉特的理论可以成功的一大基石。毕竟,投资是一个概率游戏。
中外大多数企业可归纳为三类:一类是自然垄断型,或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型;一类是昙花一现型;还有一类是疲于奔命型
第一类是自然垄断型企业。自然垄断在经济学上的严格定义,是说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其特征是规模经济非常明显,且前期必须投入大量不能收回的沉淀成本,常见于公共基础设施产业。
  当然,我们在这里所指的自然垄断型企业,也包括很多严格意义上不是自然垄断的公司。因此,除了大家通常所提及的收费公路、港口、桥梁、机场、有线电视、供水、供气和电信等行业的企业,自然垄断型企业还包括像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以及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化学和医药公司??当然,这种公司在中国不多。
  有少数工业及消费品企业在开工初期或者刚刚进行了技术改造、收购、扩大产量之后的一两年内,也会类似于自然垄断型企业。
  这类公司有一些共同特点:耗资巨大,前期风险很大,建设期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利润为负或者很低,现金流更是负数。可是,一旦它们的工程竣工,资本投入停止,风险就大大下降。
  这类股票往往市盈率很高,但股票市值除以现金流并不高,因此看起来很贵,其实不贵。
  加之由于其垄断地位,这类企业的定价能力比其他工商企业强,对管理层的管理水平要求也更低,而且不需要太多的研发支出。因此在我看来,自然垄断型企业永远是最佳的投资目标。
  第二类是昙花一现型的企业。这类公司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新技术的发展、新矿藏的发现、名人参股、环保概念、珠江三角洲概念、西部开发概念、奥林匹克概念……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是,股民进去容易,出来且难,一套便是几年;进入时交易量活跃,一阵风吹过,交易量便停了下来。
  昙花一现型企业还包括一些工业和科技企业。它们只要某一个产品大卖,股价就会飞涨,但一旦竞争者加入,价格立马下跌。此外,新的发明、新的监管规则以及消费者的新口味,也可能使本来正常的企业昙花一现。
  最后一类是疲于奔命型的企业。“疲于奔命”这个词有些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大多数工业企业,包括消费品制造企业,均属此类。
  这类企业需要大量资本支出,面对的是变幻莫测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市场。收款难令人头疼,质量控制更令人头疼;因为没有进入障碍,每天都遇到新的竞争者,因此必须进行没完没了的研发和设备更新。他们有了第二代产品,就要担心第三代产品,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今年赚了2亿元利润,必须投资3亿元进行研发和设备更新,明年再赚5亿元,又必须再投6亿元……
  这类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一般很差。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一些做了多年股东的人回头一看,公司越做越大,股东却什么也没得到,而新股发行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直至现金流越摊越薄。
  哪怕是具有“知名品牌”的此类企业,日子也同样不好过。品牌虽然很重要,但却十分脆弱,全球范围内众多品牌公司的倒闭即是明证。何况在中国现今的制度环境下,纯粹的品牌建设几乎难以生存。
  说到底,对企业而言最实在的是利润,特别是现金流,而且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疲于奔命型企业缺的就是这个。
  因此,我个人认为,昙花一现型公司的股票无疑风险较高。我们应该购买现金流强劲的股票,以及能削减成本的股票,包括零售股、地主股(不是地产股)、自然垄断及自然资源股。
很多人作公司调研和分析时浅尝辄止。因为他们早就下了结论要买某只股票,调研只是应付自己,走个过场。“急不可耐地买股票”是一个很常见的毛病。另一个毛病是讲宏观故事,诸如中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只相当于外国的1/10,某公司的袜子世界驰名,等等。
如果对公司前途看好且股票又严重低估,那么控股股东为什么不大量回购股票,甚至把这家公司私有化?
发行价和账面净资产并没有任何神圣的地方。账面净资产只不过是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差异而已。公司的很多资产实际上可能已经完全贬值了,应该作减值处理。另外,如果公司管理者不思进取,或者行业前景暗淡,净资产不断贬值和被侵蚀只是时间的问题。海外经常有公司的市值低于它们的净现金的现象。
千万人每天盯着股票报价机,生怕错过每一个赢利的机会。可是,投资的真谛在于对工厂、商店和矿山的调研,在于读书,在于思考。大家太忙碌于“容易钱”,还有多少人读书和思考?
许多上市公司流行的理念似乎仍然是“募股所得即为利润”,把钱筹集到手,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的首要任务
股权分置被视为影响股市的重要原因。如果上帝一夜间把所有法人股转成流通股,那该有多好!可是,过去12年股份制改造种下的祸根还将危害很长时间。首先,很多法人股的股东不愿放弃他们的控制权;其次,政府可能担心股价大跌。
谈任何一个资产的价格贵贱及未来的涨跌,离开了参照系都是没有意义的。沙漠深处的别墅与上海佘山的同样一座别墅不可同日而语。股票的价格(或一家上市公司的价值)离开了对利息水平的判断也是没有意义的。对中国人也好,对外国人也好,股票的最大竞争者永远是银行存款。
  存款的利息越高,贷款的利息也会相应较高,故企业的内在价值就会较低,当然股票就会较为便宜。反之,股票就会较贵。
企业估值、资产估值或者股票的估值最核心的方法就是DCF(即现金流折现),也就是把该资产直到海枯石烂时所能产生的所有的现金流用某一个利率水平折现到今天的总和。比如一年之后所能产生的1亿元的现金流用10%的年利率折现到今天就等于今天的9 091万元,如果用2%的年利率折现到今天就约等于9 804万元。
  所有其他对资产或股票作估值的方法(比如市盈率、市净率等)在根本上都是净现值折现法的变种,或偷懒的方法。
股市大涨与流动性过剩或者政府印钞票有关系吗?我认为关系不大。流通中的钱从来就很多,否则怎可能在2007年把上证指数推到 6 200 点,把香港恒生指数推到33 000点?显然,钱从来不缺也并未消逝,只是换了地方和存在的形式而已。只有懒汉才把股市的涨跌归到流动性过剩或缺乏。
在人们都“摸着石子过河”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人其实并不知道钱是什么,股市是什么,外汇是什么...最后,生活是什么。(禅意)
八、书中提到的书:
  (一)约翰•伯格(John Bogle):1.《长赢投资:打败股票市场指数的简单方法》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2.《够了》(Enough)。
    扣除费用,股民作为一个群体,必然跑输大市。这是一个数学上无法挑战的定理或者不等式。
  挖黄金的人不见得赚钱,但生产和销售铲子及铁锹的人可以大赚其钱。
  买指数基金,永不出售,让企业的中长期增长给你资本增值和分红。试图选择一个最佳切入点的是蠢人玩的游戏。
  (二)《投资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波顿•麦基尔 (Burton Malkiel)/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 Ellis)(另著《投资艺术》Winning the Loser’s Game)
  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并且最终征服市场。
  大家最好把自己当傻瓜,假定自己完全不懂经济学或市场,分时段均衡入市,以减少风险。永远不要预测大盘走势,并且以J•P•摩根为榜样:“市场总会变动。”
  储蓄是投资的源泉和起点。分毫必省,最重要的省钱的技巧是避开要面子和消费攀比的困扰。
  (三)《股市长线法宝》(Stocks For the Long Run)——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
  (四)《寻找投资护城河》(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
  (五)《价值投资之外的巴菲特》(Buffett Beyond Value)巴菲特实际上既是一个增长型的投资者,又是一个价值投资者,而且更是前者。
 (六)《股市稳赚》(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九、阅读后的计划
作为入门者看的第一本金融类投资书籍,庆幸书中没有用生涩的金融词汇、模型击退我们阅读的积极性,但我想在日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基础知识是必须需要逾越的关卡,在接下来的阅读成长计划中应该开始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训练。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易经》中的一句话,作为入门者我们在起航前需要的是积累、吸收、沉淀,为了是藏器、利器,资本市场若如大海,君子相时而动,扬帆远航。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