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起源于我在实习中实在是太无聊了。。。实(lv)习(xing)这么长时间却只有一本借丞相的《娱乐至死》能读。。。曾经听说读完一本书读懂与否是能否给人讲清楚这本书讲的啥。。我就以试试的心态随便写了点。。(尽量不翻书直接写。。文中基本没有个人观点,基本都是作者的。括号里可能是自己想到的别的书上能用上就移过来的)
《娱乐至死》作者尼尔 波兹曼。一位美国文化研究者和文化批评者(我只知道这么多= =,我只知道他这本书很有名)。
这本书的讲的用维特根斯坦的一言足以蔽之,“一切哲学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语言的问题”(这本书其实可以把这句话的“哲学”俩字去掉。)语言则是表达内容的媒介。而波兹曼探讨了媒介对于公众话语内容和意义的影响。面对在当时盛行的媒体电视(本书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文化的话语往往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宗教,新闻和政治等内容已经完全不像在印刷术统治的时代具有严肃的属性,不但在电视媒体传播过程中丧失自身意义反而成为了娱乐的附庸。大众在电视媒体的轰炸中也逐渐成为娱乐的附庸,至死不知。
作者此书的最基础的观点便是用不同的媒介方式表达相同的内容,内容还是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即两种媒介不可能传达相同的思想。(脑子里想的一个东西,用说和用写两种方式表达,两者的意义肯定会有变化)
“媒介即隐喻”是作者提出的最根本的观点,我们的媒介像一种隐喻,它用一种隐蔽但强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注意不是明确具体的定义,而是暗示的定义。我们没有直接面对事物,而是不断和自己对话,用自己的语言,形象,象征,符号等媒介定义这个世界而不自知,自己也活在其中,如果没有语言等这些,我们无法了解任何东西。(例如时间这个定义,用分秒衡量。这个是人类自己的产物,马克思曾经还吐槽过时间这个词语产生是资本主义压迫劳苦大众等blabalabala。。。。。。)
随着媒介的更迭,由印刷术的衰落和电视的崛起,一切构成公众事务的领域的内容会因此改变,因为它们需要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
人类媒介的更迭也比较好概括,从语言媒介到文字媒介再到如今的形象为媒介。在最原始的古代文化传递也就是口口相传。而文字出现的时候,语言并不具备足够的严肃性与可信性,(借钱债主一般不会听信口头承诺而需要对方立下字据)。在印刷机统治时期,文字成为当仁不让的媒体。而在此时,话语内容清晰,严肃具有理性。但是电视的出现导致形象媒介更加流行,形象媒介导致话语的荒唐。但波兹曼对电视的批判态度也不在于电视产生的文化垃圾。而在于电视强加于自己的使命,把自己当作重要的文化载体,一切公众话语内容需要以它的方式传播时,危险出现。
-----------------------------------------分割-------------------------------------------------------
文字时代的政治,宗教和广告
印刷机统治的时代----18世纪的美国阅读蔚然成风,300万的人口有一本书印刷了30万册。按照如此比例可能一本书印3000万册左右可能达到18世纪的水平。在当时小说家便是如今的电影明星,那个时代绝对是个文学的时代。如今无法想象当时人们等待报纸时候的急切的心情(上面有连载小说,咦wait a moment。。。我怎么想到闯哥了。。),狄更斯等文豪在当时也受到疯狂的追捧。在文字娱乐的时代,演讲厅也随着普及。因为程式化的演讲(演讲稿)更加巩固了文字统治。而文豪,一流的知识分子则是演讲厅的常客。而大众每天劳作之后就会涌进演讲厅。这也促成了当时美国演讲的风气,林肯与道格拉斯曾经数次论战,一般长达5-7小时,论战方式就是道格拉斯先发言,林肯答复,然后道格拉斯再答复反驳,曾经有一次到林肯发言时候认为到晚饭时间,让大家吃完饭后再来继续听发言,然后群众居然照做了。在现在的人看来这是一群什么人类。。。现如今有多少人能津津有味听7个小时演讲?尤其在当时没有幻灯片,视频等辅助工具,纯凭文字的演讲居然也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达如此之长的时间。而这文字演讲也是书卷气十足,“先生们”等书面用语以及复杂的修辞充斥其中,如果要听懂需要极强的文字领悟能力。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林肯和道格拉斯还并不是总统候选人甚至不是参议员候选人。听众并不关心他们的级别。而是习惯这种形式的政治教育。在西部诸州,一个人随便找个树墩子站上去演讲都会有听众。
而在宗教方面,传教形式很多是小册子和演讲。小册子里面的内容必须符合逻辑才能得到大众的欢迎,而布道词往往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否则会被听众和对手喷。而教会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耶鲁貌似就是之一)这更加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blablablabla。。。。。
而广告,我在书上直接抄一个
“很多人不幸因以外或其他原因失去了他们的门牙,不仅在外观上不够美观,公共场合和私下讲话也多有不便:特此告知所有人,他们可以安装假牙,效果保证和真牙一样好。有意者请联系波士顿戈德史密斯的保罗瑞威尔,靠近克拉克医生码头的尽头。”
。。。。不知你们如何觉得,我是觉得文邹邹到啰嗦。。。这则广告基本也体现当时人们的严肃性把。。
在印刷机时代,印刷机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话语的结构,无时无刻影响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文字在传达意义时,作者希望能够说明问题,也希望读者明白这些意思。对词句的较劲思考的同时,大众的理性思维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这个时代被作者定义为“阐述时代”
----------------------------------------------------分割-----------------------------------------------------------
悲剧的诞生
1.电报
19世纪40年代以前,信息的传播不会超过传播者的速度,即当时无法超过火车的速度。这限制了信息的传播,但是当莫尔斯发明电报,消灭了地区概念。全国消息的同步统一。不过代价便是话语内容变得无力。因为电报与报纸的结合是当时的人第一次了解了别地的信息。这时,小报信息用途出现变化,不在追求新闻对当地人有多大实用性价值,而是追求时间和地域的跨度。追求新闻来源地的遥远程度和获取速度。这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电报把大家聚到了一起,但是大家只了解对方的最表面,而这个最表面的东西对自己几乎没有任何作用。Ps:有用的信息:早晨广播电视,网上的新闻,有多少可以对你一天的计划做出改变?有多少让你去做今儿本来没打算做的事?其实现在可以发现现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很难再找到有用的信息。。。。。
2.摄影
照片对文字造成的消极影响就是使语言丧失了质疑这个功能,语言用来质疑我们面前的事物。而面对照片,我们只能问这张照片的真假,这张照片重现了场景的事件,当这个照片是真的,我们无法质疑。这就相当于直接提供了结果给你,却没有前因后果。你没办法了解这个照片呈现事件的前因后果,但是当一段话,没有前因你是会质疑这段话得出来的结果的。这会有一个极大的影响,就是照片可以把很多无逻辑,彼此之间无相关的事物堆积在一起,这就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
更重要的影响就是其便利性,使人们更多的“看”,而非“读”。新闻往往寥寥几语叙述一件不知何人何事的事物时,往往贴上照片就变得更加“易懂”了。但往往照片只表现出来事实,而非关于事实的讨论和质疑。
在无线电和照片的夹击下,文字的作用已经大大不如从前,而最为关键的是,无线电的应用削弱了信息的实用性,而照片割断了因果联系和逻辑关系。而电视。。。。则是这俩综合版。。。。
------------------------------------------再分割------------------------------------------------------------------
电视
现在就要讲到电视了,电视在传播信息过程中,是以画面形式传播,由于一个画面镜头只有几秒,我们的眼睛一直全神贯注,虽然电视信息也很多,但是依旧用处不大,我们得到的往往是情感满足。而最重要的问题,它把所有公共话语内容以娱乐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坑爹了。。。
1.政治
在电视时期的总统竞选,每个人仅仅有5分钟回答“你对中美洲采取什么态度”等宏大问题,而对手用一分钟去反驳,在这个情况下,复杂严谨的措辞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这严重影响了话语的严肃性,使话语变得支离破碎。演讲者精妙的演讲与逻辑的深思往往无法再打动观众了,打动观众往往是一些笑话,俏皮话。政治已经以娱乐大众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2.宗教
宗教,在作者当时甚至有人用摇滚乐来宣传教义,而不是用教堂的形式,让教义不再觉得枯燥,有的人可能认为这可以啊,很有创意啊。。。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一个点。不同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思想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宗教有很强的神圣性,高大的教堂,昏暗的空间,只有几根蜡烛的光火,完全可以让人设身处地体会到神圣性,宗教的神性才得以体现,而在电视中,制作人神父不会以这样的形式,因为如果这样不会有观众观看。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宗教节目用电视表现时,严肃性与神圣性早已消失不见,我们完全可以躺着,吃着爆米花甚至做俯卧撑看着宗教节目,这样子的神圣的感觉和精神的超脱早就跑到阿富汗了。。。。。。。。。。。
3.新闻
而新闻的严肃性也大打折扣,往往很严重的新闻 ,往往因为新闻节目本身的支离破碎导致其不再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比如你刚看完一则地震报道瞬间播放了一个广告。。。而广告的娱乐性往往消解了这则新闻的重要性。但是文字呢?比如读报纸新闻读一半中间插一个广告你什么心情,注定是“我靠,什么玩意儿。。”
造成新闻支离破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边是一则新闻时间过于简短,麦克尼尔曾经说“好的电视新闻要一切以简短为宜,不要让观众有精神紧张之感,繁殖,要依附于变化和新奇的动作不断刺激观众的感官。你不必注意概念和角色,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多停留几秒。”
。。作者还举了个例子。。一个节目打算做新闻深度解析,一次节目只有少数新闻。。没几个月就仆街了。。。。
4.教育
关于电视教育节目,现在人普遍认为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告诉你什么,而在于学习方法。而电视教育往往只是教育你如何做。更为关键的是教室是个社交场所,学生与老师属于互动关系,而电视往往是单方面输出,并不利于真正的教育。而对于电视教育还有三条戒律
A.你不能有前提条件
你不能告诉观众,说没看过前面的你就完完全全看不懂现在这节目。
B.你不能让人困惑
在电视节目中,为了收视率,必须避免过分复杂,需要记忆,运用甚至忍受的东西。
C.你应该避开阐述
电视节目不能有让人困惑的难题,让人对此作出长长的阐述论证。
这样子教育节目,不准有前提条件, 没难题,没阐述。。。。。。。给这个东西用一个词形容只能与“娱乐”。。。。。。。。
--------------------------------------------再再分割---------------------------------------------------------
改进办法
作者对此表示情况已经非常糟糕,改进的变法不在于看什么电视,因为电视注定会让话语内容变得娱乐化。改进的办法只能是我们必须找到怎么样看待电视的方法。。。。。
其实在如今,虽然电视已经没落,但悲剧是网络的盛行却使话语更加支离破碎,碎片化,微博和人人等社交网络流行使140字以内的碎片信息十分便于流传,但是这带来的结果便是人们面对长篇严肃文章和书本的耐性会下降,和菜头曾经停用微博,原因就是碎片化阅读使他无法再继续正常的阅读。他无法再读书了。
最悲剧的在于,波兹曼已经在30年前指出了这个问题,但是他无力阻止这个趋势,无法阻止阐述时代到形象时代的趋势。影视文化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即使电视没落网络盛行。。。为大神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