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基本面入门——《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_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 期货基本面入门——《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Sisyphus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04 14:05:57

期货基本面入门——《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每一次农产品大牛市上涨最快的时候都在收获季节、农产品上市前后,而不是在“青黄不接”的季节。一般人很难理解,但这是市场的简单规律、价格的简单逻辑。因为收获之前,减产还只是一个预期,人们对具体减产多少的判断可能因为媒体报道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影响而低估,而一旦真正收割,具体减产多少,农民、收购商、相关厂家等最清楚,收购时价格会迅速抬高,农民会惜售、收购商会囤货,这就会进一步抬高价格。
当利空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跌,那么反而要涨;当利多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涨,那么反而要跌;买强不买弱,当所有品种都跌停了,只有一个品种不跌停,那么如果要买,买这个品种就对了;一个品种的非主力合约涨停或跌停,而主力合约没有跟进涨停或跌停,那么这很可能是庄家做的假信号(非主力合约成交量小,庄家容易打涨跌停),是用来吓散户的(这一招对中小投资者或许管用,他们可能会跟风或惊吓而推动主力合约的价格运动);大部分品种跌停,有一个不跌停,并且在低位有大量成交,可以买入;
期货短期的盘面交易和长期的价格涨跌预测是两回事。
期货行情,从中长周期来看,本来只有20%-30%的时间是趋势行情,而有70%-80%的时间是震荡行情,而且那20%-30%的趋势行情也不是一气呵成的,中间也有停顿和反向运动,一味的重仓交易,适合的行情少,不适合的行情多,赚到了钱又吐回去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没有确切的把握的时候,绝不能开大仓。小行情的时候,可以不停地试单,对市场保持关注、保持熟悉,保持一种交易的感觉,一直处在市场中,才能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但在小行情中尽量要少亏,最好是不亏,如果能略赚则更好了。在小行情中要懂得保存实力等待机会,单单一个大豆不出六年就会有一波大牛市(96年、03年、07年、12年),机会来了要有充足的子弹打一个大战役。
抓大机会要看基本面、要做供求分析的核心方法。
等技术分析者知道牛市来了,牛市可能已经走完一半了,这时建仓成本就高了,很容易被“洗”出来。
若是用技术分析,统计历史平均价差、“极限”价差,并在价差到历史“极限”区域时做价差回归的套利,可能十次可以对九次,因为超越历史的情况毕竟少发生,但一旦发生了,错误的那一次就能让套利者彻底失败,这完全是小赢大亏的操作模式,不可取。用基本面分析做套利则不拘泥于历史价差,而是着重分析目前这个价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根据现在作用于价差的因素来看,价差会扩大还是缩小,如果价差会扩大,那就做扩大的套利,如果价差会缩小则做缩小的套利。
据我观察,主力经常会有对敲的单子,还有大单挂在那里迷惑散户,也有随时准备撤掉的单子。在看对方向的时候,散户或资金稍大的投资者完全可以吃掉主力的对敲单和迷惑式的挂单。主力有主力的优势,散户有散户的优势。在一个价位如果主力有500手单子压着或撑着,很可能是为了迷惑其他投资者,他或许会随时撤单(特别是你看到他有下单、撤单的动作后),我们就可以迅速地把这500手单子吃掉,这个价位到后续来看将是很合算的,因为这个价格突破后,想要再成交500手,那成本就高了。还有主力经常会有对敲单,打一些价位出来迷惑其他投资者,比如我参与大蒜电子盘,一个持仓很少的合约,居然都是几百手几百手地成交,一看就是主力在对敲“制造”价格、活跃行情、引诱散户参与,那我就多报几个的价,把主力想要对敲的单子吃掉,我先成交了,让主力对敲不了。
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运行特征、监管形式、市场群体组成也不同,但无论一个国家的期货制度和监管再怎么好,也或多或少会有“内幕交易”、“不公平交易”,中国存在这样的问题,美国也同样存在。
就国内期货市场来说,政治背景太深的品种要尽量少做,最好是不做。白糖就是这样的品种。白糖的销售环节虽然放开了,但甘蔗的收购基本上还是垄断的,在甘蔗收获时,由于甘蔗是划区收购的,在区和区之间的交通要道,会有专人“站岗”,不准蔗农跨区销售,以防外区的糖厂或贸易商高价收走。白糖这个品种,主力的“控盘”是比较厉害的,他不单有现货优势、资金优势,还有影响政策的能力。主力做多了,如果价格跌,他可以影响政策,采取收储措施托价,主力做空了,如果价格涨,他又可以影响政策,采取放储措施压价。
白糖供大于求,原本要下跌,结果撑了一年多才真正跌下来,这是现货商逆天而为的失败,但也同时说明了白糖现货商左右行情的能力是很强的。
主力建仓要欲涨先跌,有运作成本,你可以白吃他的成本,搭车白拿他制造出来的价差,散户建仓比主力容易多了;主力平仓也要做假动作,先拉升再平仓,你在他拉升的时候就可以平仓出来了,又可以白赚他拉升的成本;散户的优势是进出方便,主力的劣势是制造行情、制造震荡、做假动作、拉升、打压等都要成本;
能让散户赚大钱的行情,就是大涨大跌的行情,在震荡市,散户是弄不过主力的。因为在震荡市,价格没有明确的方向,涨一点或跌一点都是“合理的”,因此有资金实力、有信息优势、有政策影响能力的主力机构能够影响短时间价格的涨跌,而散户则只能两面吃巴掌。
现货电子盘,也叫电子商务,是现货远期交易的一种模式,当时所有参与的人都有交货和接货的权利(后来国家限制自然人参与)。电子盘不易做空,做空后,交货可能会被严格限制,找理由说你的货不合格,因此容易被庄家逼空。做多就不一样了,如果我看对了方向,主力不让它涨,那我就接货,即使货品差一点,卖到市场也能挣不少。
几乎所有的贸易战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当他们本国的大蒜产量多了,就不要中国的大蒜了,想不要你的大蒜,那就找借口说你的大蒜有问题。而当他们本国缺大蒜了,则又要中国的大蒜了。
到了2009年4月中下旬,我在全面考察几个大蒜产区后,更加坚定了大蒜上涨的信心,而且大蒜马上进入收获季节,价格爆发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很多人往往在收获时才发现大蒜减产太多,正常经营和消费的赶紧进货,再加上惜售的惜售、囤积的囤积,还有投机资金的进场,价格上涨就会在那段时间爆发)。
几个层面的因素都支持大蒜的上涨。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因素:
1、货币环境: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用注入货币的形式刺激经济,美国如此、欧洲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中国的4万亿更是一夜之间就出台了。全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助于推动大宗商品的上涨,也就是说不光是大蒜,其他商品也会涨,整个商品价格都处在上涨的氛围中。
2、气候环境:大蒜是吸水作物,若没有降雨,一到两个星期要浇水一次,而2008-2009年大蒜种植周期内,有干旱现象。
3、生产情况: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种植总面积减少30%左右,单产减少20%左右,总产量应下降40%左右。
4、库存情况:原本还算较多的库存,在2009年三四月份急剧减少。
5、农民的积极性:由于种大蒜持续亏损,农民没了种植积极性,一方面少种了,另一方面看到大蒜长势不好也懒得施肥、浇水了。
6、需求情况:国内外大蒜需求正常。国际市场对中国大蒜需求上升,因为两年大蒜低价冲击国外市场,对国外的大蒜种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蒜作为调味品,人们对大蒜的日常需求是刚性的。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蒜作为调料的使用也在增加,比如吃火锅的人多了,蒜泥的需求就会上升,肉类消费多了,有减腻作用的大蒜的需求会上升,还有就是人们开始追求健康、养生、防疾病,这也推升了大蒜的需求。同时,从2009年开始各国从中国进口大蒜的量增加,2008年各国都在去库存,2009年国际市场对大蒜的需求增幅较大。
7、成本因素:种大蒜的生产成本大约是1块钱1斤,但现货最低的时候硬是跌到1毛钱左右。当一个商品的售价低于成本很多时,愿意生产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一旦涨起来,一般会超过成本,甚至超过成本很多,不然还是没人愿意去生产。像大蒜这样的品种,最后价格涨到超过成本一两倍都是正常的,甚至超过几倍也是可能的,种大蒜最好的时候,一亩地农民可以获利2000多元。(做期货或者电子盘,了解现货的生产成本非常重要,知道了生产成本,并且知道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才能明白什么时候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当一个产品一条产业链上的经营者绝大部分都在亏损,那价格是真低了,全行业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产量必然减少,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干一天亏一天,还不如不干,一开始亏,为了维持还要做一点,但一直亏,总会维持不了或者不愿意维持,那就真的不干了,必然会导致大幅减产。当然,生产成本是动态变化的,研究的时候也要变化着去研究,不能认定一个成本就以为是不变的价值了。)
8、大蒜价格波动特性:大蒜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价格的不稳定,它容易暴涨暴跌,为什么大蒜是个不稳定的品种,在本书介绍1990年我种大蒜的章节中有详细的阐述。另外大蒜这个品种如果真正涨起来,一般会连涨两年,第二年的涨幅也会很大。(事后我们知道,大蒜现货2009年最多涨到4块5毛一斤,2010年涨到8块一斤。我本想充分参与这两年的大蒜行情,无奈大蒜的现货电子盘实在“太黑”,主力操控严重,赚了钱都可能拿不出来,后来只好转战更正规的期货市场,参与棉花交易。)
9、和其他作物的比价关系:同样一亩地可以种大蒜也可以种小麦,种大蒜是亏的,种小麦是赚的,农民自然更愿意种小麦,只有大蒜的价格涨起来和小麦的比价更加合理甚至更有优势,农民才会选择种更多的大蒜。
10、物极必反出现突发事件:2008年秋天播种的大蒜,出苗以后死亡现象严重,这是老天在透露信息,本来播种面积就少,还有严重的死亡现象,产量会少上加少,明年该涨价了。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必然会向反向发展,而触动反向运动的开始,可能就是一个所谓的突发事件。2009年三四月份开始,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扩散到全球,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在上升,不少人都很担心此事,而民间又流传出吃大蒜可以预防甲流。导致大蒜的需求短期内暴增。
11、比价关系:大蒜的生产成本至少在1元,价格在1-2毛是极其不合理的现象,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不可能持续下去,不然大蒜会绝迹。这是不可能的。大蒜十年前都到过1块8以上,在这十年当中,各种相关因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年前小工一天15元,2009年则要80元,十年前包心菜5分一斤,2009年要5毛一斤,小麦、玉米、大豆也涨了不少,工业品价格也成倍翻番,2009年又是减产年,一旦涨起来,能量会很大,涨的幅度和它跌得幅度会对应,不然就不平衡了。
若能在爆发点或爆发前进场,则可以长期持有,若是后续跟进的则要灵活处理,两者的资金管理(仓位、止损、进出场)也是不同的(爆发点或爆发前进场的单子成本低、利润多,可以抵抗更多的反向波动,而后续跟进的单子则成本高、利润少,可以抵抗的反向波动小)。
某些品种可能价格多少年都没怎么动过,但在比价关系很差,农民都不愿意种的时候,价格可能会一下子涨起来。
棉花虽然和其他农产品相比,比价关系不好已经持续数年,但棉花价格要上涨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更多因素的配合。关注农民心理变化的同时还要关注相关品种的比价关系,库存变化,整体经济的氛围和货币的政策,另外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品种自身的供求关系能否在某个时点有重大的变化。
任何农产品,只要是减产较多,价格的强劲上涨往往开始于收获季节。
通过资金管理来解决,就是不满仓,设止损。满仓操作,一个正常的回调可能就受不了,不设止损,万一看错了或是主力深度洗盘,就会受很大损失。如果有90%以上的把握,可以重兵(50%仓位)出击,搏一把;有70%-80%的把握,可以战略性逐步运作;只有60%的把握,则最多只能打打游击。
价格在底部运行的时间相对长,而在顶部的时间则很短。大牛市的顶部往往几天时间就被空头“攻破”了,价格会在短期内直线下降;而大熊市的底部则需要多头力量持久积聚、多次“进攻”之后才能在一个特殊的时点被“攻破”。所以说,很多抄底的人往往等不到价格上涨就失去耐心了,而很多摸顶的人又往往因为价格下跌太快而错过了行情。如果在大牛市顶部能抓到放空的机会,财富效应是非常之大的。
1. 在大行情中,农产品期货的涨跌幅往往没有现货大。不少人认为期货的价格带动现货价格,期货的涨跌先于现货的涨跌,期货的涨跌幅也大于现货,或许在震荡行情中,这是对的。但在单边大行情中,往往是现货引领期货,现货的涨跌幅度大于期货。甚至,现货的一波行情要比期货剧烈得多,涨跌幅度远大于期货。因此做期货的根本还是现货、是现货的供求关系。预期有大行情的时候,更要关注现货市场的变化,多去了解现货产业各个链条的情况。以前的红小豆、绿豆,后来的大蒜、棉花,在大行情来临时都是现货领涨,现货涨幅大于期货(或电子盘)。
2. 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一旦供求失衡,往往会爆发成倍上涨的大行情。一个品种的价格若低于成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会下降,若长时间低于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放弃这个品种,改种其他品种,该品种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必然下降。如果再发生点天灾,进一步导致产量下降,或是大环境处在通胀中,那么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将激烈爆发,价格就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因此一旦发现一个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一年、两年)低于成本时,就应该去实地考察,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体验买方和卖方的能量对比,感受一下让价格喷发而上的力量是否已经形成,这是捕捉历史性大行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品种价格跌破成本的幅度越大,价格低于成本的时间越长,价值越被低估,之前跌得越狠,就越具备投资价值,找到爆发点之后,盈利的空间越大。
3.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供求缺口很大,外围环境、其他要素也配合的话,行情就会上涨。严重供不应求导致的上涨行情,如果一开始不涨或小涨,那么后续补涨会很厉害,一开始不涨或小涨是因为人们对供求缺口的预期不到位(或有力量刻意压制),后来确认了供不应求,而且还超预期,甚至严重超预期,那就会狠狠地补涨;而如果一开始就涨了,那么后续一般就涨不动了,因为人们一开始就知道供需有缺口,推动了上涨,后来确认供不应求,但在预期之内,那只是预期的兑现而已,没有新的力量推动,行情就不会涨甚至还会回来一点。
4. 农产品历史性的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因为在收获之前人们对减产的预期往往不够充分,也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 所以在做农产品期货的时候,在通过实地调研或确切的信息认定要大幅减产,并且外部因素也配合的情况下,完全是可以提前大胆预期的,也可以在交易上进行一定的埋伏(如果不打埋伏,不打提前量,等大家都知道大幅减产了,低价买进也就不可能了)。
5. 供不应求时价格到底能涨多高?一个价格涨了,比以前高了,就能够抑制一部分需求,这个价格是否足够高了,要看它抑制了多少需求,如果它抑制的需求刚好和供应缺口能匹配,那么价格也就涨不动了;而如果它抑制的需求还不够,需要买的量还是大于想要卖的量,那么价格还是会上涨,价格一直涨到买方和卖方能达到“共识”了,才会停止。
6.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不同,用供求关系分析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比工业品更有效。农产品的消费基本稳定,而工业品供应的可调节性就比较高,供应跟不上需求了,就迅速扩大产能(工业品生产可以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农产品种植面积无法迅速扩大),供应太多了,则可以闲置一部分产能(土地则一般不会闲置)。所以做农产品应更加关注供应,供应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才会有大行情;而做工业品则要更加关注需求,需求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就会有大行情。农产品和工业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影响农产品供应的因素,比如土地(土地是有限的),气候、种植面积、单产、农民和经营者的积极性等,还有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比如人口、消费频率、替代品等,可研究性强,可确定性高;而影响工业品供应的因素,比如产能、技术革新、矿产量等,影响工业品需求的因素,比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可研究性差,可确定性低。就是说农产品的需求影响小,供应影响大,天气是影响供应的核心因素,如果多方条件配合,核心因素发力,就容易形成大行情,这类大行情比较好判断、好捕捉。
7. 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涨跌的特性有所不同。比如蔬菜类的生姜、白菜、大蒜等,因为不易储存,卖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销完,否则会烂掉,供大于求时,卖家一旦急于出售,价格就很可能会跌破成本价,供不应求时又因为库存不多,想买却很难买到而使价格短期猛涨;而大米、小麦等粮食类农产品则有所不同,它们易储存,可调节性强,价格波动幅度就比蔬菜小很多。
就农产品而言,种植面积、单产、天气(旱涝情况、积温情况、虫灾情况等)、农民种植积极性、品种特性、相关品种比价关系、需求方情况、加工方情况、贸易方情况、社会库存情况、国家库存情况、替代品情况、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宽松程度、加息降息情况、行业政策(比如棉花中国政府发不发配额、大豆抛不抛储、美国大豆的出口政策等)、战争或战争预期、其他突发事件,等等因素,都是影响供求的因素。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