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的吐槽记_影子银行内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影子银行内幕 > 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的吐槽记
经典关系 影子银行内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14 16:03:06

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的吐槽记


张化桥这本《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有点标题党,因为实际这书分两部分,上半部分吐槽自己在小贷公司做董事长是如何处处碰壁、举步维艰,下半部分是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因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各部门的监管如何被扭曲、如何导致隐患已积重难返。后来想想人家副标题后面的那个问号,我就了然了。

上半部分的吐槽记,写的真是一把辛酸泪一把泪,辛苦、委屈加憋闷。小贷2008年才被合法化,但50%的融资限制、禁止贷款证券化、禁止信托融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等等要求之苛刻,死死的把6000多家小贷压的无法扩大经营。

万穗小贷把张化桥这尊佛请来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张有能力——五道口的研究生、澳大利国立大学的博士、五年被《机构投资者》评为亚洲最杰出证券分析师;有性格——三进三出瑞银、得罪过人民银行、和多家上市公司打过官司;最重要的是有人脉——五道口读书和人们银行工作的经历让他认识了当今一批金融业的大佬(银监会的尚福林、证监会的肖钢、招行的马蔚华、民生银行的洪琦等等)、瑞银的国际投行经历则让他身后有一批多金的大佬等着好项目来投资。但就是这样一个能力、性格、人脉都不缺的人,在小贷这事儿上却碰了壁。于是作者只能在书中吐吐槽了,抱怨一下监管之繁琐和严厉,各级政府官员之低效、短视和保守,民众把小贷当高利贷的歧视,大企业(尤其是银行)对小贷业务的轻视。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也有张本身是尊大佛的缘故,想着两年就从小贷行业脱颖而出太过心急,同时缺乏互联网基因无法绕过传统项目的监管和低效。

后半部分则是对中国影子银行业务和扭曲的金融市场的一点思考。总结来说,首先是央行的超发货币政策让中国经济数十年来一直徘徊在负利率的环境下,这导致了通胀严重、房价飞涨、企业杠杆率增高、贫富差距拉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扭曲等等;其次央行、银监会等各级监管部门喊了几十年放开金融管制的口号,却越管越宽、越管越严,银行效率低下、坏账严重,信托产品(本质上就是次贷)快速扩张隐藏了巨大风险,中小公司借贷无门只能求助于高利贷等等;最后,超发导致通胀严重从而拉高了市场利率(非银行贷款利率而是真正的市场借贷利率),间接的也拉低了股市的整体估值(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认为股票的市盈率倍数是市场利率的倒数,市场利率越高,资产价格越低)。

对当今中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大环境的诸多问题,很多业内人士非不懂也,只是不愿得罪各路神仙,闷声不说博傻赚钱。而作者够坦率把这些问题都指了出来,就像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谈到这本书的英文版的时候所说,影子银行不是中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政府扭曲而不开放的金融政策和央行的货币超发才是本源。

附注:
张化桥说中国多年来通胀严重,但是从统计局发布的CPI来说并不高,我觉得这是统计局玩的数字游戏。看看中国的CPI构成:
1 食品 34%(猪肉占总CPI的9%)
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
3 居住 13%
4 交通通讯 10%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10%
6 衣着 9%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6%
8 烟酒及用品 4%
    中国的CPI指数中不包括房产价格,因为房价是作为固定资产价格而存在的,而所谓“居住”仅仅是指房屋装修等附加消费(连房租都没纳进去)。无怪乎房价飞涨而CPI水平还能维持在8%以下(有多年甚至不超2%)。如果按照美国CPI中43%的房屋价格权重的话(美国算的是虚拟租金),最近10年房价涨幅近11%(一线城市能有15%),那中国的通胀每年至少要多4到5个点。这么来看实际每年至少都是6%的通胀(而存款利率从来就没超过4%)。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