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交易方法_系统交易方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系统交易方法 > 系统交易方法
Eric 系统交易方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10 01:08:47

系统交易方法

写给《系统交易方法》等三本书作者波涛

你在一个地方要么你翻译错了,要么美国学者自己搞错了,就是“反射理论”,实际应当为“反馈理论”,是电子学的基本理论,有正反馈,负反馈,美国学者的本意说的是正反馈,即大众的参与使行情很快结束,中国所说的助涨,助跌作用,促使趋势很快结束是正反馈。电子学上的正反馈使电路出现“崩溃”
批判反思读书笔记--关于《系统交易方法》,《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波涛 著)之读后感

《系统交易方法》,《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波涛 著)之批判反思读书笔记:P
概评
 前两本书内容基本上可分为四大类:①。对市场认识的主要基本理念;②。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目标;③。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方法;④。系统使用者与交易系统的关系。
  鉴于该书作者说本书的对象不是初级读者,所以我们也就从金融交易、数学、计算机学科专业角度来解读这些内容。
  但是公允地说,这洒洒洋洋几十万字,却是初级读者很好的入门读物,可以从中了解这个新兴技术领域的概况。
  由于《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的内容与交易系统关系不大,所以仅概要略读,做一般了解。
  根据本人的阅读体会,上述四大类内容的价值排序大致为④→①→③→②。也就是说,第④类内容系统使用者与交易系统的关系,是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许多次真实的盈利和亏损,摸索总结出来的,也是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者们类似的经验之谈,字字见血,不可忽略。
  对于第①类内容,作者对市场认识的主要基本理念,深度不够;甚至个别对市场的重要的数学理解就是错误的,如随机性――无记忆性。了解《随机过程》的读者都知道,随机过程也可以是有记忆性的,只是相关性强弱不同而已。
  对于第③类内容,作者对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方法,是一般通常的科研方法,并无新意。
  对于第②类内容,作者对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目标,非常热衷对流性技术分析方法的“改造”和“扬弃”, 反复强调其研制的“基本分析系统” ---“计算机化的系统决策模式。.......有效的结合不同“武器”系统的长处,.........可以和各流派的投资方法对接。”(《计算机化.......》P257-259)-------这必然进入“金融悖论”的怪圈,所以,他的“基本分析系统”在实践中亏损不成功,也就毫不奇怪了。
  有关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目标,这部分内容是大杂烩,是专业读者误区。作者对这些内容花费如此大的篇幅,可见其专业眼光。关于这部分内容,在分类方法和描述方法,与杨健先生(现任中国人大金融系主任)编写的《股票市场技术分析手册》,或美国Jack D. Schwager先生编写的《期货交易技术分析》中的有关内容,非常相近,杨等书后的主要参考文献很详尽;文风如其人,反观波先生的一篇没有,都是原创?呵呵,逗你玩儿吧。那三本书中能有百分之三十的内容是原创就很不错了!该书与Bruce Babcock的《高级技术分析》专著相近之处更多。对于做科研的人士来讲,著书无出处,这是专业操守,也是常识问题。如果这是波先生的学位论文而没有主要参考文献,那学位导师恐怕会立即给他打回去!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说是“剽窃”那言重了。恐怕,这正像波先生书中所讲,人类天生的四大弱点……,抑或借用《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Tharp,F.K.著)的概念--是“彩票偏向”表现?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
  先仅以此“抛砖引玉”,待有时间,再展开细节。
《系统交易方法》读书笔记

交易系统
   乙木与网友言谈中多次提到《系统交易方法》,并将它推崇为国人写的最好的股市书。利用春节长假,读了第三遍,现将一些

心得整理出来。推崇的原因主要跟自己有关,记得自己在97年就在日记中多次写到: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后来专心研究股市

,在研判大盘的《太阳读盘系统》完成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发现自己仍然未能确定明确的买卖点,如果早一点看到波涛先生的书的话

......
  一、一种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的本质(乙木更喜欢用投机这个词),是一个面对随机事件和随机过程的决策过程。系统交易方法其实是一种系统决策方

法。
  (1)整体性与明确性
   交易系统是一套完整的交易规则,它具有整体性和明确性的特点。系统性的本质是整体性。比如,有人问:如何止损?这个问

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放在交易系统的框架内统一地考虑,才能解决。对于不同交易系统的投资理念及其

所对应的交易规则来说,A的买点可能正好是B的止损点,且两个系统可能都是不错的系统。都有较大的正盈利期望值。至于明确性,

则是决策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看着办吧”,是很多投资人的习惯,仅就这个看着办,就有可能出现短线失败被套被迫做长线,这

是不明确的交易规则容易引起的第一个问题:心理问题。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确的交易规则是不能检验的,而不能检验的交易规则,

就连评价它,也很成问题。
   (2)科学型、艺术型与随意型三种决策方式
   科学型的投资决策方式,它遵循的是理性逻辑,它的科学哲学基础是归纳逻辑。最终体现为概率意义上的可重复性,记得常温

核聚变的两位科学家,就是因为实验的不可重复性而倍受诘难。
   艺术型的决策方式,它对应的人脑活动区域是潜意识区,体现为一种直觉。但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直觉也是一种

逻辑思维。这是因为潜意识区的活动,最终大部分来自于意识区。见君先生写的《原本的真实》告诉我们,在人脑的意识层次中往回

走,可以悟出(其实是修练)真谛。就我们目前所能理解的条件看,艺术型的直觉性决策,其实质是一种统摄,即将理性决策的程序

省略大部分中间过程,直接从决策条件得出决策。半成品说他开始进入这种状态,感到自然的决策,就做,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是

一种随意决策,而是已经对决策条件进行过多少次重复了的。就象五笔高手已经形成了快速的条件反射,字根、键盘“记”在了手上

(其实是在脑中)。乙木曾说自己做不到,主要原因是目前还不想做,因为还要开发字根甚至码表。用乐器演奏来说明这个问题,是

最恰当的。
   随意型的决策方式,这是多数群众采用的决策方式,而市场已经、正在也即将证明,多数群众在多数时候总是错的。这种决策

的随意性主要来自于情绪,而这种情绪又表现为受市场影响的群众心理。据乙木观察,投资者在股市中的决策的理性程度,还不如打

麻将时的表现。两者在投入和胜负所产生的结果上相距甚远,为什么居然是这样?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在股市中,人们并不容易发现

自己错,当然也就难于改进,于是也就不断重复着。除了股市里的规律相对麻将来说难于把握之外,更因为一种群众心理效应。这是

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即人们在群体中会失去自我,最后表现为群体效应。在股市中,我们会看到在指数高涨的过程中群众表现出

的群情激奋现象。如果我们参加过实质性的大规模群众游行,也能切实地感受到这一点,要不,我们看一下文革,电视上那些红卫兵

整齐划一的激动表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系统交易方法,就是一种科学型的决策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随意型决策及其经常导致的操作失败事后又懊恼不已的

情况。
  (3)大巧若拙
   从交易系统的研究出发,系统交易方法最后表现为一种程式化的决策方式。《华尔街操盘高手访谈》中提到一位,书作者问:

你印象最深的交易是哪一次?他答:没有。因为所有的交易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他采用就是程式交易。这种看上去近乎机械的决策

方式,与机巧的随机应变相比,我们通常认为后者更高明,但是,老子说:大巧若拙。他是随便说的吗?我们看来要再想想。
  二、一种投资理念和方法论
  (1)统摄于统计模型
   人在股市,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投资理念、方法和技巧,这些东西,多数是自相矛盾的。我们在这些东西面前,很容易眼花潦

乱,迷失自我,所谓技多反害人。这时候,统摄是一个关键,这些东西需要被一个高一层次的东西来统摄。系统交易方法是统摄于统

计模型的。这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但更是一种投资理念。我们看一下“指南针”,它的理念是筹码论和博弈论,但最后还是要统摄于

统计模型的,如老鹰出击啦、米老鼠出击啦,而且有胜率估计。如果只有前者而无后者,是很难解释“指南针”的成功的。
  (2)为什么要统摄于统计模型
   这个问题涉及到股市里最深层次的问题,也涉及到科学哲学中最深刻、最重要的问题:上帝掷不掷骰子?上帝怎样掷骰子?建

立在欧氏几何和微积分基础上的牛顿力学太成功了,以至于我们深受其害,因为它将我们的思维定型在决定论的线性思维方式中,而

与之同时代的思辩哲学,又给我们强化了这种A决定B,B反作用于A的模式之中(中国人可能更为明显)。按照类似方式建立起来的经

济学,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用简单决定论、因果关系建立起来的股市理论则更让人觉得可笑,97、98年时,有个8%论,其意是说,

国民经济8%的增长率,股市肯定牛市。这种论调,不要什么反驳,你看一下从93年-94年,增长率不止8%,深沪股市指数跌去三分之

二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胜率较大的买卖点。如果是自上而下的方法的话,它只是从投资理念的角度“

发现”了股价运动的某种“先验概率”,然后用数理统计方法中进行“后验概率”的检验;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用的是概率频数的

概念,其本身已经纯粹建立在统计技术意义上了。
  (3)成功投资的本质和关键
   在统计意义上,在对股市的本质认识是不确定性的意义上,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进行成功的投资。
  A、发现和分离价格运动的非随机性波动
  B、构造交易系统
  C、检验。包括统计检验、外推检验和实战检验
  D、执行交易系统
   这里,明确性再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以前,有人问,怎样才能在股市里成功呢?乙木总觉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是从盘古开天地呢?还是从广东米贵讲起呢?这下好了,就是上面的ABCD。
  三、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1)统计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手段
   K线图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技术,可以说是算术时代的分析技术,今天统计技术已经突飞猛进,这为统计模型的构造和检验提

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统计离不开计算机
   构造和检验模型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计算,如果没有计算机的配合,是没有现实可能性。记得在92、93年的中国股市里,出售K

线图是有利可图的。可以想象,此时要画一条均线(这个工作乙木自己做过),就要花很多时间了。如果是复杂一点的技术指标,再

对这些指标进行数值优化,真不知道还有几个人敢用手工做?因此,在那时候,谈交易系统,肯定是痴人说梦。
   乙木有幸见证了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对它的飞速发展感受很深。从8080到AT、XT(那时最好玩的游戏是警察抓小偷),

以及当时128个终端的IBM小型机(这时你会知道什么叫大而无用了,虽然说起来多么牛B,但我们上机做加法经常失败),到现在,

P4了,上频1.5G了,96年乙木的家用电脑才P100哪,也就才四年时间。与P4同步,有足球场那么大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可以对股市和

天气进行“白箱化”模拟了。更重要的是,软件技术的同步发展,它使得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不太难地使用统计技术手段了。今天,通

过计算机的辅助,要想使自己的交易方法变得程式化,或者用计算机来作决策支持,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
  四、一道滤网
   (1)滤掉运气和不运气
   我们经常在股市里感叹,唉,运气太差。运气是对我们有利的小概率事件发生和对我们不利的大概率事件不发生。有段时间造

出几个散户明星,看他们那口气,乙木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乙木有位亲戚97年上半年16元买了深发展,经常做得意状,现在,开

始考虑要不要做长线了。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一次操作的成功,是运气使然,还是水平使然,交易系统,就是一道滤网,将我们的

运气和不运气、股价运动的随机性尽可能过滤掉。
  (2)滤掉投资人的心理变化
   由于交易系统的决策方法是一种简单明确的程式化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过滤的掉操作过程中的各种细微、复杂、易变的心理

作用,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战胜心魔。有位股民朋友告诉我:盘中现场做的买卖经常是错的,而前一天想好的经常是对的,他分析原

因在于:前者是右脑做的决定,后者是左脑的决定。是感性与理性的区别。这种心理变化如果被市场同化,这时候起作用的往往是右

脑,其作用机制就象我们长途坐车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小时的生物节律,目前,已经发现多起火车上的神经错乱现象了。
  五、一种庙算
   股市与战争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将庙算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问题先提出来。那么,我们在股市里

怎么庙算呢?乙木个人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模糊的多空力量的对比和心理倾向的强化与弱化。为什么那么多人听那么多的股

评,真的是要博采众长吗?不是的,是为了获得某种支持。但是他们往往以为这就是在进行庙算了。
   一个交易系统经过多重的检验,就事先决定了不同交易机会和交易规则的胜率,这才是真正的庙算。虽然它也会有最大连续失

败次数、有集串现象。但长期下来,多次重复,交易的成功频率和盈利的期望值是稳定的、先验的。这不正是战争中的庙算吧?
   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不就正好对应于上面所说的两种庙算吗?
读书笔记二:交易机会与交易波长
  一、没有看书的读书笔记
   这次写读书笔记没有看书。虽然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四次了。是假期里突然想到的。本来在假期里是不打算思考股市里的问题的

,但这个问题它还是冒了出来。也许,它一直潜伏在潜意识里,平时没找到冒出来的机会吧。这个问题就是交易机会问题。
  二、交易与交易机会
  (一)、炒股是一种交易
   正确对待炒股票的态度应该是把每一次买卖当做一次交易。如果我们仅仅是由于一时的冲动,尤其是由于市场气氛导致的情绪

高涨而冲动之下进行买卖,这是交易的大敌。这种态度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即使偶尔因为运气好,随后也将被逐出市场。
   如果把炒股当作交易,又是什么意思呢?
   1、做长线:就像经营一个企业。你得有确实的盈利模式、有现金流、有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当然,最重要的,你作为经营者

本身还必须具有应付危机的能力。经营企业与股市里的长线投资有相似之处,与做长庄就更象了。
   2、中线和短线:它类似于我们的服务业和贸易。比如经营一个小餐馆,投入不多的固定设备,每天的流动资金在正常的情况

下很快能够收回。一旦形成良性运转之后,它所需的资金不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做农产品运销的。因为有一朋友跟我详细谈过他做这项生意的成功过程,当然包括了里面的大量失败。从产

地进货,然后根据目标销地的需求和价格状况,投入几万到几十万元的资金。几天内做完一次交易,最后一年下来,看看赚了多少钱


    这太象我们的中短线交易了。
  (二)中国股市致命缺陷是交易机会太少
    假设一个人要做职业投资者,完全依靠炒股来生存和发展,那么他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有多少交易机会?遗憾的是,跟实

业领域相比,交易机会少得可怜。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因为交易机会少而耐不住寂寞,勉力而为,会成为亏损的一大来源。
  三、交易机会少的主要原因
   原因不复杂。
    1、是只能做多。如果调整市道与波段上涨市道的时间是各半的话,这意味着一个职业投资者有一半的时间没有交易可做。

如果再考虑的下面的因素的话,一半的机会也没有。
    2、是交易波长与交易成本问题。根据波涛先生的研究:一个非亏损的交易系统,它的交易波长应该是交易成本的5倍以上,

最少也应该是3倍,这意味着:对于来回1.5%的交易成本和T+1回转来说,日波动需要7.5%,即要上榜的股票,才构成一个交易机

会。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做今天进明天出的短线交易的话,必须找到上榜股票。在这里问一句:这种交易机会有多少?我没有统计

过。此外,即使每天都有这样的股票,里面还有一个概率问题:你的交易系统是否具有从1000只股票中发现可能只是一两只这种股票

的能力?
  四、现阶段针对中国股市构造交易系统有很大难度
   既然交易机会少,那么,针对交易机会通过系统方法、基于概率论基础的系统交易方法,就存在一个致命的漏洞:选择较长时

间的交易周期的话,交易波长增加了,成本问题也解决了,但是样本数量太少,统计学中一般要求30个以上的样本。如果我们的交易

系统构筑在月线的基础上,至少需要三年的走势,而对于中国股市这样一个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场来说,三年之间,发生多

大的系统性变化?
   那么我们选择短的交易波长,这时候最致命的成本因素就来了。当我听说有券商基金不收佣金时,觉得他们的做法还是很有深

意的:这会增加多少交易机会啊!
  五、指数期货什么时候开通?
   也许,这一切要想改变,必须等到指数期货开通的时候吧。按照现在的一种设计方案,比如2000点的指数,每个点200元,一

口合约4万元(按照2000点,10%的跌幅是200点,价值4万元,十分之一的保证金率)。很多人在讨论指数期货的时候,说到了一大

堆东西,但我想,只有它才能造就真正的职业投资者吧。因为这样的话,只要每天达到20个点的波幅,就构成一个不错的交易了。(

期货的成本不会高)。上午我统计了一下,从1997年1月2日到2001年9月6日,共1130个交易日中,沪综指的波幅范围是5.77点到

155.25点,超过20点的机会是50%,而在没超过的部分中,还有很多是由于指数只有1000点造成的,粗略估计一下,1%的波幅机会

要超过80%。(未详细计算)
   这意味着,在指数期货开通的情况下,一个职业投资者几乎在所有的交易日都在交易机会。就像人们可以大量地开餐馆、运销

农产品一样。只有这样,靠交易来生存,才有真正的现实性。
  六、为未来准备点什么东西吧
    如果股指期货开通,如果上面所说那些机会开始摆在我们面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胜者呢?我们原来对

市场的理解还有效吗,方法还有用吗?一个简单的问题:日内价格是如何分布的?市场轮廓理论和TPO图有用吗?据我了解,目前的

市场中人对分时走势是没有多少研究的。神光的30分钟测市理论,涨跌涨什么的,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吧。但有效性有如何呢?
   俺乙木准备开始着手这一问题了,即研究周期极短的分时走势。哪位老兄有兴趣,不仿同行。您千万别以为俺是一时想不开。

因为按照混沌理论,模式系统跟时间长短无关。(波涛语)。这在以前被俺称为全息性,一直当做宝贝呢

看了一遍,这句话:“交易系统是否具有从1000只股票中发现可能只是一两只这种股票的能力”是关键。
  1.实际上从宏观看,概率本身就可看作一种宏观力。宏观力的概念实际上还是木兄引入的,呵呵,至于这种宏观的微观构成,有

点象佛经中的因缘切合或者是人体中的经脉流动,个股之间互为因果。
  2.个股之间的活性(波长)此起彼销,由此带来了共振,由此会激发某一类的个股(A)的共振效应远远大于其本身固有的活性

增长,这类(A)的虚拟增长部分就是共振效应带来的,实际上也不是虚拟,从整体市场而言,A的虚拟增长就是其他类的活性减弱。

依然是一个相对的平衡态,至于1700点或是2000点,那就是市场本身与外界的相对平衡了。
  3.关于盈利模式,我的看法是首先必须搞清市场内部的动力模式,然后顺势而为,至于动力模式,期货和股票市场中有些是固有

的。
1、关于现状的买个股盈利的方式,其实里面有一个矛盾,一方面,当多数个股处在同样的位置,显示出某种可能波段上升的信息时

,此时,我们的胜率较大。我把这个称为个股间的相互保护或者个股得到了大盘的保护。但此时即使有100个个股,我们的机会其实

也就只是一个,因为时机,同一时机资金只有一个机会。反之,即使在1000只个股中脱颖而出一两只股票,但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加

大。此时风险与收益对称。
   这种矛盾可能是一种必然。
  2、这种所谓的宏观力,是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词语来描述,我们只知道对于总体来说,系统有某种性质,但对于其中的个体,它

可能是高度随机的。(我曾经问过关于正态分布与自然对数、与黄金分割数间的数学关系,是关于这方面的一个假想。)典型的是气

体及其中作布朗运动的分子。不过,我认为很多时候,个股与个股、与大盘间具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这种联系你知道,是来自混沌,

就像挂在墙壁上的所有钟最后会步震荡一样。
  3、个股间的活性与活性衰退,似乎也有某种奇怪的关系,有时,是步调一致,有时,是此起彼伏,相互消长,而且在不同的大

盘位置,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这一点,可以用来看大盘的,即:如果增量资金(这个概念不好,应该用波段性主动性买盘的概念)

不足,那么会有个股间的此起彼伏,而大盘可能一直横盘。如果很足,那么,大盘就可以突破某个关键阻力位。所以会有我跟方针说

的“利器”。那么,这里面,“波段主动性买盘”与其它的被动性买卖盘、主动性卖盘,可能是这个问题的起点。
  4、动力模式,我现在初步知道,市场轮廓理论提出了一种关于波动的动力模型,(上面据说那四种盘)。虽然我觉得不太满意

,但可以以此为起点,想出一些名堂的。改日我再专门发个帖说这事。
  5、波长:它其实刻画的是时间与空间的数量关系,当然,包括了里面似有似无的方向改变的规律。
1.关键在于动力模式,动力模式的运作不可能推导出100只,个股在市场中的角色是唯一的,算是功能属性吧,但是不同的功能属性

中有共同点,可以尝试提炼成一类,即使同一类中考虑胡伦所说的半死不活,死的或者活的,剩下的不会超过15个,概率上来讲应该

算可以了。但是概率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实际上哪怕15个全动,你也全捕获到了,但是其15个中的内在差异无法抹掉,这种差异必

须考虑外部信息的叠加(包括主力之类的操作思路),简单的说共振中外部信息的叠加作用,从这一点来说,不管主力还是散户,相

对于整体市场,都是信息的整体不对称,但个股上主力和散户也存在主动与被动,不过主力可以操纵个股而已。至于同一时机,对于

多数资金并不是同一机会,你的100万入场和我的100万入场,个股的选择上,价位上,交易量上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许会导致

的是你我都没选择的那只个股的在下周的活性增大,最后为别人做嫁妆。(这其中抹去主导性资金不谈,因为从宏观看,主导型资金

整体上是混沌的,不论从时间段还是市场1000多只股来看)
  2.宏观力的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趋向,(说句俗的,就是一个宿舍的数个女同学的经期会逐渐一致,至于是荷尔蒙还是其他什么,

不得而知,呵呵)。但是如果a股和c股的波长二者共同推动了b股的活性,实质上表征来看就是b股上涨幅榜前列,这种结果是必然也

可以说是偶然,因为必须考虑市场是开放式的,b的上榜应该数种因素的合作结果。至于正态分布与自然对数、与黄金分割数间的关

系目前不好说是明确的数学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存在着映射和对称关系。
  3.至于步调一致,可以用两条道路交叉来理解,不可能永远只是a和b的简单对应,因为还有c,d,e等的干扰和作用。市场上呈现

的实际上是已经经过充分共振的现象而已,任何一个股价的变化,不能脱离当时的局面来谈。关于波段主动性买盘与其它的被动性买

卖盘、主动性卖盘,可以考虑一种简单现象:a和b可以生成c,c和d可以生成e,但是e又可以作为一种a和b反应时的催化剂,加快c的

形成,那么你说最终结果会是什么。从这个现象可以导出很多有趣的东西,但是不能忽略了时间,毕竟某种意义上说,市场上终究只

有1000多只股,从时间角度考虑,自然是风水轮流转。
  4.关于动力演变模式,从时间流来看,有点莫大的轮子的影子,哪天给你画个图,但我感觉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演变,有点

象中国水墨画中的那种浓淡过渡,是渗透方式的,也叫渐变的,无法明确地加以界限的确认,但是从远处看,大家都知道画里哪里是

最红的,哪里是最绿的,红绿之间的边缘过渡最热闹,但中心极点却是寂寞的。
  5.至于波长这一用词,可能存在着分歧,因为我并不知你真正的所指和定性。
.正态分布与自然对数、与黄金分割数间的关系的从更高的维数考虑。投影是失真的。至于你说的100只,我的看法:尺度问题,上榜

的前30名和前10名肯定不一样,东西南北风互相斗力,东风和南风都有可能出现(方向问题),但最终的结果呢?角逐的结果也许是

东风压倒南风,也许出人意料的是西风胜出。kitaroym

我的心理关过不去,这是要想个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是时间不够用。但是如同瞎子摸象一般,我的想法还只是零零星星,散

落一地的珠子和石子,正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对照缺失哪些?哪些是错的?哪些需要再深入?好在有先生,不言小谢。
  
  先生的思想哲学让我迷惑,因果关系难道不是一切科学成立的基础吗?在纵横看到有位指出热力学理论是唯象的但同样是科学,

以此说明不能用因果研究股市,可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比之热力学理论更为复杂,而迄今为止我们的理论不就是着重于解释这一切背

后的原因并用他们为自己服务的吗?热力学是唯象的或许是因为以我们现有的知识无法深究其原因呢?我是学文的,不懂那些理论。

不过因果关系竟不是研究事物的方向实在是出乎意料,不能不问。以经济增长率8%就说必定是牛市毫无疑问是错的,但这并不能成为

股市运动的原因不在整个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开经济谈股市,通过股市变化的表象来看市场将来的方向,通过大量的统

计结果发现表象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并不能解释他们之间为什么如此作用,要解释这些还得探究背后的原因呀。只有知道了这些原因才

能在将来因环境变化表象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会有怎样改变而不必等到新的统计数据结果出来。
  
  请问该如何发现和分离价格运动的非随机性波动?
  
  您说“有足球场那么大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可以对股市和天气进行“白箱化”模拟了”我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请问先生白箱化

模拟的依据是什么?竟有那么多的计算,我得考虑我的模型能不能实现了。
  
  还有集串现象是什么意思?我不懂
  
  老实说我不敢指望运气,不过这是废话,且待基本的搞定再来探讨运气这种偶然事件吧。
  
波涛先生在这本书中讲到,他本人的思想方式发生了两次痛苦的转折过程,一是从理论角度转到市场角度,二是从市场分析角度转到

实战操盘角度。请你注意:他用的是“痛苦”一词。
   这三件事情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是如此之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经济学对证券市场得出的是有效市场论和随机漫步理论,它的投资理念是:超

越市场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将钱放在指数型基金中分享经济成长的收益。什么选股、选时都是徒劳的。
   这是一种世界观的根本性差异,因果决定论的失败在于:一、在微观世界,就如你所说的的热力学吧,微观气体分子作的是布

朗运动,它只有统计学性质,已经失去了牛顿力学的决定论。然后,宏观上温度这一概念还是会出现,它代表的是统计意义上的各微

观分子的运动速度。到了量力世界,牛顿力学已经不能解释,科学史上发生了一场最伟大的争论,是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关于这个问

题根本分歧的。长达四十年之久。目前看来,事实已经越来越对爱因斯坦不利。因为在量子世界里,我们所得出的结论,需要观察者

的参与,或者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由我们的观察方式所决定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关于光子的波粒二相性的实验。
   就说天气预报好了,最科学的天气预报不能说明天是雨不是晴,而是说:降水概率是多少。
   因果关系模型,是我们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它无非是构造一个函数,由几个变量和常量决定。比如经济运行状况与股市之间的

关系啦,金融情况啦。对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最漂亮的反击方式是混沌理论。
   在用超级计算机对天气进行模拟中,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蝴蝶效应”,佛罗里达的一只蝴蝶振动一下翅膀会导致墨西哥的天

气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一个气象学家对天气进行模拟时,有一次偶然将小数点后的数字由5位变成了3位,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到了一定

时间后就会出现反相。已经不呈同一步调了。就是说:微小的量的累积可能使复杂系统的性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所谓白箱化模拟,就是试图从系统的微观意义上构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从而对大系统进行模拟。你知道现在的经济模

型是用统计学进行模拟的吧?如果要白箱化模拟的话,它的基本变量就必须是:个人、企业、政府足够大的数量,然而是它们之间的

相互作用,最后得出经济系统的性质。
   混沌学之所以会大行其道,跟系统的复杂性关系很大。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这首先就让我们试图构造事物

之间因果联系的图象方面呈现一种模糊和混沌现象,因与果又互相作用,最后已经分离不出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了,再加上微小的量

的变化的累积就可以使复杂系统的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你说,简单的因果关系模型还能解释吗?
   乙木自己对混沌理论、量子逻辑还未下够功夫,还要找几本书来看。但是,对因果决定论的思维方式还是有些感受的。一直想

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因为觉得下功夫不够,没能写出来。有机会的话,再说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系统交易方法”的回应

夜归人 2016-06-27 22:59:19

楼主的思考好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