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45 years in Wall Street》及评论有感_江恩华尔街45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江恩华尔街45年 > 再读《45 years in Wall Street》及评论有感
雪宝 江恩华尔街45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5-23 03:05:25

再读《45 years in Wall Street》及评论有感

原文地址:http://charlesay.spaces.live.com/blog/cns!985EA438BAB136F8!1131.entry

今天晚上在鸿光楼下陪女友吃饭的时候,又重看了这本所谓记录江恩47年市场经验以及判断分析心路的书。当然,对于江恩生平、技术分析方法及能力、实际操盘能力等,不同的历史资料以及研究者,会有不同的论断,我觉得不应该把重心放在江恩是否赚到钱了。

作为出版人的江恩在书中写到,“最宝贵的财富是时间,对时间最好的利用是获取知识,这比金钱更可贵”,此话不免有为其著作促销的嫌疑,但是比当今许多开博的股评家忽悠以及培训授课要实在很多。

上豆瓣网,重新把该书的讨论看了一次,最喜欢的还是“老钱”的评论。本评论的作者“老钱”同志已经转回新浪博客了,比较遗憾,不过他在新浪的博客还是值得关注的。

题归正传,本书的重点其实在前4章和14章,另外的内容看看“老钱”这篇评论就差不多了。评论中涉及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争论,一般来说我都不介入的,不过就评论来看,似乎其中没有真正研究透江恩的人发言,所以可以一看了之。当然我也并不是偏袒一方,只是觉得不了解的时候,尽可能表示价值中立,持有怀疑。

因为,同样的技术分析的书,在不同的读者眼中看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同样属于技术分析的一个流派,无论是主流或者细枝末节,对不同的交易者来说,可能都有实用的交易方法和系统原则。

也许江恩的这些个分析技巧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大多数人的交易系统和规则,但不否认也可能对某些对江恩研究有佳的人会产生帮助。

所以,许多评论提到的种种缺陷,这些并不是我们否定或者极端肯定一种分析思路、逻辑的理由和原因。

不知道读过的朋友是否还记得,江恩在书里面说过,大多数交易者都倾向于按照自己的预期来寻找对自己预期有利的材料。

那么不同分析方法的读者,在看过之后,是否都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预期和逻辑来判断本书对自己的适用性和价值,值得反思。

交易的习惯不仅反映在我们的交易中,更反映在我们日常的其他生活方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再读《45 years in Wall Street》及评论有感”的回应

雪宝 2010-05-23 12:41:02

赞成你的观点。其实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内核理念都很简单,两方面都有经典的论述著作,这几年别人送的和自己买的这两方面的书,也数以千计,学习了很多,两者都有各自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当然还有其他,诸如宏观分析、心理行为分析方面的著作。虽然很难混合使用,但是我坚信还是可能形成一种混合的体系,特别赞成曹仁超的观点,要做大势。

我的剑会笑 2010-05-23 05:44:51

你分析的很客观。

关于看投资方面的书,我比较赞同豆友“道智无碍“的理念。书不需要看很多的,看太多的书反而容易引起理念混淆,容易走上叉道,还分散了精力。如果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系统,可以稳定盈利了,那么其实就应该尽可能的谨慎看投资类书籍了。

我认为90%以上的投资书籍其实是无用的,尽管那无用的书籍的80%以上内容可能和那有用的书籍的类似,但是有些地方其实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魔鬼总是伪装成上帝出现?)法西斯也不是全部一无是处的,江恩的理论,在我看来正是那90%里面的(当然,拿他和法西斯比较有点夸张,呵呵)。不对的书会让你有错误的理念,错误的理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PS:我看豆瓣上面很多朋友都同时看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的书,我觉得这样看书的效果反而不如单独研究一门来得好。要博采众长,混合的去使用价值投资+技术分析来进行投资,那其实是很牛逼的人才能玩的东西,成功率不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