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影子银行_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 > 中国式的影子银行
店长K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13 11:05:52

中国式的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国际上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也保持着密切关注。自2009年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国内经济放缓、产能过剩行业环境艰难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风险和机遇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这本《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来得非常及时,通过与欧美体系的比较,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背景特征、业务结构、风险现状,以及监管政策做了一个清晰的梳理。

       中国传统银行系统和影子银行系统的信贷快速扩张,加剧了经济失衡的高风险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信贷风险,不透明投资日益膨胀。标普在1月24日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将经受一场重大考验》(A Key Test Case Looms For China's Shadow Banking System)报告中,针对工商银行分销的一只信托理财产品面临的违约风险,标普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与其说是银行业和整个经济系统性风险的源头,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症状。

       标普与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的一般观点有所不同,同时与本书作者的论点不谋而合,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与欧美国家相比,在规模和业务领域方面有着极大区别。前者规模小、独立性低,很大一部分属于银行表外业务,且最具代表的是银行理财业务,相较国际上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主的运作模式,其风险整体较低。影子银行的发展是为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必然产物,谈影色变不仅没有必要,且会降低资金利用的效率。如何加强监管,有效得益于其对资本市场的有利影响才是重中之重。

       首先,书中确定了我们需要关注的影子银行对象,其狭义和广义之分。非银行信用中介体系属于广义影子银行,而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高杠杆和不完善的信用风险转移这四个特征至少一项,且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才是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的狭义影子银行体系。确认这个基本概念以后,书中详细探讨了国内“三会”及地方政府监管体制下各主体业务的发展和运行特征,及针对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相应的监管政策。

       我认为中国影子银行的症状可以总结为体制问题导致的银行影子业务和加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2009年以来,中央对传统银行体系的信贷系统加以约束,使许多地方已开展的政府项目的后续资金得不到补充,在银行想要避免坏账和地方政府意图保持政绩的情况下,影子银行成为融资借贷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带来的资产池膨胀问题将不断扩张。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监管套利和“庞氏风险”是很难被察觉的,中国国情下人们将政府和银行做背书当作理所当然,投资者还未树立“谁投资,谁负责”的市场化意识,对于承担的风险没有明晰的认识。这本书帮助读者了解影子银行金融工具及其具有的风险特征,进而培养作出基本风险识别和判断的能力,对衡量自己承担风险的意愿有积极作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中国式的影子银行”的回应

水秀乡 2014-06-10 14:25:21

这个 真不懂!

过水忘川 2014-05-13 11:30:55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