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本性遮不住江湖无常_私募江湖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私募江湖 > 资本本性遮不住江湖无常
旭东-知始 私募江湖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4-26 18:04:03

资本本性遮不住江湖无常

私募从兴起到如今,不过近三十年光景,却有人掏空心思要为其树碑立传,传中人物多还生龙活虎,这恐怕也是中国特色,盖因私募行业“铜臭”味最浓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腥风血雨。一般读者们肯定早已熟悉武侠小说,或是电视剧的套路,主角个个身怀绝技、出手不凡,皆能指点江山。但是几乎所有武侠故事都有个特点,即江湖邪恶不为众人知,江湖生来就带着几分神秘色彩,外人窥而不得,内人身不由己。私募江湖没有逃脱这个共性,普通人觉得私募大佬和操盘手短时间暴富,锦衣玉食,真是羡煞人也。不成想他们也有从亿万身家到一文不值,甚至阶下囚、自杀了断的轮回。只是常人多看他们的风光无限、羡慕他们的呼风唤雨,却忽视了其作为人的生活和个性。

《私募江湖》一书以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发行股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端,梳理了1984年至今资本市场上的大事件。作者以人和投资流派为纲,以时间转移为线索,清楚明确地勾勒出资本市场近三十年的惊心动魄,以及其中人物跌宕的命运传奇。私募、资本、暴富、天才等一众吸引人的话题,拥挤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轴上,本身就够吸引人的,加上投资天才的特立独行,活脱脱一部传奇。

股市和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故事,没有故事谁愿意拼命追高?不过1992年8月10日,因为违规内部出售抽签表,引发股民愤怒游行,围攻深圳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一事,依然算得上故事中的故事。这也反衬出资本市场利益场的一面,什么试点不试点、规范不规范,触及参与者的切身利益都将会引起滔天巨浪。1992年的中国股市是那样混乱,时至今日是否有改观?

遥想当年,《人民日报》几篇社论就能改变股市走向,政府的托市举动都是从政治高度出发的考量。股市的试点和三十年发展,也是整个改革大舞台上的剧目。如果从这一点而言,私募大佬不问出身,不管结局,有幸亲历这段历史可算是最高的荣耀。综观全书,虽说用的是“私募”的名头,但处处都能看出参与者和体制的关系。私募不私,只是财富经历新一轮分配后,为之理财的人变换了身份,但是那批人还是通过各种方式附着在体制之上,利用制度性机会、消息或人脉为人理财,也为自己积攒名声和财富。

书中一句“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概括了我们的制度环境。如今,大抵也是如此。

《私募江湖》则缺少对制度的把握,以及在环境中叙述私募大佬的操作手法和投资秘籍的技巧。笔者在其中只见一个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投资奇才或低调、或历经磨难、或已一文不名、或不复当年气概,但是看不到背景,一切都显得虚幻和无力。从书中看,无论阙治东、或是唐万新,抑或最后一个大佬魏东,都是深知规则之人,甚至本来就是体制中人,即使已然是私募界人士,也靠着人脉和资源在打拼。即便如林乐耕者,也是在恰当的时代钻了空子,延续了旧时代的操作手法,反倒让人认识到:原来中国股市有那么久远的故事。

私募的盛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今之风生水起也是合着中国经济的节奏使然。书中叙述的“327国债事件”该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地标,很多如今的私募红人都或多或少经历了这件事情,而且与财政部下属中经开的对赌说明资本市场除了是利益场,也是权力场。

用权力(制定规则)利益(精英参与)的视角看待股市和私募,可以看清楚很多问题的实质。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资本市场也是如此,阙治东入狱、德隆帝国崩溃、涌金系魏东不堪压力跳楼自杀……看得见的如此,看不见的更是千千万万。资本的脚步则从来不停歇,证券公司整顿了一轮一轮,抱负很大的君安被国泰合并了,君安的人才在私募领域遍地开花……如此,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业不断完善,更有一代新人换旧人,就是书中私募圈中的大佬们。

“正义往往迟到,但总是会到的,”书中引用电影《黑金》的台词如是说。金融业在中国也是个方兴未艾的行业,私募尤其如此,既然新就有太多的空子可钻,有太多猫腻可循,因此总是神神秘秘的样子,仿佛那些操盘手、基金经理都是天神下凡,靠个人聪明才智就赚得盆满钵满,不小心的人才落得不好的下场。总是希望,有一天私募能不是江湖的样子,每个私募人士都能走在阳光下,私募的正义迟早也会到得。

【除授权媒体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需转载者,请致电本人法律顾问蒋律师,电话15920571259】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资本本性遮不住江湖无常”的回应

东方白 2011-04-11 21:38:42

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

Wilson 2010-05-02 18:08:07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阳光私募是个不错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