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里看到了中国_美元大崩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美元大崩溃 > 在书里看到了中国
boogie 美元大崩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5-18 18:05:59

在书里看到了中国

很偶然,在书店里面看到了这本书。
中信出版社,在财经书籍引进领域的品味还行。至少我对中信出版社的印象好过什么中信证券。中信在百花丛中选出了bear stearns,好像还有意交叉持股。半年以后,后者因为次级债被并购了。而拯救中信的恰恰是为人诟病的低效率,国资委和财政部的批复一直没下来,中信遂躲过此劫。

开篇居然提到了ayn rand,大惊。更雷的是ayn在作品里面引用的是alan greenspan在早年的一篇文章,当年alan还是很纯情的嘛,观点比较左,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战壕里。不像是后来,腐化变质了,成了华尔街的带头大哥777.

作者似乎受的是比较传统的经济学教育,所以把美国的双赤字看成很严重的问题,并且认为,美国迟早要为此买单。其实是老生常谈,观点并不新鲜。另外就是,作者似乎很怀念金本位,甚至认为金本位是美国开国元勋的本意。而美联储是后来造孽的后代的发明创造。不过我可以证明,至少从现在来看,美国是这项发明创造的最大受益者。高居全球金融食物链的最上游。

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美国政府对付或者说愚弄民众的手段,被某国一丝不苟地照搬了。比如对cpi的操纵,对核心cpi的解释,明明政府是通胀的最大受益人,舆论却叫嚣也要防止通货紧缩,仿佛这样一宣传,通胀就成了一件好事,等等等等。“结构性通胀”,我呸,想起这个我就生气。所以这书的好处之一是清心明目。就冲着这点,回本了。

很奇怪,美元空心化,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元贬值中国损失巨大,这么明显的道理为什么是美国人写出来的,而不是中国人???那些智囊呢?真是中国经济学界的耻辱.

还好,作者调子比较乐观,大概源于对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信任。在我看,作者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资本主义制度上的优势。尤其是修复能力。

有几个好玩的小细节
1,美国有大学生在大学时代买了房子,期望白住几年,然后卖掉,扣除贷款利息,还能有赚。这样不光赚钱,还把住大学里的租金省了。这和温州炒房团想法很类似。看来温州炒房团的头儿可能是美国毕业的。
2,日本有个城市命名为usa,这样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就可以写made in usa了。

我也在想一个问题,读者都偏好有先见之明的文章。市场非涨即跌,如果现在市场牛风尽吹,我还会看这本书么?看来如果储备了足够多样化的饲料,出版行业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在书里看到了中国”的回应

乐可可 2010-05-20 22:33:52

觉得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刚开始看看到美国外债的积累方面。我觉得作为一本07年,作者超有先见之明,虽然以他当时的想法是悲观主义色彩居多,但是到10年的现在,发现很多现象真的是如此。

阿喀琉斯之惑 2009-12-17 17:32:03

我认为作为一家出版社,抛开历史使命感之类的角度。作为商业出版社,无论从策划,到最终的销售,中信确实有独到之处。

班比 2009-09-12 12:02:08

谢谢楼主的分析,每次看畅销书都会望而却步,期待有些正确的引导,真害怕那些对什么都什么都不屑一顾的人让我们错失会很多好东西~~~

bubble 2009-05-29 20:43:54

中信出版社的书一向都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很少有营养价值。这回难得出一本好书,结果还把书名译的这么糟糕,真是本色不改。

俞黛眉 2008-06-13 21:56:02

讨厌一楼刷瓶的

楼主写得很靠谱,可以看出是有专业素养的。

真是怕了那些不靠谱书评,好好一本书,被他们评的活活跟百家讲坛一个调门。豆瓣有反书托的,为什么没有反书黑的。

最后重点强调一句:我也很讨厌《货币战争》

ps.中信选书的眼光是很商业化的,也就是经过市场考验的。就是书价太黑!而且有些翻译的根本不能读。

[已注销] 2008-05-25 13:11:07

我对中信出版的财经还是比较喜欢,可以看看不同的观点^^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一直比较受关注,是的,这次的次贷危机把美元推到风口浪尖,但是就此判断美元会不会崩溃,何时崩溃,中国为此承受的损失,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者说的很多关于中国对美元的做法其实都是不现实的,就算不结合我们的国情说什么产业布局,产业导向,光就金融资本的原则,我们就不可能抛售美元,不可能通过改变自己货币使之成为“强币”而重新定位我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美元的贬值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纵然我们已经发现这是不可靠的投资,国际资本家们也会谨慎的收尾。不可能破罐子破摔。。。
当然金融格局的重新洗牌已是必然。

虽然这本书一些地方有点偏激,还有理论错误(汗),但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eg:PCE……惭愧。呵呵,我也觉得作者挺缅怀金本位的时代。感觉很忧国忧民啊,估计在格林斯潘年代受了不少委屈吧~~

关于政治利用通胀那段,一边看一边想,也想到很多。看来可以帮助复习经济学理论呵呵。

链两个观点:
《抛出还是不抛出? 中国外汇盈余陷入"囚徒困境" :http://www.cs.com.cn/wh/03/200710/t20071023_1225974.htm
《次贷危机对国际资本与货币格局的影响》
http://www.cs.com.cn/wh/03/200805/t20080519_1462483.htm
还是那句话,看个观点

boogie 2008-05-18 23:53:26

“货币战争”的确垃圾,我说中信出版社还行,还行的意思就是能出一些值得一看的书。
中信证券的盈利能力对得起股价与否,这事儿见仁见智。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百年一次,用正常的PE来估算股价似乎有不小的风险。
中信证券抄底失败,难道不该挖苦?本来想挖陷阱打猎,结果给自己挖了个坟。选股和时机把握都有问题。至于官僚影响效率,和中信无关。但是客观上拯救了中信。
以现在的市值,我觉得平安的股票成长性好过中信。

恶狠狠 2008-05-18 23:37:49

我对中信出版社实在是恨之入骨,而中信证券的盈利能力是对得起股价的。
中信证券不是因为效率而收购失败,原来签订的只是没有约束力的意向书,而且对方崩溃的速度超过任何人的想象,最后是以$2/股卖给了美国的金融机构(名字忘了),股价最高时是百多美元/股……
因为兄台颇赞赏中信出版社的金融品味,故说多几句吧,最好是兄台以你超乎寻常的金融品味把市面上的《货币战争》等中信出版社的书都买下来,然后发挥出中信证券都没有的赚钱能力把这场购买垃圾的战争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