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主导世界货币?》_谁将主导世界货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谁将主导世界货币? > 《谁将主导世界货币?》
路霸招伤焗 谁将主导世界货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1-19 20:11:42

《谁将主导世界货币?》

1870-1914,古典金本位
1870-1914这44年,是全球贸易增长的年份,也可以称之为全球化第一纪,由于通信和交通的改善,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在这一个时间内,可以堪称全球经济的黄金时段,因为全球主要国家基本没有通胀,而且处于持续的增长过程,黄金作为计量的货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统治地位。
古典金本位的体制下,各国仍然保持自己的货币。各国的纸币通过宣称含金量多少,来与黄金挂钩,形成所谓“固定汇率”,如果另一国的纸币同样与黄金挂钩,那么两者形成固定汇率。这基本上是一个渐渐扩大的金本位俱乐部,没有监督机构和操纵汇率的央行,各国的货币币值一直比较稳定。
这一体制的好处在于其制衡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如果某个国家出于增加本国货币购买力的目的,而高估自己纸币的价值的话,这种高估会通过许多力量回归到正常价值,例如在市场上融入高估货币,买入该国的黄金,而后卖给低估国家,换取低估的货币,形成套利,这种套利的力量使得货币的价值回归;其次,黄金产量每年都有波动,如果黄金高产,那么会产生通胀,即开采黄金的成本上升,从而降低产量,这种作用使得物价水平能够长期维持稳定。
古典金本位制度的吸引力,就来自于这种简单的效应,没有央行,不需要监督,由于黄金是所有纸币的背书,所以不可能有人能够通过故意低估或者高估汇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古典金本位制度最后的一些年份,或者说第一次货币战争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面,发生了一些事情,促成了第一次货币战争的发生。主要是三件事情。第一,1907年美国发生了金融大恐慌,最后由摩根摆平,但政府担心今后出现类似事情,需要有一个统筹全局的机构兜底,因此拟定计划设立央行,最后在1914年设立了美联储;第二,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三,1919年巴黎和会,英法等国考虑到巨大的战争支出,希望由战败国承担,此外战争时期产生了各个协约国之间的相互欠债,也导致了信用的紧张。
1921-1936,第一次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的肇始,往往是国内经济的萧条,消费和投资锐减,而政府支出依赖于税收,而税收无法提高的情况下,促进出口是唯一选择。促进出口的一剂强心针就是降低汇率,打货币战。这种行为引发的效果是复杂的,尤其在当今时代,某国的产业链分布于全球的时候,汇率的低估一方面降低出口价格,一方面增加进口成本,两者相抵,则没有效果。此外还有一个严重的负效应,那就是竞争性贬值。
在1921-1936年的过程中,由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创,世界经济经历了高负债、高失业、低增长的窘境。1921年德国首先发难,进入恶性通胀,而后1923年法国入侵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获得资源从而抵偿赔款,同年德国采取替代性货币,地租马克,即以土地作为背书发型的新货币,后又发型新马克,以黄金背书,从而才稳定了币值。1925年法郎贬值,获得了对英国和美国的出口优势。1924-1929年,德国摆脱了贬值阴影,开始进入快速扩张,赶超英美。1931年英国脱离黄金,开始编制。1933年,希特勒崛起,逐渐退出世界贸易,而其经济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同年,美国对黄金贬值。1936年法国脱离黄金。
至此,一轮接着一轮的货币贬值展现在眼前。第一次货币战争的主题曲就是“竞争性贬值”,由于各国的国内市场都十分萎靡,因此促进出口成为了唯一选择。
1922年的热那亚会议上,“金汇兑本位制”推出。这一制度与黄金本位制的最大区别在于,个别国家的外汇结余将被视为黄金。这一体系本是为了将黄金的价值稳定的特定和纸币的易于交易的特点结合起来,而结果却证明这一做法使两者的缺点结合在了一起。
由于央行体系在1920年之后纷纷建立,使得货币战争从汇率操纵,变相成为了利率之争。当某一顺差国获得了许多外汇结余之后,相对应的逆差国应当提高利率,形成国内通缩的环境,从而让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促进出口,但是出于种种国内因素,逆差国没有采取这一措施,反而使得逆差越来越大。这一过程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原本平衡贸易的“游戏规则”被打破了。由于央行的出现,在贸易中起决定因素的就不再仅仅是汇率的水平了,而是加入了国内的就业因素、通胀因素等,最终体现在央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即利率高低上面。
在央行成立之前,也正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盛行的年代,这时候人们认为放任是最好的促进经济的方法。但是,1907年的危机使得凯恩斯理论,即政府干预,成为主旋律,从而利率控制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基调。贸易不平衡,在这个时候,由于与某些国家的国内政策相冲突,从而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一点与历史上的古典金本位时代的特征成为最大的不同。
1967-1987,第二次货币战争
随着二战结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4-1973基本上是低通胀、低失业、高增长的经济环境,然而直到1964年,这一体系便已经暴露出了不稳定性。1945年英镑在全球的外汇储备占比中高于美国,但是到了1965年就只有26%的份额了。1964年以后,英国的国际收支变成负数,而之前积累的其他国家对于英镑的债券已经达到英国黄金储备的4倍多,如果这些国家同时要求兑换,则英国很有可能陷入银行挤兑危机。
这一危机,最终在1967年触发,英镑遭到抛售,纷纷买入黄金。而此时的美元正极力维护英镑的币值,因为它担心这种挤兑产生连锁反应,此时的美国正经历了和英国一样的情况,高贸易逆差、高通胀率。1967年英镑的贬值,象征着第二次货币战争的开端。
到了1968年,黄金市场中的黄金以每小时30吨的速度流出,而伦敦黄金市场的价格是每盎司40美元,而美国此时仍然维持35美元每盎司的价格,因此许多黄金从美国纷纷流入,通过伦敦黄金市场出手。1969年,由于黄金的异常交易,IMF采取了“黄金短缺理论”的说法,即这些年黄金产量几乎没有增长,但世界的货币增长已经很快,因此发型了SDR,来作为纸黄金与货币相对应。
之后1971年,尼克松上台之后,美国随即采取贬值措施,显示尼克松冲击,对进口征收10%的关税,并关闭黄金窗口,这相当于美元对所有其它货币贬值10%,比直接脱离黄金的效果来的更显著。伺候,《史密斯协定》签署,美国的贬值正当化。
1972年英镑贬值,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遭到恐慌性买入,德国甚至采取资本管制制止货币升值。直到1973年,IMF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美国在此之后的1973-1981年经历了3次衰退,在此期间,油价翻了两倍,黄金价格涨了15倍。先前寄希望于通胀解决失业的做法,没有起效,正是在这段时间,一个名词被发明用来形容美国的高通胀、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即“滞胀”。直到1981年沃尔克上台,担任美联储主席,采取休克疗法,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至20%,这种高通胀的局面才得到抑制。这一措施还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导致1983-1985年美国的GDP连续三年累计增长16.6%。
到了1985年,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始终没有解决,最终通过签订《广场协议》,通过对日元与马克的贬值得以解决。在此过程中,之所以以协议的形式,而非操纵外汇市场的方式贬值,主要是因为在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步入增长势头,美元受到欢迎,因此如果不以协定的方式进行贬值的话,很难使得美元贬值。这一行为的结果是美元对法郎贬值40%,日元贬值50%,马克贬值20%。
1987年,《卢浮宫协议》意在把美元稳定在更低的水平,黄金从此在国际金融中小时,国际事务开始缓和,但是,并没有建立更有建设性的货币体系,所有的信心都建立在对于美国经济和美元强势的基础上,而并非更加实质性的东西上。至此,第二次货币战争结束。
2010- ,第三次货币战争
一个世纪中,世界遭受了三次货币战争。这一次的危险不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而是在于纸币的全线败退,人们对于纸币的信任危机,最终导致对于硬通货的追逐。
第三次货币战争分为三个主要的战区,主要是中美的太平洋战区,欧美的大西洋战区,和中欧之间的欧亚战区。
对于中美之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民币低估,和对美国进行输入性通胀的问题上,而美国采取的策略就是超低利率,从而避免通缩与失业。1975年,周恩来提出4个现代化建设,这一进程在1976年两位领导人去世以及四人帮的扰乱而暂时中止。到了1979年,邓小平上台,批准了4个经济特区,随后在1984年又陆续批准更大的开发区规划。早在1983年,中国的人民币币值是大幅度高估的,为2.8元兑换1美元,这样有利于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进口稀缺物资。在随后的10年,一直到1993年,人民币6此贬值,最终达到5.32。1994年,中国施行外汇改革,最终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至8.7。随后1997年至2004年,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始终保持了8.28的水平。2005年迫于国际压力,人民币开始进入升值的进程,从8.28升值到8.11.随后,2008年到达6.82,而后人民银行将汇率的水平一直保持在6.83。最后2010年,人民币开始第二轮重估,2011年8月升值到6.4。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贸易互赖只是从2002年才进入快车道,也正是在2002年,格林斯潘开始了他的低利率试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抵消中美贸易的日益加强而导致的中国对美国输入的通缩压力。
对于欧美和中欧战区来说,欧洲和美国更过是互赖关系,它们之间的金融贸易程度之深,使得08年金融危机的传导是如此的直接。欧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波动,更像是一些技术性扰动,反映了短期的供求,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两者之间的汇率不可能脱离很远以及很长时间。而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由于欧洲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地区,因此欧元的解体会对中国造成不小的影响。中国处于自身的利益,希望维持欧元区的统一,因此如希腊、爱尔兰等国,一旦脱离欧元区,那么它们的货币币值早已经低估,这时候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
除了上述三个主战区之外,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进行着小规模的汇率战役。巴西就是引人注目的一个国家。1994年前,巴西采取与美元挂钩的策略,但是直到1994年12月,遭遇龙舌兰酒危机,95-97两年的时间,雷亚尔对美元贬值30%。值此之际,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到达巴西,在IMF的敦促之下,巴西采取了自有浮动加上开放资本账户的做法,来避免金融崩盘。此后一直到2002年经济都没有恢复,最后IMF采取援助活动。2003年-2010年,卢拉•达席尔瓦上台,推动经济改革,巴西的自然资源出口大幅增长,技术和制造都有明显的进步,飞机制造业则更是一枝独秀。在经济的支撑下,2009-2010年,巴西兑美元的汇率从2.4升至1.69,两年时间甚至40%。这一升值导致了制造业极其痛苦,巴西的外贸平衡也被打破,从对美国150亿美元的顺差,变成60亿美元的逆差。
到了2010年,升值问题得到抑制,但是随着美元的量化宽松,为了维持低汇率,国内必须增发货币,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通胀压力。同时,巴西由于缺乏中国所拥有的储备和盈余,不能够通过简单买入进入国内的美元来维持外汇市场上的强势美元。因此,巴西在通胀与升值之间进退维谷,直至巴西领导人在2010年抛出新一轮汇率战即将打响的言论。
量化宽松
美国的量化宽松在全球产生的影响是增加了几乎所有主要出口国和新兴经济体的成本。美国量化宽松的本意在于减轻国内财政压力,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不仅买入短期,即即将到期的债券,还买入长期债券(一般这种做法不常见),来降低利率,促进投资。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另一个效果是,由于美国的全球通货地位,美元大量流出美国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经济体,于是造成了大多数高增长国家的通货膨胀,所以进一步的增强了美国自身的出口优势。
以中国为例,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在先前由中国向美国输入通缩,而现在反过来美国向中国输入通胀。中国必须通过印钞,来吸收以贸易顺差和热钱形式流入的美元,从而国内物价就开始往上走。无论是通胀还是升值,都会起到削弱出口竞争力的效果。当然,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通胀由于其自我不断强化的效果,破坏性更大,而升值则可以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所以更灵活。
量化宽松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引起全球物价上涨,这一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过程传导。一方面,美元的上涨导致期货市场的大宗商品,包括农产品价格上涨,全球粮价上涨。另一方面,新兴国家的货币被迫升值,购买力增强,增加进口,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需求。而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家,由于缺少资金照顾,所以在升值的竞赛中败下阵来,不得不忍受饥饿的痛苦。
下一轮全球危机
下一轮全球危机的出现,可能源自于以下原因:国家资本主义的盛行,导致国与国之间为了获取各国自身的利益而与他国发生实质性冲突,回归17世纪的重商主义的做法,各国意识到对于实物资源的占有才是真正的财富,封闭市场与资本账户是在经济上战胜他国的必要前提,贸易的形式需要以战争的形式来开展;经济学理论的滥用,已经在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验证过了,由于经济学本身处于发展过程中,政治家出于种种考虑,甚至迫不得已而采用某种经济学理论,直到极端的程度,很有可能带来一场大的危机;货币的崩溃,以美元欧元等主要储备货币的崩溃作为开场,重新进入黄金本位,甚至进入混乱的状态。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