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用开放社会基金开展的一个个项目案例为我心目中的公益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诠释。书中主要介绍了开放社会基金在三个方面的努力:破解资源诅咒、改革海地和缅甸和救援弱势群体(包括结核病患者、遭受种族歧视的人、被有缺陷的制度残害的人等)。
开放社会基金会形成的成熟、高效、创新、可持续的运作模式为如何有效开展公益活动及不断巩固扩大既定成果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和方法。1、理念指引:首先,乔治索罗斯建立“开放社会”的信念明确且坚定,不仅极大地影响着自己的基金会且吸引了许多同道中人,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力量。其次,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工作秉承着“授人以渔”的观念,力求探索出一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基金会的智囊团往往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提供资金教导和扶持当地民众来进行操作和变革。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授人以鱼式的公益本身缺乏可持续性,是一个吸纳资金的无底洞。而且还很容易让被资助者养成依赖心理、伤害其尊严且很难彻底摆脱困境。观念、制度、法律的改变才能点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2、具体操作:首先,注重教育。中欧大学的建立和各类教育事业的开展为各个项目提供了专业优秀的人才。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非常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次,与志同道合的当地组织通力合作。本土组织更了解国情,开展活动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且培养当地公益力量为长效机制的形成打下很好的基础。还有,在贫困地区实行小额微额贷款项目。贫困家庭改善生活现状所需的资金往往不大,但这笔钱却很难从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筹得。小额微额贷款的发放给许多家庭的生活带来转机,进入逐步改善的良性循环。最后,达成国家、世界层面的共识,确立制度、法律成果。无论是采掘业透明度计划、刑事司法完善行动还是抗击结核病项目等最终都推动了国家、欧盟、联合国层面的改革并且不断跟进落实情况。
这本书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之大令人寒心。一个又一个的国家重演着自然资源诅咒的悲剧,种族歧视仍带给人们屈辱和痛苦。涌现的发明、增长的经济等等彰显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谁来关注这些阳光下的阴霾?总有人要做些什么,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健康、活得自由,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