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简评_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娱乐至死》简评
Ethel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08 21:06:28

《娱乐至死》简评

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里写到了他每天的作息时间,里面有两个时间令人惊讶又觉得正常:
早上五点,起床、洗漱;
晚上十点,睡觉。
18世纪,人类的日常生活其实跟之前的世纪里没有多大的差别。
因为还没有电气,没有所有靠电发动的娱乐设施。
富兰克林无非过的是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但不同之处就在于,18世纪的新兴美国,印刷业兴起、繁荣。
尼尔•波兹曼认为,印刷机的使用,印刷业的繁荣,使得大量读书成为一种可能,使得美国成就它的优秀。
作者认为媒介是有倾向的,它并不是中性的、无辜的。它本身所带的特点必然容易导致的结果倾向,决定了我们对于这个工具的定性。
书籍这一媒介在18世纪兴起,而且可以说它在当时是唯一的。人们普遍阅读,并因为自己的阅读的内容进行辩论,实现知识和观点的交流、交换;它在当时的美国占据了人们娱乐活动的核心、主体,从而深刻影响历史。
但第一次的改变来自于电报的发明。一个大洋彼岸的消息以几个或十几个字的内容迅速地传到大洋的这边。人们沉迷于对异地异国短小精干信息的获知,即便这些信息对己并没有除了谈资以外更多的作用。同时小报产生,广告开始淡忘真实性。这也许就是娱乐时代到来的前奏。
电视娱乐业对人们认知或生活的改变更加全面,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娱乐王国。电视使人们生活娱乐化,情感上达到麻木,改变宗教宣传方式、国家竞选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全然透着表演色彩和信息表面化。电视本身与文字相比,是视觉、画面的冲击而非需要“动脑筋”。
波兹曼去世于2003年。2000年左右,美国互联网疯狂生长。作者晚年应该或多或少感觉到这个新媒介会带来的新革命。但可惜他并没有在他的书中过多陈述。
并且,作者他说他找不到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
而其实当今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能找到应对诸如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的途径、方法。
比如像今天的中国人,他们把花在电视屏幕前的时间转移到网络。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网络暴力、信息难辨真假……难以说,网络相比电视孰好孰坏。或许人们觉得两者过度的时间投入都不好,但却也难以避免。
但,相信书籍这一媒介却是带着永恒的。当发现作者也极其喜欢18世纪的时候,真是让人欣喜。跨越时间、空间,像是找到一个同好和知己。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