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追求点击量,网站追求流量,博主靠点击量来保障收入,网站估值、吸引广告的最大筹码就是流量。于是,为了提升点击量,幕后始作俑者无所不用其极。
争议性的话题,极端的描述,关于性、仇恨、暴力,甚至通过扭曲、伪造事实来吸引公众眼球,以达到自己的利益目的。作者向我们揭露了网络经济学丑陋的一面。愚弄大众,误导舆论,媒体的力量太可怕,可以炒热某新生事物,也能打击乃至摧毁对手。
因为点击量这一指标,然后放弃声誉、道德等无法用数据体现的东西吗?其实与之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学生只学习考试内容,找工作只关注工资,经济发展只提高GDP。
从人性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看似理智的选择。
数字清晰,有理有据。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员工考核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然而评价一个人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一页数据能够看透,但这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如果撇开道德来说,作者是一个谙熟规则,并且游刃有余的人。毕竟,“我曾欺世盗名”不简单,他用了很多的案例做背书,在席卷了大量金钱后想要忏悔,揭露了这样一个行业的遮羞布。
并没有什么对不对。
读书也不应该带着批评的眼光,好像彰显自己强于作者的优越。读书是为了学习,带着批判的眼光,分辨什么是自己可以吸收。
营销人应该懂得媒体的力量,借助事件来吸引关注,吸引免费报道。但与此同时,记住作者的提醒,谨防这只怪兽失控。
追逐金钱,以金钱的多寡来评断某人的能力,这才是如今真正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