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易错题集_广告大师的告诫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广告大师的告诫 > 广告易错题集
贝塔 广告大师的告诫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3-31 19:03:22

广告易错题集

这本书用了我个人最喜欢的评论口吻:既辛辣,又诚恳。作者鲍勃·加菲尔德坦承“这辈子从来没在广告界干过一天”,却敢自称作为上帝的信徒承担起编纂“广告十诫”的使命。他的底气来自于身为观察家的长期积累——20余年为广告评论专栏撰稿,从广告的战略到产品的价值观,从叙事技巧到灯光表演,从广告真实性到道德问题,都在其分析、阐释和批判之列。作者的个性十分鲜明,再有名气的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批起来都毫不留情,然而读完全书你会发现,这位大师实际上是如此的客观、诚恳,充满对他人的关怀和同理心。
“规矩定下来就是要人照着办的。”开篇如是说。广告需要有规矩吗?不需要吗?早在1915年,麦肯公司编写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广告启示录》中就已提及,“过去所作的广告和营销活动大多是一半靠思考,一半靠运气。这一事实,也是促使我们认清再也不能守着老办法不放的重要原因。”100年过去了,其中的许多道理现在仍然在不断地被重复,或者不如说,过去在广告行为中所被提及的错误,到现在仍然在源源不断地被重演,而《广告大师的告诫》就是一本易错易混题大全。
在书中,大部分被质疑的广告都无关创意的具体表现,作者直指的是广告的出发点,例如:
知晓度是否就意味着好感?
广告从业者应当将麦金塔“1984”的传奇作品当作努力模仿和超越的目标,还是必须低头承认那是万里挑一的偶然事件?
广告必须应该是原创的吗?
还有这句:把广告促销和慈善活动结合起来是明智的做法吗?
作者的有些结论已经是行业内普遍认可的真理(做不做得到另说),而有些要求则让人感到颇有压力。尤其是在正经面对客户的时候,我们或许不能强求自己不犯书中提到的任何一条错误,但至少我们能够借助前人的惨痛教训对这个“戴着镣铐跳舞”的行业的行为准则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书中的许多表述非常的诚实,例如作为一名男性个性,作者自身并不反感一些含有色情意味的广告片段(有些还挺欣赏),但作为一名广告评论人,是他在此时更加关注的是,如果这时恰好打开电视的是一个未成年少女怎么办?有一句话我认为应该在全书中重点加粗,它是: 广告是未经观众邀请和允许而主动出现的,故此,也就有责任保持端庄得体的礼仪。 这一方面是说,广告不应当为了追求传播效果而制造令人反感、不利儿童成长或带有歧视意味的作品,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广告也不应当与消费者的真实生活感受脱节,不管这种脱节意味着过度吹捧还是艰涩文艺,或者毫无必要的标新立异。(你真的认为消费者坐在沙发上是等着看什么“大突破”的吗?)
书中明明白白地重申,广告不是艺术,它是一门生意,它终归不能回避“对盲目消费的夸张煽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可悲展示”这些与生俱来的问题。可是,在最后一章,作者同样提到了,“广告包含了很多东西。纯粹的作恶却不在其中。”“就算广告没有其他的价值,可它记录了我们这个消费的社会,价值不亚于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罗塞塔石碑。”
对于一个广告从业者,我不能强求说服自己正在从事的是多么光荣高尚的行业,它是如此的处处受限,却又这般的花样百出,才气与丑陋并存。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商业世界不能没有广告,不管它到底是哪一半发挥了确确实实的作用——这就够了,这个行业不需要更多的赞美或批判,它需要圈内人自己老老实实的、客观的分析和进步,如果能够在基本的传达消费信息之外,再给这个社会带来哪怕一点点正面的趣味性和想象力,那就属于意外之喜,而这也是为什么仍心怀理想的那部分广告从业者,始终对这个行业咬牙切齿,却仍然赖着不愿离开的原因。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