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08年前的创立过程、经历的磨难、以及翻身并发家的经历_阿里巴巴神话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创业 > 阿里巴巴神话 > 阿里巴巴08年前的创立过程、经历的磨难、以及翻身并发家的经历
billlangjun 阿里巴巴神话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1-01 18:01:45

阿里巴巴08年前的创立过程、经历的磨难、以及翻身并发家的经历

这本书很好,好在里面几乎就是阿里巴巴的创业史或者是马云的创业史。原来阿里巴巴经历了那么多。优秀的文化是其最大的魅力。

2013-12-25 10:41:41
接着马云重提企业文化。他说,现在公司会议非常多,但没有效率,有人把情绪带进会议。马云提出四条:“一、所有的会议对事不对人。二、不把个人情绪带进会场。三、一定要学会倾听,然后表达。四、离开会议室后不再争论。开会把意见表达充分彻底,决议一定要执行。”
 2013-12-25 10:46:42
马云说:“网络人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放弃才是最大的失败。放弃是很容易的,但从挫折中站起来是要花很大力气的。结束,一份声明就可以,但要把公司救起来,从小做大,要花多少代价。英雄在失败中体现,真正的将军在撤退中出现。”
 2013-12-25 10:47:03
在互联网最冷的冬天,马云说过一句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2013-12-25 10:55:08
永远要在形式最好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在形式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修屋顶麻烦大了。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借雨伞修屋顶。
 2013-12-25 10:57:18
当然,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活下来,能成为百分之几的“剩者”,还有许多原因。首先是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坚定和专注。绝不放弃,绝不改变方向,与互联网死磕到底!
 2013-12-25 10:57:44
阿里巴巴能幸存下来的第二个原因是阿里巴巴选择的面对中小企业的B2B的模式和方向,虽然业界几乎无人看好,但它却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会成为互联网发展主流方向。门户网站、游戏网站、C2C网站固然市场不小,但是一旦网上贸易成为主流,这个市场肯定是最大的。
 2013-12-25 10:58:00
第三个原因是阿里巴巴在关键时刻及时进行了战略调整:三个“B TO C”,撤站裁员,开源节流
 2013-12-25 10:58:15
第四个原因是阿里巴巴在冬天时开展的三大运动。
 2013-12-25 10:58:40
假设马云当时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假设阿里巴巴当初选择的模式和方向不对,假设阿里巴巴未能在濒危之时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假设阿里巴巴没有开展三大运动,假设关明生没有在关键时刻出现,阿里巴巴都难逃一死。还得重复那句老话,历史不容许假设。
 2013-12-26 11:22:11
。全球最大的拍卖网eBay上也有假货。要想减少假货,就得靠网上诚信体系,靠网上信用档案。
 2013-12-26 11:40:12
庆功会结束后,贺学友与其他百万俱乐部会员一起到海南三亚旅游。飞机上他看了一本书《如何赢得大订单》,获益匪浅。接着他开始做规划,写了整整两页纸,题目是《如何让我成为NO.1》。
 2013-12-26 11:39:19
其实还在海南休假时,贺学友就向马云、关明生和李琪提出了一个狂妄的问题:如何做到每月120万,全年1440万?三个人一听就愣住了。后来关明生说了三点:团队、策略、市场。贺学友说,给我四个助手,我来试试。最后公司给了他两个助手。
 2013-12-26 11:40:48
目标定出来后,贺学友把588万细分到每一天,然后制成表贴在家里的墙上。战斗打响后,贺学友每天提醒自己必须完成多少。遇到挫折时,沮丧时,他就听磁带,去上培训班,去和别人交流,去看书。2003年贺学友看了60多本有关市场销售的书,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总结的能力蛮强。 2003年8月,贺学友的销售额就突破了365万!马云知道了,高层知道了,阿里巴巴的全体员工也都知道了。关明生和李琪在杭州张生记请贺学友吃饭,关明生还特意从香港带来一瓶红酒,那顿饭让贺学友很感动。 马云一直等着请他打赌那顿饭!马云对贺学友说:你来,我随时恭候。在任何地方!贺学友说:希望我的团队达到顶峰,希望马总请我和团队一起吃这顿饭! 2003年年底终于到了。结果贺学友的业绩达到了630万,比马云提出的365万高出了165万;贺学友的三人团队也突破了1000万!然而遗憾的是续签率没达到78%。贺学友说:“续签率差了两个百分点,有几个客户没有续签。他们是2002年的客户,自己关注不够,有一些误解,是我的责任。”
 2013-12-26 11:49:29
开始一段很艰难也很压抑,于是周峻巍就和团队到南京路上唱卡拉OK,喝啤酒,喝到夜里12点,然后跑到马路上。发泄完了,头脑特别清醒;到底要什么?所有人都说:全国第一!
 2013-12-26 11:48:49
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周峻巍记住了马云的这句话。他努力和新员工交流,尽量发挥团队的作用。第一个月,做到了100万,三个月后,周峻巍带领的10人团队真的做到了全国第一!
 2013-12-26 11:52:03
周峻巍在三年半销售大战中成熟起来。销售锻炼了他的执行能力和对客户的敏感力,也锻炼了他的激励团队的能力和做事以结果为导向的能力。
 2013-12-26 23:03:23
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对手是时间(似乎典出马云)。
 2013-12-26 23:04:20
阿里巴巴的夜校培训,
 2013-12-27 23:15:12
淘宝是大家的淘宝!他不希望员工关起门来自己做,而希望员工倾听客户的声音,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功能
 2013-12-27 23:17:13
当时淘宝网上的论坛气氛很热烈,卖家们很踊跃,建议提的很多,许多建议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2013-12-28 10:16:30
信奉“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马云,自然会想到以攻为守用淘宝回击eBay这步棋。
 2013-12-28 13:51:02
开始陆兆禧对做支付工具一点概念都没有。他手下的9个人里只有一个工程师,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就开始研究国外怎么做?竞争对手的产品是什么样?
 2013-12-28 13:52:01
淘宝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支付工具呢?照搬美国的Paypal完全不可能。因为中国的国情是信用卡使用很少,到处都是借记卡的天下。中国的网上支付体系必须建立在借记卡的体系之上,必须建立在信用不健全,银行网上支付缺位的现实基础上。
 2013-12-28 13:52:40
思路清晰之后,陆兆禧开始招兵买马,他先从人才济济的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那里借了一些人。因为2003年9月淘宝已经公开亮相两个月了,阿里巴巴人都知道淘宝是自家人。也因为马云说过:淘宝是阿里巴巴的小儿子,阿里巴巴的大哥大姐都有义务帮他,所以借人比较顺利。然后,陆兆禧开始到市场上招人,也想尽办法到大公司挖墙脚,但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并不容易。 支付宝团队很快从9人扩张到几十人,到了2005年这支团队已经有近百人了
 2013-12-28 14:03:53
马云的判断:“我坚信这世界20年以后会有80%的生意都是在网站上进行的,网下只不过是货运来运去而已。电子商务在中国一定会成为超越美国电子商务的模式。”
 2013-12-28 14:06:35
马云的话依然狂妄而犀利:“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知道什么是国际化,全球化。把全球化仅仅理解为到中国来买便宜东西是错误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就是本土化,就是给当地创造价值,创造福利,创造就业机会;就是形成当地的一个著名品牌,就是你去当地之后,当地人拥抱你欢迎你;就是你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结果你也赚到了钱。这才是一种天下的眼光和心态。” 再下来的评论更为尖刻:“我问国内那些著名企业到国外买工厂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说是买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说这不可能!人家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怎么会破产?还卖给你中国公司?人家是不是疯了?”
 2013-12-28 15:50:09
对于一个在你掌控之中和快要得到的事情,你的兴趣就没什么了。
 2013-12-28 16:14:19
”但新雅虎中国最大的差异化竞争是电子商务搜索。
 2013-12-28 16:15:41
“不是让电子商务为搜索引擎服务,而是让搜索引擎为电子商务服务。”雅虎中国的电子商务搜索正是这一逻辑的必然产物
 2013-12-28 16:16:47
“我认为,在中国市场,至少一定会存在三个比较强大的搜索引擎。Google的优势在技术,百度的优势在本土化,我们既有雅虎的强大技术,又有阿里巴巴本土化优势,两者加在一起
 2013-12-28 16:18:11
靠的就是与雅虎并购后取得的YST搜索技术。
 2013-12-28 16:18:59
马云这里所说YST技术是雅虎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可以与Google匹敌的Inktomi、Overtune(全球最大的搜索广告商务提供商)、Fast、AltaVista、Kelkoo(欧洲第一大竞价网站)等五家国际知名搜索服务商后,用一年多时间打造出来的。YST技术目前是国际两大顶级网页搜索引擎之一,也是全球使用最高的搜索引擎之一,目前具有全球领先的海量数据库(190亿网页)。
 2013-12-28 16:19:54
为了缩短用户搜索时间,抓取更多中文网站,在过去几个月内内,雅虎不远千里将超过2000台运行搜索的服务器全部搬到国内,目前雅虎搜索已经实现抓取10亿中文网页,在雅虎美国总部,已经成立了一个全部由顶尖华人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打造中国人做出的面向全世界的最好的搜索引擎。
 2013-12-28 16:50:00
因为别人都说你好的时候,问题一定来了。”这是马云逆向思维的结论。
 2013-12-28 17:13:23
今天的最高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2013-12-28 17:13:39
专注就是做正确的事,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做紧急不重要的事
 2013-12-28 17:15:48
决策前充分发表意见,决策后坚决执行
 2013-12-28 17:16:39
诚实正直,言出必践
 2013-12-28 17:17:15
今天的事情不推到明天;自己的事情不推给别人
 2013-12-28 17:17:32
在工作上以较小的投入获得高效的产出
 2013-12-28 17:17:43
持续学习,不断提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2013-12-28 17:30:43
大胜靠德 大智靠学 大牌靠创
 2013-12-28 17:31:29
与自己较劲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经营人心
 2013-12-28 17:33:54
。阿里巴巴的管理简单有效,整体人员的回报比较明确,考核和业绩结果导向更明确,这是阿里巴巴的一些特点。金山有企业文化,但没有落实到考核上。”
 2013-12-29 16:14:38
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时的理念很先进。他摒弃了个人出资(当时非常容易)、个人控股、个人当老板大伙为他打工的体制(中国95%以上的民企,江浙99%以上的民企都是这种体制),采用了共同出资、共同持股、共同创业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先进性在于它把每个人都变成了真正的主人公,真正的所有者。为自己干活和为别人干活的动力和效率是不一样的。
 2013-12-29 16:15:09
阿里巴巴每年都要举行“五年陈”颁奖仪式,五年陈的员工得到的不仅是一枚白金戒指,还可以得到公司赠送的宝贵的股权。
 2013-12-30 12:02:16
马云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人,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说过:“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只要你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你是不是有钱,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你都是有机会的。”
 2013-12-30 14:17:54
人不是机器,总有累的时候,要靠文化。
 2013-12-30 14:20:14
马云的两句话:认真做事,大度做人,醍醐灌顶。
 2013-12-30 14:34:44
马云的思维常常是逆向的。他盛产奇谈怪论:“如果你去计划,你肯定要失败。
 2013-12-30 14:35:14
马云从来没有计划。他说:“网络就是高速度,如果停下来做这计划那计划,机遇就错过了。计划做得越细致栽得越快。”马云也不研究对手。曾有助手拿出一个专门研究竞争对手的方案,立刻就被马云毙了。他说:“发令枪一响,你是没时间看你的对手是怎么跑的。”
 2013-12-30 14:36:25
马云不是那种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的人。他能聚人、容人、留人。马云深知团队的作用,在团队和朋友面前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一个人怎么能干,也强不过一帮很能干的人。少林派很成功,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很利害,而是因为整个门派很利害。”
 2013-12-30 14:37:13
马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知道自己的正确位置。 虽然在商界闯荡了许多年,但马云知道技术他不懂,于是,千方百计从雅虎挖来吴炯来做CTO,知道财务他不懂,于是把它交给国际专家蔡崇庆,知道管理不是他的强项,于是,诚心诚意请来关明生做COO。
 2013-12-30 14:37:35
当你问起马云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回答是:善待同事。西湖论剑时,金庸写给马云一个条幅:“善用人才惟大领袖之要旨,使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
 2013-12-30 14:48:36
马云曾组织公司高层看《历史的天空》。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农民如何逐步成长为将军的故事。主人公姜大牙一开始几乎是个土匪,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仅学会了游击战、大规模作战、机械化作战,而且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最终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马云说:“与众多的中小企业一样,阿里巴巴也希望员工像姜大牙一样,不断改造,不断学习,还要不断创新,这样企业才能持续成长。” 其实李琪就是一个姜大牙。当然阿里巴巴里的姜大牙还有很多。
 2013-12-30 14:51:42
马云说过一个著名的段子:“孙正义跟我有同一个观点,我们俩人在东京讲过,一个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实施’;另外一个方案,‘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哪个好?我们俩同时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
 2013-12-30 14:52:06
孙彤宇说:“每年有几次战略会议,探讨战略方向。大家都发表观点。和马云一样不一样的观点都发表。最后马云一个人拍板,定了,全力往前走,目标是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而不是证明这个想法是错的。”
 2013-12-30 14:58:04
我当时跟大家讲三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阵型是关键;身体是本钱
 2013-12-30 14:58:24
做企业其实就是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感觉”,和阿里巴巴一起成长的这几年,金建杭对做企业颇有一番心得
 2013-12-30 14:58:52
“做记者是把问题提出来,让别人给你答案;做企业是你不仅要找出问题,还要能找出答案。”
 2013-12-30 15:01:59
金建杭接受中国网站业务之后,先进行市场调查,然后着手调整,把原来按企业在线时间排序的规则改为按企业发布实效排序。
 2013-12-30 15:05:31
马云是一个不放过任何机会的人。只要有1%的机会,他都会100%的去争取。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忍受100%的拒绝。我非常佩服他的意志力、坚持和激情。
 2013-12-30 15:05:55
面对阿里巴巴的辉煌,彭蕾的头脑很清醒:“越是太早成功的企业越是要警惕,最可怕的是自我膨胀,要每日三省吾身。
 2014-01-01 14:29:40
马云的善于学习给Porter留下了深刻印象。马云不但善于向国外的精英学习,而且善于向书本学习
 2014-01-01 14:38:37
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服务的搜索引擎有新的要求,需多台机器一起解决问题。搜索引擎项目是6个人做了半年,3人做核心,3人做应用,资金投入不大。最后出来的产品比吴炯当年的产品好多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