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的圈子文化_中国式众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创业 > 中国式众筹 > 众筹的圈子文化
ambir 中国式众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02 08:03:41

众筹的圈子文化

读这本书以前,我理解的众筹基本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或者基金证券公司平台的募集资金。前年有个开厂的朋友说:“你们这么多单位经常在外面搞接待,我自己每年接待客人和朋友吃饭也要花个十多万,要不我来开个餐馆,你们每人投点资金。这样既能有个地方聚会,又能给我带点生意。”这个朋友属于说干就干的类型,没多久,他的老友记就开起来了。我是没有投资,但具体有没有哪些朋友加入我是不清楚的,但这种最初的构想其实也是中国式众筹的方向吧。虽然最后餐馆没经营好,亏损关门了,但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众筹的节奏没有把握好,进行的太快,第二餐饮业这几年处于寒冬,第三市场定位没摸准,规模弄大了。
杨勇说:“中国式众筹是‘基于熟人圈子的筹资筹智筹人’。中国古代有一种榫卯结构的房子不需要钉子,完全靠木头之间相互借力,但房子非常稳固。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式众筹,就有点像这种榫卯结构,是熟人之间相互借力的艺术——互借社会资源、人才资源、物质资源。”中国式众筹最关键的不是筹到钱,而是筹对人。筹人胜于筹资,这是中国式众筹区别于西方众筹模式的核心特征。所谓筹人,那就是合伙人不但出钱,更要出力(包括才能、智慧、人脉、资源等),它的核心是将企业(项目)未来发展所需资源提前锁定为股东,将高成本的外部交易变为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内部合作,通过资源的匹配、激活和置换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式众筹与集资有本质差别:集资是用大家的钱办自己的事,众筹是用大家的钱办大家的事。中国式众筹也与美国的陌生人众筹模式不同,现在国内很多网上众筹都是学的陌生人众筹模式。作者并不看好美国的陌生人众筹模式,因为中国人没有契约精神。陌生人众筹在美国比较简单,因为美国有很好的契约精神、很好的法律制度,有问题,大家找律师。
圈子、面子和人情,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交往方式的重要特征。一直以来,这些问题是所有中国人必须面对的,而且往往是“日用而不知”。中国式众筹充分利用了这些传统文化因素的特点。这样的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儒商文明价值的诉求相吻合,更加契合于儒商“谦和互助”的行为楷范。
大家一起来搭建一个平台,然后一起服务于这个平台,结果大家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收益,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式众筹。至于人才IPO,我不敢说这个创意不新颖,但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杨勇所认为的适合推广人才IPO的有两类人,专业人士和学生。基于学生的人才IPO有国家助学贷款就能够解决了。而对于专业人士的IPO,其实和创业风投是差不多的,既然是为了让人解放出来自己干事,只是把一个项目换成了一个人,但是人之所以存在估值,还是在于他能完成某些项目。另外从法律上来讲也可能会引起许多问题。作者也认为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而这种人才IPO的模式恰恰非常需要契约精神才能走下去。另外如若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些高官或者国企领导层来推广人才IPO,那就相当于给腐败找到了合法的载体。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