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和现实间搭起一座桥梁_悬崖下的小道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创业 > 悬崖下的小道 > 在理想和现实间搭起一座桥梁
庇佑 悬崖下的小道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11-17 12:11:08

在理想和现实间搭起一座桥梁

  看完蒋友柏先生写完的《悬崖下的小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总觉得自己对这本书欠缺了一份正式、书面的总结和感受。难得找到时间静下心来,写点东西。
   对蒋友柏先生一直颇有好感,虽然是蒋介石同志的曾孙,身上背负着“蒋家第四代”的光环,这个身份敏感又微妙,由于蒋介石同志身份的特殊性,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甚至是在国外,蒋友柏都面对着一种有些尴尬的处境,如何面对自己家族的历史,如何看待曾祖父的行为,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作为蒋家第四代孙,于外界多少带有肩负家族崛起使命的色彩。而《悬崖下的小路》这本书让我对蒋友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再仅仅只是“蒋介石曾孙”的形象,而是真正的人,真正的蒋友柏。
  这本书的整体感觉给我的感觉就是蒋友柏给我的感觉,低调但是张扬,这本书的实质是蒋友柏将自己展示给外界的方式,他想让世人了解蒋友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蒋家第四代的牌坊,像他自己在书里写的:“每个人的车上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意气风发坐在上面驾车赶路的自己,一个是面色苍白、久不见阳光坐在车内的自己。上面那个自己不让坐在车内的自己与外人接触,所以当车内的自己看到附近有一部马车经过,想要探头出去与对方打招呼的时候,车上的自己马上一个马鞭就打过来,把探头出去的自己又打回车内安静坐好。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驾车的自己才会搀扶着车内的自己到车外透透气,一起坐在营火边聊天,但只要听到附近有外人走进,那个驾车的自己一定马上会马上把车内的自己又赶回车内去躲起来,绝不让他与外人接触。”外界对于蒋友柏的看法一般是将门虎子,虽然退离政坛,但在商场上风生水起,对于蒋友柏缘何选择设计这一行业,橙果的创意和设计的来源是什么,简单说,蒋友柏的内体凡胎于公众还是很陌生。
  书中涉及蒋友柏关于自己认识和事业的叙述,他提出的很多观念都很有意义,比如解构和构建的关系,舍弃的问题,工作时间的规定,还有让我印象最深刻他有关如何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观点。设计是艺术,而最纯粹的艺术只能于理想模式下存活。大设计师所认准的设计可能无法被大众理解,获得认同感,而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转化则是一个难题。于客户而言,设计是一种提升产品附加值或提升产品卖相的新形态获利模式,用来包装或解决客户现有的作业模式和产品定位逻辑无法解决的问题。从发点是位客户解决问题。方向正确,才能一直向着目标迈进,不能妄图用“伦敦式的设计”作为理由搪塞顾客,也不能将设计变成散发铜臭味的“鱼眼睛”,在设计师和客户之间总要有一个人作为中介,传递信息,与双方沟通。其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只在商业设计中,如何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接壤,如何能够让自己的成果被他人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看完全书,很感谢蒋友柏先生带给我的“design experience”。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