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质匮乏时代的人类,能够免于饥饿,以及因为饥饿带来的不平等就是最大的理想,所以古代人的未来新世界始终不免是“大同世界”,这个词到了马克思时代,有了一个新的说法,叫“共产主义”。
我开始觉得赫胥黎这本书是针对共产主义的极权国家写的寓言故事,尽管很多人说着是科幻小说,这不分明就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然后才能共产共妻的社会吗?
当然,即便物质极大丰富,也得是一部分人共产共妻,这一部分人的幸福始终建立在另一大部分人的不幸福之上。
所谓成功的统治,就是让那一大部分其实是生活在悲惨世界的人觉得自己生活挺幸福,别人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需要自己来拯救才有希望。
现在我们知道有个国家叫朝鲜似乎就是这样的,每天吃不饱,但发自内心感谢领袖,要在领袖带领下建设伟大国家,要是人口多点肯定想拯救世界。
过去我们知道有个国家天天教育人要打到反动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那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烟花旖旎,我高中时被教育到这一段,我就特别向往,我愿意死在美女的大腿,不愿意活在领袖的大脑。
这似乎是本能。
人无法克服的本性很多,第一条就是喜欢让自己舒服,想回避痛苦。
在《美妙的新世界》的药方很简单,就是嗦麻(我怀疑他吃过大麻),“每天只需要十片,什么烦恼都不见”。事实上,我知道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
很多人要靠毒品、酒精才能对抗现实的无力感,在美妙的新世界里干脆就成为让每个人都幸福的基础,香港有位姓陈的作家写了本政治小说《盛世》,估计也是受了这本书的启发。
可真正的进步在赫胥黎看来,是痛苦才能让人清醒,满足只能让人沉湎在低层次的满足,永远也无法升华,印第安人的鞭子,他觉得你需要这样一条鞭子。
第二条就是人很贪婪,当你拥有的物质需求越多,你就想拥有更多。
地球上大约目前为止只进化出人这样一个物种,向自然的索取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身享受需要。
假如你把人类都看做是书中的高种姓人种的话,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也不过是各种层次低种姓人种,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更多关注是我们这个种族类的不平等而已。
这样看看也许赫胥黎是受了印度的启发,想出这样一个基于种姓和潜意识洗脑教育的社会结构。
这样的社会很难稳定,但最顶端的人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通向稳定社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洗脑。
赫胥黎所在的时代知识,使他意识到洗脑除了相互之间灌输,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为真理,他还引入了潜意识胎教,让胚胎在发育阶段,让幼儿在成长阶段,不断通过潜意识使人成为一台专业分工的活机器,而失去了自由意志。
别以为赫胥黎在说笑话,也别以为他在预言未来,人类的悲剧就是假如你看到阿尔法加人种的快活生活时心有戚戚,那么你就有机会被教育成伊普西龙人种,你就从底层慢慢爬吧,最后你发现你习惯像一个伊普西龙人那样活着,你甚至失去了成为一个阿尔法加的想法,那么改造成功了。
我看到这一段,我就想起那些80后90后农民工,我们这些所谓在城市更美好生活着的人,到底是希望他们成为一个阿尔法加,还是一个伊普西龙?这个回答还真不好下结论。
当人类为精神而活着的时候才是成年人,但人类只为感情和欲望活着的时候,你就永远是小孩子,别以为你已经长大,除非你能正视痛苦。
只要你还是个小孩子,你就不会拒绝美妙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