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还是人格分裂?_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广告 >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 哲学家还是人格分裂?
爷爷的孙女儿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0-29 14:10:03

哲学家还是人格分裂?

刚看完一部研究精神病电的视剧《仁心解码》,然后打开这本书想找些灵感,怎么的不得不说,第一篇给我的感觉——李欣频有人格分裂?!是我看电视剧看傻了,还是真的,等看完这本书再说。

【51種物戀】德瓦/著。大塊文化
朋友推薦的一本好書。一本很有趣的哲學讀物。
對我來說。我愛這本書隱喻的表現。象徵式的文案寫作。
與「拔一跟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這本書同作者。
漫步那本書是將哲學溶在日常生活中體驗。
物戀這本書則是走進事物,在從事物走出。
我還沒看完。就急著先將此書的摘要片段分享給大家。
我個人偏好的讀物是這種文案式書寫方式。
將文字視為一門藝術,閱讀自己喜歡的文章更是一種享受。
 
-----以下為書中擷取片段-----
 
「迴紋針」象徵倫理、在「洗衣機」裡從事一場靈魂遷徙、經由「垃圾桶」體認到世界的未來、有點伊比鳩魯味道的「行李箱」禁慾哲學、「電視」普及與暴動式微之間是否有關係、「吸塵器」是耍詭計的獸性事物、對世界而言,我們的皮膚可能就是一種「平底鍋」、「床」其實是一艘太空船,航行在兩個世界之間、用「開瓶器」打開瓶蓋就等於砍下一個頭……
 

碗並非處於靜態,它可以翻轉,可以倒空,可以用手送到嘴邊,可以拿開。無須多說便可體會到碗帶給人的信賴感,出自本能而強烈。這是種形體上的信賴,立刻可以感知。碗幾乎都有著手的大小、胃的容量。《西藏度亡經》──西藏版的《死者之書》──將誦經或做法事的長短定為「一餐飯的時間」,便是意喻著:一個胃的時間,一碗的時間。
 
鑰匙——门内门外的控制权
鑰匙要想活,就得能開、能關,能提供通路,也能收回,至於通往何處無所謂:房子、保險箱、衣櫥、車子、辦公室。所有的鑰匙,無論是黃銅或是鋼製,是鐵或是鋁製,都有同一種濃縮的力量:能放行,能守護園地。它們隨身帶著門的控制權。假如沒有一模一樣的鑰匙,誰也無法開或關。
 
太陽眼鏡
試著想像一下──讓兩名女子並列,一人身著伊斯蘭傳統服飾,另一人則是全身赤裸戴著太陽眼鏡。伊斯蘭傳統打扮的女子,基本上全身包得緊密,甚至蒙著臉,只露出了眼睛。而全身赤裸的女子卻只有眼睛得以避開他人的目光。你認為這兩人哪一個藏得比較好?
 
抽屜
一個空間裡面怎麼還能有一個空間?一個保留地,一個二號世界,嵌進了平常的世界裡。有了第二個宇宙,接著又有一個,然後還有一個,只要有多少個抽屜,就有多少個宇宙預留在已知的宇宙裡。
 

十分特別,充滿了象徵意義,充滿了情感、回憶與未來:我們在此出生與死亡,在此做愛,在此作夢,在此休養,在此流淚,在此病倒。生命中所有的時刻都在這有限的空間中發生。然而當我們從外界操控、觀看時,這也不過就是一件東西罷了。
 
垃圾桶
丟棄後的事物依然還是事物,不會改變。我們決定將它們棄置之後,便以為它們被消滅了。這並不正確。你跟我一樣清楚,它們變差了。的確,它們或是失去光澤,或是撕得粉碎,或是發了霉。但它們依然並列共存著。
 
雨傘——携带式的屋顶,量身定左的天空
它最大的好處是:自私。雨傘構成了一個只屬於自己、可以移動並量身訂做的天空。而這種自私卻被視為正當、無害、正常,這種例子十分罕見。是否因為雨傘的發明者夠仁慈,才會將人類與其同類隔離開來呢?他是否知道人就是人的一場雨呢?

遥控器——可以隔空展现思绪万能,心想事成的巫术工具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哲学家还是人格分裂?”的回应

dying relation 2009-12-13 16:04:30

和你一样喜欢这书,但与你不同的是读这样的书对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很想与你分享一下喜欢的几条:
闹钟:制造了一种无形的约束,给时间加上了重量,也是一种社会协调的力量。

抽屉:空间中的空间,一个附属的世界,能够现行或隐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