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畅销书,作者吴晓波,原来是个名记,现在是个名作家,还是北大客座研究员。关于畅销书,俺认为还是让畅销的畅销去吧,如果是好书,过几年读,总比赶时髦读要好,读书不比穿衣,越新越好,好书需要时间去证明。
《大败局》据说被重印了28次,一本书能够被重印这么多次,不好也好了,所以,漏鱼之网买了I和II。事实上,有此两本书,基本也可了解近20年来,中国商业史上著名的一些失败的案例了。
两本书一共写了19个失败的案例,每个企业都曾经如此辉煌地留在中国人的心中。随便说几个,秦池、爱多、三株、太阳神、健力宝、科龙、三九,够名牌吧。为什么它们都死了或半死不活了?吴晓波试图给出答案。
姑且不论这些答案是否都正确,单就这本书的切入点而言,不火才怪呢!全民都想赚钱,赚钱必有风险,花个几十元人民币,看看这些名企怎么死的,多点风险防范或多点幸灾乐祸,挺划算啊!吴晓波也是这么想人民怎么想的,所以,他赚得盆满钵满的。
漏鱼之网个人感觉《大败局》II比《大败局》I写得好,《大败局》I基本上还是从企业自身来写为何失败的。比如秦池、爱多的失败,作者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没写它们的失败实际上与CCTV标王的肆意掠夺分不开。《大败局》II就隐晦地写到了很多企业的失败其实与政策、GOV的刻意打压分不开。
漏鱼之网以为,中国每3-5年搞一次宏观调控,每次宏观调控的对象其实就是直指民营企业。这没办法,中国民企就像猪,猪大了,还老叫唤,就会有人盯上,有人去宰割,除非明哲保身,捞顶红帽子或者傍个外企。你说,这是中国企业的悲哀还是中国的悲哀?如果只追究民企的原罪,那么干脆像老毛一样,将民企全都国有化得了。不能把官僚阶层的腐败归结于民企,欧美私企占大头,它们比我们更腐败吗?
再看《大败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句大家打小就知道的名言,不过,《大败局》I/II的这些失败的商人,几乎都没有生出成功之子。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好像是例外,那就是巨人老板——史玉柱。当然,在吴晓波的眼中,他对史玉柱还是颇不屑的。
史玉柱之所以跌倒了又爬起来,还爬得更高,漏鱼之网认为最关键的是他高度重视现金流。史玉柱的零负债理论俺是非常赞同,现金在手,心中不慌。
银根松的时候,银行拼命给你送钱,一旦宏调来袭,又往死里逼债还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多少好的企业都是这样被逼死的。史玉柱只要手中抓着现金,战线不拉得太长,就不会出现大问题。看看他搞的脑白金、黄金搭档、巨人网络,看看他投的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目前来看,都是赚钱的买卖。事实上,我印象中李嘉诚的负债率也相当低。
《大败局》看看挺好,至少,让我们知道,搞企业不容易,在中国搞企业很不容易,在中国搞民营企业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