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的最近兴趣,他的书又放在案头,不过确没有完整时间来看的,东一块,西一块。
然而有些人有些书是会给人感到亲切的。吴晓波在财经类的作家当中是国内比较有特点的一个了。
国外的大佬太多,需要时间需要功夫,且现实告诉我不要去攀比。而看他的书,我常常会有种熟悉的味道在里边,仿佛我想做的,我想写的,大抵也就如此了。再加上其人其事,若有名望如此,快意快意!
希望有一天——本人能有机会,每天完整阅读两小时,再写些这样子的书。
提个建议:质量比激荡下降了不少。那种“冷峻的激情”多了点冷峻。
想做一个文人,这种说法太笼统。狭义的讲,社会上的酸文人多半都是过得不冷不热。所以都会醋溜溜的鞭笞一下“尖刻的商人”。
但是商人如果没文化底蕴做垫,就是所谓的“爆发户”,所有地方从头到脚包括油肚都要爆出来了,要把野鸭粉刷白漆扮白天鹅,那无论如何都是滑稽可笑的。
办法有二:有文化底蕴的商人;或,先做商人,发了,再学习做文人。
我的观点倾向于前者。
这是回复最多的一篇评论。感谢。
再说两句,这书的确没有激荡写的好,但也不一定称“一般”。从结构和选材来讲,已经不错了。文字上别太要求。 诸君看看国内其它“大佬”的类似书籍,再看看作者的年纪,应该说“可圈可点”这种评价更为中肯。
VIVIBLE’MEANING, I SEE. 不知道这句语法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