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评评本书需要谨慎对待的观点与醍醐灌顶的观点_Rework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Rework > 来评评本书需要谨慎对待的观点与醍醐灌顶的观点
Found Rework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6-06 20:06:14

来评评本书需要谨慎对待的观点与醍醐灌顶的观点

全书都是由短小的文章组成,一面是漫画,一面是文章。所以全书文字其实很少,又由于很通俗,并且有一些是重复的观点,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所以1个半小时读完。当然很多观点都受益良多,但有一些观点要讨论讨论。
创业方向问题:
1.挠自己痒处。
通常我们会做产品来满足他人的需求,因为我们是靠这个吃饭的嘛,但有的时候你可以想想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快捷,这个时候你就是自己的需求方,你最懂这个需求,自己来创造自己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然从这个角度出发,你可以做一些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至少不会让你觉得枯燥和乏味,因为你是在给自己解决问题!
此方案有一定危险性,因为如果你的团队不够好,观念不够好,要害抓不到,那么你无疑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
但另一方面,比如说做一个产品,你自己用的时候也会带来帮助,那么你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怎么让产品让你自己用的爽,换句话说,思考这个产品对你来说有什么用也是在检验你的产品。

2.“没时间”不是借口
人们最常用的借口就是:“时间不够。”他们声称自己非常想开一家公司,非常想学习一种乐器,推广一项发明、写一本书等,但没有时间去做。

这个话题其实就是时间管理问题,但书中的语言总是一语中的,放手去做不仅能知道你这个愿望是三分钟热度还是一种持久的激情。时间管理并不难,只要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排好优先级及事情的先后顺序,让其自己能够将多个事情做的更有效率。在这方面,我正在实践,但说易行难。

3.画沙为界,立场明确
这是要找到自己产品的卖点,你要制造一个产品,他必须有与其他产品相区别的地方,或者你想表达的思想。一旦做了,就不要再对其产生怀疑。更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或者有很多诱惑,会怂恿你改变最初的想法,比如说一些用户要求上什么功能,这时候就必须坚定立场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事情很明显不是这样简单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4.不可能的宗旨
当你确定立场后,就要严格去做到,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虽然这是一个明显的大家都认同的事情,但多数人做不到。这又是为什么呢?

5.从核心出发
考虑将要做的产品的核心功能,而不是你想要的,一个检验功能是否是核心功能的问题:如果把这个功能去掉,我还能做买卖吗?用这样的方法来检验你事业的中心,而不要被其他细枝末节的事情拐到死胡同。看没看见,这个其实是和3说的是一个道理,或者是一体的。

6.做出决定就是取得进展
这是一个很不同的思考方式,有时候很难做决定,当做完决定会患得患失,在这里作者教我们当你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你已经在推动事情进展了!不要“回头再说”,事业是建立在搞定之上。

7.关注不变因素
如果3和5都是在说你必须找的核心的东西,那么这一篇就是讲如何从客户角度发现你可以做成核心的东西:你应该投资那些人们现在和10年后依然需要的事物,注意这里的事物里包含物质的,还有虚拟的,例如情感。37signal关注速度、简易性、易用性及清晰度。不要天天追着新潮流看啦。

8.不要受困于工具
很多时候想做一件事,我们关注如何做这件事更甚于一个结果,所以我们为了做成一件事,找了很多工具,然后学习工具,然后做成这件事,有没有想过工具仅仅是工具,它并不难将事情做好,比如说英语,是一个工具,但多少年来我们背单词,背了忘,忘了背,但它只是工具啊,你需要的是用英语交流,而不是单词,单词只是交流的工具!

9.卖掉副产品
这些副产品是你做事业的过程中积累的东西,比如经验,比如感悟,比如在达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自己做了个小工具,你可以把他看作一种财富,虽然平常我们都忽略了这种东西。
这些都是在你努力做事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的副产品,所以一定要努力才会有,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分享。建立个人博客,探讨正在做的事情,进展,讲给别人听都是一种副产品。

10.立马上线
这是叫你不要为了完美或者害怕而迟迟不肯发布产品。
这种思想必须是你践行了作者之前的建议,否则当你不知道产品核心,或者没有抓住用户诉求,那么你立马上线,市场不会给出好的反应。当然这是一个快速检验你的想法的做法,如果市场没有好的反应,有两个思考方向:想想自己是否抓住了用户诉求,或者实践证明你的想法是错误的。千万别看到市场没有反应就灰心,或许只是你没有抓住重点,当然这个评判标准是根据你的经验了。。。

效率篇:
1.打岔是效率的敌人
给自己一整段时间来专心做事!

2.不要逞英雄
很多时候我们都盲目自信,我就有这样的毛病,对某些事过渡自信,认为只要1天的事,其实中间由于很多打岔,可能需要两天甚至更多,这些估算只有当自己经验增多的时候才会慢慢的估计出来,比如说你码好的一个功能,只要1小时,别忘记,这1小时其实是你编码的时间,不包括你上厕所,接电话,刷微博,别人找你帮忙,打岔的时间,通常需要的时间=你真正做好这件事*3,所以你其实需要3个小时来完成这个工作。

3.预估都是垃圾
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态度。虽然现在的世界变化的很快,信息传递也很快,但预估还是很有作用的,书中举例子说明预估不好:高速公路延期与丹佛机场延期都不具有说服性,如果你掌握的信息足够多,你仍然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预估。
而作者实际上要说的(重点)是将一个长期的任务或者目标分成小目标,1个月的目标分成一天一天来做,这样细化后才具有可实施性。这一篇我觉得写的不好。

对手篇
1.向对手挑战
如果有竞争对手,那么就骂出来。你甚至可以和整个行业对决。
拥有对手,就等于为客户制造出了讲故事的素材!大亮啊,在一些创意上真的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产品的特点展现出来。
不过你仍然可以看到有微软黑苹果的,win8的我看过一个,可以说几乎是鸡肋的功能,也在这里炫耀真的是感觉适得其反。……要注意这个方法也需要技巧的!而且要确保你的产品真的足够好,听你讲故事的用户才会买单!

2.不要管他们做什么!
这是要说服我们对需求集中而不是集中注意力应对对竞争对手的问题,小公司当然没有精力来做这些工作了,当然只有紧紧的把自己的产品打造的让自己的消费者喜欢!分析竞争对手是大公司的事情
但,分析竞争对手是有好处的,因为在你没有想法的时候,分析他们的动作,可以给你带来启示!在你觉得市场反应平平的时候,多去分析竞争对手,一定会带来启示的。


进化篇:
1.不要攀客户的高枝
客户不一定是对的。

2.头脑发热不等于当务之急
有个新点子请晾一晾再说,大概3天吧

3.培养自己的拥趸dun。
现在社会化媒体这么方便,完全可以建立自己和消费者的交流通道,完全可以不浪费广告来做宣传,微博,团队博客,社交媒体。

4.普及知识,赢得竞争
你的非常好的产品理念当然要说给你的粉丝听啊,通过3里面的方法!很多大产品都是通过硬广来推广,当你的产品是一个工具时,将自己缩小,将需求放大,讲个故事。

5.效仿大厨对自己的菜品向外界透明
让自己的信息透明,甚至是团队内部的事情。

6.用激情联系小媒体记者
o让他自己来报道,好厉害啊~

7.市场营销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
每一次与客户交流都是营销的机会,每一次发现用户需求的时候都是营销!

招聘篇
1.亲力亲为
招聘那些真正关心产品,关心用户的人

2.放弃牛人
找需要的人,而不是这个人牛不牛

3.不要找拍马屁的人
同1

4.看求职者是否有求职信
这个信能告诉你这个人是否关心自己做的事情

5.多年无关经验
6个月与6年的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差别小的令人吃惊。这是真的吗?不见得!我更认为6个月的更有潜力,前提是满足1,,2,3,4。

6.招聘笔杆子
这个我非常同意,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思维一定是结构化的,一定是清晰的,所以一个人的文章好坏其实可以看出他的思维是否缜密和分析能力是否优秀。

7.主动掌控负面新闻

8.如何道歉?
不要用官腔,现在的时代,要卖萌,要亲民啊亲~

文化篇
1.文化不是创造的
文化是做出来的,是体现出来的,当你真真切切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文化出来,不要口头说要有什么样的文化,要实际去做!

2.5点准时放人
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除了非常认真外,也有可能是效率低的表现,能够处理多事务的人拥有更好的能力,即使这些不是工作上的事,比如培养爱好什么的。

3.写东西要真诚啊


灵感稍纵即逝,所以有东西就写下来嘛。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