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超女”_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策划 > 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 > 告诉你一个真“超女”
Royal 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5-10-22 23:10:29

告诉你一个真“超女”

说句心里话,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说,我非常不喜欢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制作粗糙、夜总会式的舞台和灯光、负面新闻不断、整个夏天弄得全中国人民跟着了魔似的围着若干个唱得实在不怎么样的丫头片子吵闹不休,不象一个正经媒体所为,最不喜欢的是湖南卫视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没有或者说至少没有认真去将一群少男少女的价值观作一个良性的引导,有失媒体的道德底线——假如它们还有的话。

但是从商业策划的角度来说,我不得不佩服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娱乐游戏的商业运作,创意、模式、执行和一系列外延,所以现在任职掌上灵通市场副总的孙隽出了这本讲述“超女”背后的策划故事而不是絮絮叨叨“超女”鸡零狗碎的书,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并且一口气看完了。

应该说这书是从一位职业营销人的角度来写,写给同行看的一本实战案例教材:从自己开始策划“蒙牛酸酸乳”的产品营销,到如何从各个角度考虑,再到如何发现“超级女声”,如何搜集资料做市场调研,如何与湖南卫视谈判,合作谈成了以后蒙牛又是如何执行的,以及作者自己对这一共同做大蛋糕模式的思考,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的确值得做营销的同行参考。特别是其中关于蒙牛酸酸乳产品定位的琢磨、关于“酸酸甜甜就是我”广告语广告片的前后反复,都花了蛮多的篇幅详细描述而且让人掩卷深思。

应该赞叹孙隽的出色合作创意和他策划中对完美细节的孜孜追求,蒙牛不允许乱花每一分钱市场费用的原则也被孙隽通过几个案例在书中一再提及,最让人赞叹的是蒙牛和蒙牛渠道的执行力——如果没有这样的执行力,再完美的策划案也只是一纸空文;蒙牛在执行力这方面优秀得近乎完美:印象最深刻的是配合神五上天的纯牛奶推广——当时神五上天还算是比较保密的事,发射成功后的第三天(或者更晚几天?),北京大街上的站台灯箱就出现了“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三款灯箱广告,就算是事先准备好了一切“只等发令枪响”,蒙牛的执行速度也让人惊讶;今天夏天的“超女”如果没有蒙牛地面的渠道全力支撑,仅仅靠湖南卫视的空中覆盖,“超女”最多也就是去年那个样子。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不好说是蒙牛成就了“超女”,还是“超女”给蒙牛作了广告;从结果上看,孙隽达成了他想象的“合作方多赢”的目标,这一点证明这个模式非常难得。

这个模式能成功,取决于蒙牛强大的渠道和执行力,还是执行。有了这个背景,张含韵“零费用代言”也就不难想象了,孙隽策划的成功也有了保障。

但是有一点孙隽可能过于主观和理想了一点,他在书中反复提到的“超级女声+蒙牛酸酸乳+张含韵+酸酸甜甜就是我”这些策划元素的组合已经深入人们脑海中,但是依我的观察,这四个元素的组合也就在活动初期是完整的组合,到后来“超女”越来越火的时候,蒙牛酸酸乳只剩下了一个经常被主持人嘴上提到的词,与“超女”形象、活动延续似乎关系不大了,“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口号也改成了“有梦你就来 唱出你自己”,也许是孙隽离开蒙牛的缘故?还是“酸酸甜甜就是我”这个一语双关蒙牛酸酸乳产品和“超级女声”两个产品的优秀口号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孙隽在书中语焉不祥。

书的最后,孙隽提到了2005年“超女”是一次传统媒体和新技术的结合,这恐怕与他现在的职位有关,他还随便展望了一下2006年“超女”,但是,我不得不说他对新技术的展望明显差了些火候,可能还没有进入状态吧。

不过不影响我打算多买几本给公司里作产品策划和市场的同事看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告诉你一个真“超女””的回应

Elact 2008-02-22 12:37:14

浪费水啊,我看那个哭泣的策划就是这么想的。

乐不似鼠 2005-10-27 12:34:39

我是在先看了ROYAL的对<超级策划>的评论之后才开始看这本书,可以说在读书的过程中,多少在寻找ROYAL评论中所描述的"蛮多的篇幅详细描述而且让人掩卷深思。"的情节,所以看起来,倒觉得象在看毛选~~书中把蒙牛和超女的结合前前后后写个明白,但在内容编排上,感觉情节重复很严重,不禁想起祥林嫂:我的阿毛````^^
不过说实在话,无论是从蒙牛的产品思考/市场定位/营销策划,作者都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近乎苛刻的求实态度,这也是我在书中感受最深的东西.事情发展到尾声,如ROYAL所说,超女节目基本是脱离了酸酸乳的组合,依靠前期宣传的积累和超女们的偶像魅力成为这个夏末的娱乐绝唱.但可以说,超女成就了酸酸乳25亿销量,酸酸乳全国几百万的堆头影响了人们视线中有了超女这个词,曲终人未散,超女还在全国火热巡演,酸酸乳的销量依然坚挺;超女和酸酸乳犹如同根的两个词,其相互的影响势必在今后还将继续延续,这个,也算是达到了作者提到的:合作方多赢 的目的了罢.
字敲到这,还是忍不住想起了书中写的那个阿佩克斯的广告创意:一个失恋的女中学生,跑到食堂的洗碗槽,把一整排水笼头都打开:我失恋了,全世界都在为我哭泣`````````不禁莞尔,想起几时,我也曾把学校的一个水槽十几个的水笼头打开来:我现在很难过,你们来帮我哭一下```不过,难过的原因无关失恋.跑题了,咔咔^^

windrose 2005-10-24 17:53:30

只是从royal的介绍中得到的感觉罢了,没有其他意思。

Royal 2005-10-23 19:18:29

正因为有人认为这本书应该是个“沾光兼自我吹捧的东西”而它偏偏不是,所以才值得作营销教材和案例推荐;当然windrose要是觉得所有与流行相关的东西都是“沾光”、所有写亲身经历的玩意都是“自我吹捧”,那就另当别论。

windrose 2005-10-23 15:18:11

看起来像是个沾光兼自我吹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