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查阅关于星空的书籍,始于最初对不同星座间的好奇。想来能在夜空中一眼寻觅到不同星座时的悠然自得,便觉得与这世间万物似乎都能多些熟悉之感。只是我从来不曾想过,浩瀚宇宙之所以谓之以“浩瀚”,必定有它的不能言说与难以想象之处。
作者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作为霍金的亲传弟子,一直致力于用通俗的语言向公众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所以相比霍金《时间简史》里生涩难懂的宇宙哲学,加尔法德笔下的宇宙却像一场人人都可探知的太空旅行。
在书本的开头,加尔法德便向读者保证,全书仅会出现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公式: E=mc^2,除此之外的一切推演,都在各种简单的类比解读中进行。
==============================================================
比如:
你回到了热带小岛的沙滩上。
夜已很深,但你没有仰望星辰,你小心谨慎地再次确认沙滩上只有你一个人后,开始自言自语,边说边想,在大脑里创建宇宙过去的画面……
海洋上吹过一阵微风。月正圆,它圆形的表面反射着阳光,给你的小岛罩上了一层银光和暗影。几只海龟从海里小心翼翼地爬上岸,在沙滩度过它们的夜晚。如果时机恰好的话,或许还会下蛋。
你感觉很妙。
任何时候,位于这里的你遭受什么不快,在无穷多的平行宇宙中无穷多的其他平行的你正因躲开了这个坏消息而满心快活。
==============================================================
这或许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科普文”,但它的存在却也向我们证明,并不是只有理论与数据才可解析事物,有时文字间的力量更会成为认知的基础。而至于宇宙到底是不是“妙趣横生”,这个定论需你自己去定义。
未读此书前,我曾以为宇宙是属于外太空的事物,殊不知宇宙应是所有时间、空间、物质的总和。大到地球之外的黑洞、银河系,小到微观世界里的肉眼不可及,皆是这个「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的宇宙。
《极简宇宙史》的出现,让我们得以在不同尺度间得以边穿越着浩瀚宇宙星空,边探入物质间的微量世界。
在宏观世界里,我们晒着八分二十秒前来自太阳的光芒,体会着月球引力带来的潮起潮落,看着一百多万年前的恒星爆炸,甚至走出我们还尚未完全熟悉的太阳系,突破原有的天体认知去认知其他星系、星系群、星系团、超星系团,直到宇宙尽头的第一道墙——「临界最后散射面」,从中发现我是我宇宙的中心。
而在量子世界中,《极简宇宙史》又带领着我们到渺小的微观世界里一探究竟。量子、原子、电子、粒子、夸克、胶子……一系列量子世界里的物质在不断缩小中层层累积。它们通过互相的转化,向我们展示了「色彩的产生」、「物质间的相容与排斥」、「放射性衰变的由来」等众多我们未曾思考便作习以为常的生活常态。
从整个宇宙的宏大,到量子级别的渺小,从上百亿光年的漫长,到普朗克的一瞬(普朗克时间为一百亿亿亿亿亿分之一秒)。初看之下的不可思议,却由宇宙给予了它们真实的意义。
初中时我曾认为,上课间隙指着虚无便说“这是一个平面、那是一条直线”的数学老师是最具突破意识形态的人,直到我在《极简宇宙史》里发现了无所不想的天文学家。引力来源的宇宙平面、物体相对运动间的时间收缩、时空挤压崩塌时的奇点……每一个看起来都不可思议,却在各种推演与逆命题里得以实现。
这些看起来让人深感虚无缥缈的宇宙理论,却向我们解释着我们曾经执着探知的科学真理。而天文学家在此期间的不断探索,不断获知或不断推翻的过程,即为我们所有人一次次打开新的大门,尽管我们从中能够了解到每一个人在宇宙的尺度上的微不足道,但我们却也始终知晓,我是我宇宙的中心,我有着独属我个人的一片璀璨星空。
希望下次当你仰望星空时,记起的不单单是嫦娥与玉兔,还有这宇宙间的变幻莫测。
难以想象的宇宙之大,
却因亘古绵长而温柔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