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先生,当你搁下手中的画笔,呼出疲惫而又满足的一口气,就势躺倒在沾染着油彩的画室地板上时,我正在神色匆匆穿越四条并列的快车道,在急速而过的汽车间隙寻找落脚点,奔向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
我是先遇见关于你的纪录片《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记录》而后阅读专栏集《小星星通信》的。
在《小星星通信》里,你小学一年级就初次和同学相约旅行;中学开始迷恋摇滚乐,看尼尔•杨的现场演出,在摇滚茶屋打工并参加橄榄球队;高中毕业考上东京一所美术大学的雕塑系却不去念,一年后考进武藏野美术大学,然而在一个学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因为觉得“厌烦了这样的生活”,用第二年的学费做旅费,一个人到欧洲旅行;因为花光学费不得不重新考试到学费便宜的公立大学,第二次成为大学新生;当补习班老师期间带学生翘课去看乐团演出;漫游世界各地创作和展览。
在阅读过程中,我眼前浮现的是一个明朗外向,好友成群的阳光男孩。然而在纪录片中,你是以孤独和疏离感为动力进行创作的,你在读者见面会上被粉丝夸“很帅”竟然会脸红,你画笔下的娃娃们在早期表现出来的情绪也都是哀伤、愤怒、忧郁、寂寞之类的情绪。在巡回展出的布展过程中,娃娃们的表情开始变化,丝丝温暖爬上脸颊,钻进眼睛。这大约是因为接触到友好善良的人,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积极的感情的奈良先生你的心理感悟吧。
说起来,我这二十五年就过得乏味多了。6岁上小学,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18岁上大学,22岁毕业后开始第一份工作,一年后换另一份工作直到现在,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令人发指啊。并且,在我的大部分亲人朋友和同事看来,我的生活就是应该这么过啊:上学时候听老师话好好念书,毕业之后找份有钱途的工作,最好再能找个有房有车的男人嫁了,之后相夫教子,度过此生。从来不会有人理你喜不喜欢那些课本那些考试或者那份工作,他们关注的只是成绩和票子。
奈良先生你的行为、言语和文字都向人表明了你是完全跟随自己内心而生活的人。强大的内心是理想达成的基石。你也说了那些大头娃娃和梦游娃娃的出现是你跟自己对话沟通的结果,而我之所以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真实,它们的眼神和表情所传达的情绪也曾在我的心底出现,而你让我看到了这些情绪是多么的……触动人心。
纪录片里,那个叫赛荷的韩国小女孩给你的纸条上写着“美智叔叔,悲伤时我好想喊你的名字。”她的妈妈后来给你写信,说她以前担忧女儿如果走上艺术家的道路以后的生活会很辛苦,所以故意忽视女儿的想法,但是见你之后她改变了主意。你的言行举止和生活方式,工作态度都让她看到,一个人只要追随内心、不改初衷、坚持不懈,他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你在美术补习学校的时候,硬将学生从教室里带出去听现场看电影,你说“比起考试所需的技巧,我更想教他们感受现代应具有的感性是怎么回事”。你在与学生谈论理想的时候也暗自下定决心“今生一定要实践理想走下去”。然后,你做到了。
在我们这,几乎每个人是小学生的时候都会被要求写一篇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那时候世界和社会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模糊的字面概念,然而我们的理想都很伟大,不是科学家就是宇航员,要么就是切近实际的老师和医生。我第一次对自己人生道路有自主选择权是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当时也并不明白自己以后想做什么,文科生要关注时事的习惯给了我灵感,于是新闻成了我的选择。很幸运大学时候遇到了跟奈良先生你一样的人,也很感谢国内即使有绿坝和长城护航依然能看到很多东西的互联网,我总算开始觉醒。
对你来说,《西游记》和《红楼梦》也必不陌生。你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一路奔向既定的目标,千难万险亦无悔。而我正处于纷纷攘攘的大观园里,看着人多且热闹,繁扰中却多是空虚。红楼到西游的距离有多远?或许一步,或许一生。
你的工作室墙上贴着一句话“我曾被击倒,但我不逃”。我看着这句话想了很久很久,很庆幸我还没忘记自己的理想,很庆幸我还有机会补救。
奈良先生,谢谢你的画、你的书和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