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动物,遇见人_与动物对话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与动物对话 > 遇见动物,遇见人
张躲躲 与动物对话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19 14:08:37

遇见动物,遇见人

立秋之后,天气反而更热,蚊子也更多。我是那种特别招蚊子的体质,被咬得很惨,每天恨不得用六神给自己洗澡,各种公开的私传的驱蚊秘方都试验过,根本不管用。就在我看这本《遇见动物的时刻》的同时,腿上还被咬了两个包。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欢。
“20世纪40年代驱蚊氨流行,它能让皮肤含毒以至于蚊子不能靠近,但是这种毒也对人体造成影响,曾有六个女孩因连续使用驱蚊氨而中毒,其中一个丧命。”
“一个人的血型和体味以及穿衣服的颜色决定蚊子对他的喜好程度,一个穿着深色短裤气喘吁吁的男性很可能成为蚊子餐桌上的主菜。”
这是读到“蚊子”这个章节的时候我随手记下的一些笔记。大概是我阅读口味重吧,第一次充分认识这种昆虫的满足感取代了我被咬之后的烦躁感。
蚊子是这本书中记录的最小的一种动物,也是篇幅相对较少的一篇。你能看到螳螂、响尾蛇、海豹、豪猪、乌贼、美洲豹、郊狼、鹰、熊等在书中精彩亮相。
“豪猪的背上,有三万根刚毛。曾近有豪猪研究者在抓豪猪时不小心让一根刚毛扎到了胳膊肘上,刚嵌入的刚毛不见了。两天后,那根刚毛从他的前臂露出来,离最初扎进去的地方很远,而且他发现这个东西挂在了夹克衫的袖子上。1934年,有人吃下了豪猪肉。十二天后,他死在了医院里,因为一根刚毛从他胃部戳穿了出来。”
这是书里让我兴趣盎然的另一则知识,我想下次去动物园的时候一定要更近一些看看豪猪这自我防卫能力超强的家伙——但更要提醒身边的小朋友远离,因为那刚毛会随着肌肉的收缩不断往里去,细皮嫩肉的小家伙们很可能因为一次意外而被刺穿心脏丧命。
这本书是本内容充实的科普书,但它更像一部文学作品,记录的是作者跟各种动物相遇的时刻。它不是呆板地罗列数字,而是结合很多有趣的例子生动介绍这些动物。作者13岁开始就在山野里追着灰熊跑研究它的一举一动,16岁起就发现世界那么大所以他挎上相机就离开家出去看一看。他见过的动物比人都多,他与动物的“初见”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对”的那个人一样浪漫。他这样写螳螂:“夹紧的前腿一般都竖起合拢,就像在祈祷。”
爱动物并不等于不怕动物。作者坦言,他怕蛇——毒舌。他近距离观察响尾蛇,他能看到蛇尾巴尖上一个琥珀色的振动器发出光泽,并发出嗖嗖的响声——那是一堆干燥的分解鳞片在以每秒六十次的速度震动。作者害怕,心脏怦怦直跳,而跟他作伴的爬虫学家竟然陶醉地说:“啊,它真漂亮!”科学家对专业的痴迷和热爱跃然纸上。
作者说,用文字记录跟动物相遇的经过,就像用木棍搭建天空。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瑰丽的世界,我们只能通过他的书来窥探一角。但这足以让我们经历一次奇妙的丛林之旅。
但这还不够。
好像故意要玩一次冷幽默,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一种我们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动物——人。作者走在亚利桑那州南部的轰炸训练区。“除了战争游戏落下来没有爆炸的导弹和四散的黄铜蛋壳以及战斗机偶尔追坠毁形成的土坑,轰炸训练区有一种原始荒野的氛围。”轰炸机偶尔在天空呼啸而过,空气爆炸开,震耳欲聋的摇荡似乎要穿透骨头。那一刻,人成为最原始最古老的动物,具有空前残暴的杀伤力。作者加快脚步,穿越沙漠,渴望重新成为人类。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遇见动物,遇见人”的回应

迷鹿。 2015-08-29 23:27:51

赞一个哈

知秋君 2015-08-19 14:50:31

又写。。。情人节都不知道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