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万物理论吗_超弦理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超弦理论 > 我们找到万物理论吗
Nicole 超弦理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22 21:01:14

我们找到万物理论吗

20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都试图解决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寻找描述整个宇宙的万物理论。超弦理论虽然还未得到实验的验证,然而它是合乎数学逻辑并包含引力和量子力学的唯一理论,是终极统一理论的最有力备选。
      《超弦理论:探究时间、空间及宇宙的本原》是关于超弦理论的科普读物,作者大栗博司是国际弦理论领域的杰出专家,也一直致力于把深奥的物理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非物理专业的普通读者。在本书中,他向读者介绍了理论物理学最前沿的超弦理论知识,并通过亲身经历向读者讲述了两次超弦理论革命的情况。此前,作者已出版了《引力是什么》和《强力和弱力》,它们是关于引力理论和量子力学的科普著作,《超弦理论:探究时间、空间及宇宙的本原》正是上述前两部著作的总结篇,合称宇宙世界的三部曲。
      超弦理论既是关于物质的理论,又是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理论。基本粒子理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17种基本粒子组合而成的;而超弦理论则认为,物质的基本单元不是粒子,而是弦,弦以不同的振动方式,来表现各种各样的基本粒子。
      超弦理论早期并没受到物理学界的重视,那时的物理学热门研究课题是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和量子场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约翰•施瓦茨(John H. Schwarz)是超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教授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在1984年确定了超弦理论的唯一维度是九维,并存在三十二维的旋转对称性。这个重大发现引发了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此后,超弦理论成为超级热门的研究课题。物理学家戴维•格罗斯(David Jonathan Gross)说:“在我的经历中,还从未见过对一个理论有过如此的狂热。”
      超弦理论认为,我们其实生活在九维空间里,但为什么我们能感觉到的空间只有三个维度呢?原因是额外的六个维度紧紧蜷缩起来。超弦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爱德华•威腾(Edward Witten)和他的共同研究者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对此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我们假设有个小丑正在走钢丝。对于只能沿着钢丝前后移动的小丑来说,钢丝是一维的。但是,我们将钢丝放大后发现,有蚂蚁在它的表面上爬行。对于渺小的蚂蚁来说,钢丝的表面是二维的面。不过,这个“第二维度”由于渺小和蜷曲,因此小丑并不知道。也就是说,本来应该具有两个维度的表面,从远处看上去是一维的曲线。
      由于空间的方向,也就是维度的一部分过于渺小,实质上维度降低的现象叫作“紧化”。这就是紧化额外的维度。
      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也启发了本书的作者,他进入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基本粒子研究室后不久,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来临。他在超弦理论方面成绩卓越。十年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聘请他当教授,并将在伯克利创立研究室。此时,第二次超弦理论革命悄然临近。
      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后,超弦理论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五种九维的超弦理论,并且它们都不存在矛盾。物理学家喜欢“统一理论的唯一性”,存在五种超弦理论的理论不够“美”。
      1995年,威腾掀起第二次超弦革命理论。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举办的超弦理论国际会议上指出,五种超弦理论其实是一个理论的五种化身。
      例如,虽然用化学符号表示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相同的H₂O,但是只要改变温度和压力,就会出现气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的变化。……
      威腾发现,五种超弦理论与超引力理论互相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偶网”,随着弦之间的作用强度(耦合常数)变大,九维的II A型超弦理论将会变为十维的超引力理论,空间将增加一个维度,这说明空间维度并非固定不变的。统一五种超弦理论的是“M理论”。威腾没有为它具体命名,他表示:“M的意思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理解为Mystery(谜)、Master(统治者)或者Mother(母亲)都没有关系。”在M理论中,物质的基本单元不再只是一维的“弦”,它可以是零维的“点”、一维的“弦”、二维的“膜”、三维的“立体”等等P维的东西(P是从0到9的任意整数)。那么,“空间”到底是什么呢?既然空间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从九维变成十维,那就说明空间并非是基本的东西,而只是某种更加基础东西的呈现。为了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这个概念,作者用温度和分子运动的关系作为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如,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和冷,测量冷热的是“温度”这个概念。19世纪的物理学家通过研究热和温度,开创了热力学这个领域。但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因电磁学闻名的麦克斯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路德维希•玻尔兹曼(Ludwig Edward Boltzmann),用分子运动解释了气体的热和温度。他们发现,研究到分子层面,“温度”的概念就消失了。温度是分子所带能量的平均量度。因为分子是随机运动的,所以能量的值也经常摇摆不定,无法严密地确定。但是,数量庞大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后,就可以取到一个与能量的平均近似的值。我们只不过是将其作为温度来感觉罢了。温度并不是根本的概念,它是通过分子运动这一更基本的东西导出来的次级概念。
      就像“温度”这个概念一样,“空间”也不是一个次级概念。关于空间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物理学家们至今还没有答案,而这也是今后超弦理论研究的一大课题。
      与空间相对应,“时间”又是什么?为什么时间有方向,它只能向前流逝而不能后退?为什么咖啡杯摔到地板上变得粉碎,而不是粉碎的咖啡杯从地板上跳起来然后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杯子?作者说“这是因为与变成碎片掉在地板上的状态相比,破裂前的咖啡杯处于高秩序状态。从概率上讲,容易发生高秩序状态变成低秩序状态的现象,难以发生相反的现象。”而且,宇宙也是从高秩序状态向低秩序状态的方向发展。然而,为什么宇宙的开端是高秩序状态?这些疑问,也在超弦理论研究的课题之中。
      书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人择原理”,这个原理认为,正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才能观察和解释宇宙的种种现象。例如太阳与地球之间距离就是一个人择原理的论述:人类测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5亿千米。如果太阳离地球太近,地球温度太高,水就会变成水蒸气;如果太阳离地球太远,地球温度太低,水就会结成冰;无论是哪种情况,地球上都不存在液态水,也就不能诞生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而正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当,气候适宜,才会有生命降生,然后进化出人类这种智慧生物,也才能够测量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5亿千米。人择原理认为,“在没有智慧生命的宇宙中,也没有观测者。宇宙不是只有一个,存在很多自然常数不同的宇宙,只有慧观测者的宇宙,才能观测自然常数”。这是颇有哲学意味的一个原理,不过包括威腾在内的很多物理学家都不认同这个原理,他曾开玩笑般说道:“我个人更乐意认为它是错的,宇宙被创造出的时候,谁也没有与我商量。”
      2015年9月14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是物理学的一个历史性突破。它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宇宙提供了珍贵的数据。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物理学家们将会找到万物理论,为我们解开宇宙的诞生、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等谜题。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