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风云录》:铁路与火车的历史,精彩程度不逊于集装箱的历史。讲中国的部分成为资料的堆砌,不够精彩。_高铁风云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高铁风云录 > 《高铁风云录》:铁路与火车的历史,精彩程度不逊于集装箱的历史。讲中国的部分成为资料的堆砌,不够精彩。
左其盛 高铁风云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1-27 22:11:16

《高铁风云录》:铁路与火车的历史,精彩程度不逊于集装箱的历史。讲中国的部分成为资料的堆砌,不够精彩。

本书全部资料都是二手的。前半部分讲铁路与火车的发明创造改进的历史,以及日本铁路的发展史,精彩程度不亚于《集装箱改变世界》中的集装箱的历史。后半部分讲中国高铁的发展史,感觉变成资料的堆砌。总体评价3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信息的摘抄:

1:铁路发明的意义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这是人类诞生以来第一次能够自如地实现陆上大规模长距离旅行,而这一天的到来到现在还不到200年。#219

2:在铁路的催化下,分裂的德意志走向了统一,并与法国展开了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进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221

3:瓦特与茶壶的故事,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甚至很多人认为瓦特就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241

4:瓦特采取的并非常规做法,而是散布谣言,说高压蒸汽机不安全,容易爆炸。#289

5:最早的铁路不是由蒸汽机车牵引的吗?难道是马拉的?答案还是肯定的。最早的轨道交通运输(注意是轨道交通运输不是铁路运输)就是由马拉的。#314

6:1763年,为了解决木制轨道容易磨损的问题,英国的矿主便将木制轨道的外面包上一层铁皮,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铁轨。#348

7:1789年,英国工程师威廉·杰索普,产生了灵感,大胆地抛弃了木材,改用铸铁做轨道。#357

8:与蒸汽机车的发明相比,两条轨道发明的意义并不亚于它。它是铁路之所以为铁路、区别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本质特征。#357

9:以京沪高铁为例,人均百公里能耗只有3.64度电,只相当于飞机的十二分之一。#381

10:史蒂芬森被冠以“火车之父”的名头,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设计的火车实用性更强,而且他在设计火车的同时还改进线路的建设。#462

11:1821年,铁路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出现了。在一位达灵顿富商爱德华·皮斯的斡旋下,英国议会批准修建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由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480

12: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意义的铁路终于迎来了通车的那一天。#498

13:真正让铁路展现它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的是,接下来建设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513

14:李斯特为德国铁路勾画了一个宏伟蓝图,参考后来德国铁路的建设情况,你会发现基本都是按照李斯特的设想进行的。#708

15:诗人戈蒂耶抱怨这个疯狂的发明带来了噪音,大作家龚古尔(龚古尔文学奖就是为了纪念他)则说:“火车是如此的颠簸,人们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甚至有人说,奶牛会受到惊吓无法产奶,绵羊会受到惊吓,羊毛会褪色。#741

16:在这场战争中,铁路首次展示了它的巨大威力(普奥战争与普法战争均晚于美国南北战争)。一位历史学家说,美国的南北战争证明了“自火药以来,铁路对战争方式的改变超越了一切”。#894

17:这就要说到诞生在中国东北的南满铁路“超特急”亚细亚号列车。这是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准高速列车,是当时亚洲运营速度最高、舒适性最好、设施最豪华的火车,实际上是日本铁路公司运营的“第一条新干线”。#1052

18:1865年,普尔曼在芝加哥造出“车轮上的卧室”,他将其命名为“先驱号”豪华火车车厢。时值林肯总统遇刺身亡,热爱总统的民众决定用火车将总统的灵柩送回伊利诺伊州首府普林菲尔德,即林肯总统政治生涯开始的地方进行安葬。#1071

19:轨距问题是日本铁路高速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日本正是因为抛弃了窄轨修建了第一条标准轨的铁路才诞生了新干线(所谓新干线就是跟以前轨距不一样的干线铁路,是相对旧铁路的新的干线铁路)。#1326

20:中国铁路主要采用标准轨距,只有中国台湾采用了1067毫米轨距,而昆明至河口的铁路保留了1000毫米窄轨。#1350

21:据报道,当最早的火车从新桥到达横滨时候,乘客拒绝下车。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已经达到了终点,在他们的印象中这条路没有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走完,现在刚刚过了一小时,他们认为列车员在骗他们。#1375

22:中东铁路是一条“T”字型的干线铁路,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然后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铁路全长2200多公里,1898年6月9日开工,1903年7月14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建设速度之快,在世界铁路史上极为罕见;其经历之复杂,在世界铁路史上更是绝无仅有。#1542

23:在日本是十河信二,在中国是刘志军,一个被称为骗子,一个被称为疯子,一个新干线还没有建成,就因丑闻滚蛋走人,新干线开通时只能坐在家里看电视,另外一个更是因为经济犯罪直接蹲了监狱。#1742

24:那不是十河信二的性格。那就没有办法了吗?当然有。什么办法?造假。十河信二指示会计部门,把预算缩减一半,不足的部分由他通过政治手腕来筹集。#2065

25:1961年5月2日,日本国铁与世界银行正式签订了8000万美元(当时折合288亿日元,分24年还清)的贷款合同。这个合同签订后,十河信二知道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东海道新干线前进的步伐了。这笔资金只占到东海道新干线工程总造价的8%,远远不能解决资金问题,但是绑架日本政府的目的却是完美实现了。#2099

26:如此,东海道新干线的开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超出了反对者的预期,也超出了日本国铁的预期。#2248

27:如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在2011—2012年间曾经连续用十多个封面报道质疑中国高铁发展。#3825

28:这一年就是2007年,这一天就是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大提速的收官之作,也是中国高速铁路的元年。#4085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