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坐在马桶上看书。或许书的墨香可以调和大便的臭气吧。墨香是碳,而臭气是氢、氮、氧、二氧化碳、沼气、硫化物等组成的混合部队……无量天尊,无所不在的化学啊。
有一天,我在某道观参访时内急,狂奔入一个简易的茅厕,蹲下身来,方觉手中缺少了一本书——平时养成的毛病太深,以至走火入魔,没有书看居然连要喷薄而出之物也硬生生地给阻在了大门之外。我四处乱瞅,双手也没有闲着,竟在脚边的杂草丛中摸索出来木简一二。只见木简之上斑斑字迹,竟是一本古书。该书年代久远,文字漫漶,我也不知自己怎么天眼顿开,刹那间打开了任督二脉,居然把此书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看来看去,也就是一顿大便的功夫,我明白了是中国的道教最早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前三位元素。
众所周知,所有的元素来自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据现代科学测定,排在元素周期表前三位的氢、氦、锂是在宇宙大爆炸的若干秒之后就产生了。
其实,道教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道教中人把这三种最初的元素以“三清”的名称命名。为了引起后人的崇拜,道教中人又给这三个元素加以“神化”,使“三清”元素成了三位神仙,并且塑像于每个道观的“三清殿”内,供人朝拜。从某个意义来说,道教其实是化学教,道教供奉的是构成世界本体的元素。
“三清”是这样排列的。一,玉清元始天尊,二,上清灵宝天尊,三,太清道德天尊。
且看道教的经典教科书《道德经》是如何描述宇宙大爆炸的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道,就是宇宙大爆炸,“道生一”是说一个电子的氢产生了,然后产生了两个电子的氦(“一生二”),然后产生了三个电子的锂(“二生三”),之后,各类元素都产生了。于是,“三生万物”。
玉清元始天尊其实就是氢的“神化”化身。氢是宇宙间产生的第一个元素,它的电子只有一个,道教中人最初把它命名为“轻”,又称之为“元始”。“轻”,就是说它是最轻的,“元始”,就是说它是第一个、最早开始的意思。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人们给它加上了一件气体的袍子,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氢”了。
接着,道教中人开始给第二个元素来命名。最初,道教中人给它命名为“亥”,因为他们相信第二个元素是在亥时产生的。后来,同氢一样的原因,它也穿上了气体的袍子。因为氦是惰性气体,所以它的化身灵宝天尊也具备“惰性”的特点。在中国道教的神话传说里,几乎没有什么关于灵宝天尊的故事,就连鼎鼎大名的《封神演义》中,也只出现了掌管阐教的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太惰了,根本不打算掺和这些人间的俗事。有人说,那通天教主就是灵宝天尊,这是以讹传讹。《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为了反映当时道教的分化(全真派和正一派),作者虚构了通天教主,民间无知之徒硬要把他往灵宝天尊头上套,有什么办法呢!
第三个元素的命名是最有故事的了。最初,道教中人把它命名为“里”,因为前两个元素都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里外之分,等到第三个元素出来,终于是固体了,所以命名为“里”。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个发现他们给三清命名的起源,道教中人留下了一个线索,他们在其他的书里说太清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创始者李耳。其实,这一切都是道教中人杜撰出来的,李耳,就是“里尔”的意思,也就是说道德天尊是第三个元素“里”罢了。后来,也是随着汉字的发展,人们给它穿上了一个金字宝甲,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锂”了。
所以,道教其实是以化学为基本的宗教。大家知道道教讲究炼丹,这其实是元始化学的具体体现。道教中人都是化学迷,关于这些的论述,各类讲中国古代化学的书里不要太多啊,我就不多写了吧。
只是可惜,这本最初给元素命名的孤本书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道教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化学学派。当我读懂了这本书,把它放在一边,准备擦屁股的时候,它被氧化成一团青烟,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