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里的微观世界_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 一朵花里的微观世界
[已注销]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4-15 08:04:45

一朵花里的微观世界

(《新京报》特稿)

在“低碳”屡屡被两会代表作为提案,进入国家级议程设置的大背景下,王石在《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序言里表态,他的万科将在上海世博会独立建设一个展馆,探讨“人、城市、自然”生态关系中尊重的多种可能性,这应该不再是企业家们的作秀行为。在人文精神渐渐被商业化蚕食的年代,哪怕只是瞬时轻瞥,岂不好过基于无知和残暴而生的轻视漠然?
没法不为其所动,像喜欢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那些“昆虫的史诗”一样地痴迷,平素里毫不起眼甚至略显丑陋的小虫子们,在这位“昆虫的荷马”诗一般语言的描述下,却让我们洞悉到另一重别有洞天的生命景象——真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私人花园,可以随意种植或圈养惬意的心情,或者索性就变成这个世界里的一棵草、一只兔子或者一条蚯蚓好了。
卡梅隆用一个外太空人的脑子构思出了一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含羞草一般的粉红植物、夜间发光的森林、似水母般在空气中游动的灵魂树的种子,轻盈如精英,给了人无限的想象……他所构筑的这个虚拟“生态系统”是在地球生物圈形态基础上改变而来,最精妙的点子是纳美人通过辫子末端的神经末梢就能操控动物。这种创意旨在让星球上的每个生物都能实现互连,其中包含两重启示:在种类更高级的生物眼里,人类其实就是一个摇尾乞怜的宠物,就像我们自己眼中的小猫小狗一样;与此同时,大到外星球上的未知物种,小到肉眼察觉不了的微熹生灵,始终共生共存于一个大的系统中,互制互惠、互生互荣。
在《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中,看四位擅长解读动物和植物知识的年轻作者俏皮而不失专业素养的讲述,仿佛能听见花开花落的窸窣心声,或者小动物之间的呢喃耳语。“以人性观照虫性”,这至少能引领我们步入一种朴素的博物学精神的回归。比如,基于动物习性而产生的仿生学正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科技生产中。自然已不是山水鱼虫那么简单,它除了被我们感知,还被我们合理利用。书中文章的妙,妙就妙在作者们都站在人类的视角,与他文字中所描述的动植物形成有效互动。人类和动物甚至拥有如此之多的共通的生物特性:比如刚刚孵化而出的灰雁会把任何看到的活体当作自己的母亲,这可以解释为“认贼作父”,其实是生物学中的“印迹效应”在作怪;环法自行车赛里车队队员交替领骑,排成的是类似南飞大雁的那种队形;如果蟑螂拥有刘翔一样的“身高”,那么如果它参加110米栏赛跑,它极有可能以1.2妙的速度远远把刘甩在身后;人类以为天热小狗狗也需要跟我们一样剥得精光,所以给它们剃光了毛,殊不知这反而把这些小乖乖置于毫无保护的危险之中……四位作者不仅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在活灵活现描述对象的生物习性时,又附带着发自内心的喜爱,挖掘出了那些生命体最灵性鲜活的一面:“自在娇莺恰恰啼”、“千里莺啼绿映红”、“绿水荡漾清猿啼”说的是动物们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呼朋引伴……如此诗意的开头让这些本应严肃的科普小品也格外生动、人性起来。
这本书让我们从忙碌都市生活中暂时逃离,重新亲近鸟语花香,或许也是一种对于我们自身的再认知。“有一百种动物,就可能有一百种尾巴”,一朵花也有一朵花的微观世界,什么时候我们能像关心纸币一样关心一片叶子,像宠爱情人一样宠爱一只小动物,我们与这个奇妙的世界才真的和谐了。
在大自然面前,你不由得无限地缩小、再缩小,以示敬意。这时,我们环顾多彩多元、生意昂然的四周,嘴边绽开柔柔微笑,眼里充满楚楚爱怜。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