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何以为人?_重返人类演化现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重返人类演化现场 > 人,何以为人?
喜读奇书奈健忘 重返人类演化现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0-16 05:10:51

人,何以为人?

人,何以为人?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 在古代社会,人何以为人,本不是一个问题。明摆着嘛。这是达尔文这个大胡子弄出来的新麻烦。他说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这样,人与动物有何不同,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对这样重要的问题,科学家们有自己的特殊观点。近读美国奇普·沃尔特的科普著作《重返人类演化现场》,觉得此书将人何以为人集中到六点上:脚趾、拇指、咽、笑、眼泪、亲吻,大有意思。

  动物如黑猩猩等等的脚长得像我们人类的手,大脚趾跟另四个脚趾距离较远,这样适于紧握枝干,游来荡去。早年人类祖先的大脚趾改变后,行走和奔跑能力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人类于是直立。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人脑的增大带来了人类的直立,但约在1974年,玛丽·利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里夹杂泥土和火山灰的遗址中发现了三个脚印。当时她不当回事,两年后在为此脚印标年份时,才发现这是300万年前的足迹,而此时的化石表明它们的大脑并无显著增大。这很可能让它们适应树林的逐渐矮化、消失的新环境,同时可能让性更加引人注目。

  拇指与脚趾的进化则完全相反。人的拇指能够轻松地与自己的无名指和小指接触,这种貌似单纯的能力让人可以轻松地抓、握、扭、转,才能让人手握斧头或棍子而延伸手臂的力量。我们的手指每平方英寸皮肤都塞满了9000个蛋形超敏感芽体,它们紧贴表皮之下,每个小体包含许多螺旋状神经,获取一切信号,并发送给大脑处理。从这个角度来说,拇指和手是人类本性的核心,它让人有能力操控世界。

  咽是圆锥形,长约12厘米,位于舌根正后方,它把口和食道串联起来。达尔文《人类的起源》写到咽时不禁火上心头:“最确凿的事实是,我们吞下的每粒食物和每滴饮料,都要从气管孔口上方通过,这有很大风险,可能会掉进肺里。”呛噎据说是人类第六大意外死亡原因,所以以后你要记牢,吃东西时不要说话。但发音乃至于说出语言是咽的真正功能。所有正常的婴儿,到18个月时就会发生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就是言语的所有功能不知何故在此时会奇迹般地全部巩固落实,从此开始10年间,儿童可以平均每天学习11个新字词,总量可达4万个。

  当然,从声音如何过渡到有意义的语言,是科学上最大的谜团之一。1986年在尼加拉瓜开展的一项实验,奇迹般地揭示了语言的产生过程。一批来自全国的失聪儿童来到首都的两座学校就读。当时全球有200种手语,这些长期受战事影响的孩子没有学过任何一种,而且他们对字母、词汇和一切语言都毫无概念。但是,他们在泄气的老师的诧异旁观之下,竟然新创出一套手语。许多手势完全以模拟动作来表示,还没有真正的语法和规则。这是中学里的事。当专家来到小学,发现这些失聪学生不仅有手语,还创立了语法规则,其方法是将模拟手势拆解为较小的记号,与其他符号组合来表达更多的意义。举例来说,是不用一个冗长的手势代表“翻流向下”,而是先发出“翻流”,再用另一个手势表示“向下”。拆分和重复使用就是语言的奥秘,这样,我们才能用有限的言辞,来描述和表达无穷的意象以及讲述故事。真正令人惊讶的是,整套语言全由年纪更小的孩子们独立创造而成,没有中央化计划介入,也没有人来规定语法、编纂词典,没有人来讲授课程。而且,孩子们连刻意创造的念头都没有。这表明,语言能力似乎深深根植于人类的大脑中。

  我个人读到这里已然脑洞大开。以下的笑、哭和亲吻都是关于人与人的交往,尽管同样趣味盎然,但在这篇介绍性质的小文中,我已不能再说下去了。应该有足够的魅力让我们去阅读这本奇书了吧?

  (《重返人类演化现场》 奇普·沃尔特著 蔡承志 译 三联书店)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