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00美圆到12280吨白银_原子弹秘史(上下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原子弹秘史(上下册) > 从6000美圆到12280吨白银
shumi2 原子弹秘史(上下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5-17 12:05:43

从6000美圆到12280吨白银

Leó Szilárd 齐拉,http://en.wikipedia.org/wiki/Leo_Szilard 一位我从未听说过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试图敦促美国政府研发原子弹。他鼓动一帮子世上最牛的核物理学家,先是派出鼎鼎大名的费米同学,以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声与权威可以镇住军方,没曾想一个助理军官蔑称他为“黑黑的外国移民”,压根不当回事。没辙,看来官场跟象牙塔是两码事,不重威名,得找关系!于是请来在白宫有人脉的莱曼兄弟公司的经济学家Alexander Sachs 萨奇,带着爱因斯坦等人的信件,希望面呈罗斯福总统。
这位投行人士才是说客中的高手。见了罗斯福,并没有拿出那一堆诺奖得主的信件或技术资料,而是先给总统讲了个历史故事。说是想当年,美国人富尔顿拿着自己的蒸汽战舰模型与潜艇方案,去向拿破仑致敬与推销,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不得志。罗斯福立马听懂了潜台词,命助理上“拿破仑”白兰地伺候,听这位文科生,读了他自己写的800字说明,阐明研发原子弹的迫切性与可能性,而那几封牛人的信件,揣在怀里并没有当面提交总统。
几位军方人士听罢,心想这么牛的一帮科学家捣鼓这么骇人玄乎的一颗炸弹,得花多少钱呀,紧张地问“你们需要多少钱?”
一位牛人答道,“开始阶段的实验需要6000美圆。”
将军们顿时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要搞得军方破产的炸弹,才这么点小钱,随你们折腾去吧。要知道,那年头,爱因斯坦的年薪据说是12000美圆;而造一架普通的战斗机,也得4,5万美金呢!------ 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就此起步。
然而,以布什为首的科学委员会还是小步慢走,倒是洛克菲勒基金慧眼非凡,大手笔,一下子给了劳伦斯同学115万美金,发展回旋加速器。(顺带说一句,劳伦斯可能是所有核物理学家中最有经济头脑最能募集钱的,也是第一个提出,搞核动力至少要1亿美圆概念的人)随着英国人明确抛出了原子弹的技术草案,美国终于被“逼”上了全力发展核武器的道路 ------ 并且,以康普顿为首的技术核心,十分明智地从一开始就研讨工程与经济可行性,进而预算迅速上升到500万英镑(约合2500万美圆),1亿美金。。。。。。

上册以4/5的篇幅细细讲述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原子核物理的发展史,以及涉及的诸位牛人的学术渊源与关系圈子。而前述的那些故事,只占了几十页的内容。一些专业名词的翻译,多少觉得有点陌生(不敢说是翻错了)。
比较奇怪的是,通篇几乎没有注释与资料来源索引,是记者出身的作者不遵循美国学术界的做派,还是中文译本阉割了?

也可参见这二部电影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3990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21780/
---------------------------------------------------------

开始看下册。

德国的核裂变研究起步早于英美,但为何搞不出核弹?
从技术层面看,核材料(铀235和钚239)的提取与浓缩,当时有5种途径选择。美国人在吃不准哪种方案武器化速度最快的时候,依照罗斯福的指示与哈佛校长布南特(代表政府控制核项目)的决断,同步进行工程实验 ------ 到底是有钱人呀,每个方案都要上百万美元,再说物资也充沛。而反观德国人,军备部长施佩尔自以为大手笔,也只不过批了200万马克,搞1个方案。说到底,不是技术问题,是钞票,42年的美国与德国,已是天壤之别了。
另外,哈恩与海森伯等人是否故意拖延德国核研究的武器化进程?

鲜为人知的是,日本也在同步研究原子弹技术,海军拨款相当于4700美元(嘿嘿,跟美国人差不多)进行预研。但结论相当悲观:如果上马原子弹,需要耗费日本10%的电力,50%的铜产量,耗时10年 ------ 赶不上这场战争的需要了;而且,日本人认为,美英德,谁也承担不起原子弹研制的物资与财力消耗(又一次小看了美国资本主义),因而放弃了研发。

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国原子弹项目开展的头一年,各类研发人员并非政府或军方出面招募的(联想头一笔百万美元来自洛克菲勒基金),而是诸位领军的科学家,在多家顶尖大学和大公司,各自延揽熟识的科学家及其研究生,是为了保有科学家的自由心态和创造力吗?他们是如何解决技术秘诀交流与保密之间的矛盾的?作者称当时只有6位军方人士知道原子弹项目,而卷入的大牌科学家,我粗算算,光诺贝尔奖的先后得主,已是2位数了,更别提众多助手了。
相反,德国人研发伊始就由军方出面主导,迅速召集全德国的核物理与核化学家;日本也是。

等到42年秋季,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验的方向明朗后,美军正式接管原子弹项目,格罗夫斯将军走马上任,先是立刻买下1250吨沥青铀产品(比利时人早在2年前就从比属刚果的铀矿抢运出来,存放于美国一港口,并敦促美国人购买),紧接着购入200多平方公里的项目用地,花钱如流水的“曼哈顿工程”正式开张了。。。。。。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富人家是如何烧钱的。

先前提到过,有五种分离浓缩核材料的技术途径。当时最被看好的,是劳伦斯同学的回旋加速器,电磁分离。绕那个电磁线圈,需要铜线,可当时美国也缺铜(难得也有山姆家不富裕的东西,是因为都拿去做炮弹了吗?忘了在哪看到的,说当时战列舰巡洋舰呀,轰炸机呀,打完仗后,落在甲板上机舱里的弹壳都要回收再用),那么用什么替代好呢?
“用金子呗”,我儿子在一旁插话,“导电性比铜更好”
儿子呀,你可真比美国人还有钱!人家想到的不过是银子。于是去找财政部要白银。
“需要多少银子呀?”财政部大爷问道。
“要10,000吨吧”,格罗夫斯的副手开出了价码。
财神一听就懵了,半响才回过神来,“上校,银子的计量单位是盎司,不用吨!”
------ 结果,真批了12,280多吨白花花的银子(大致相当于全部的庚子赔款)市值3亿美金!再加1亿美金基建费用,由伯克利大学和伊士曼公司负责运营。但由于电磁铁等加工技术不过关,迟迟无法正式批量分离,这上万吨的银子,也许真的打了水漂了。

第二被看好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几位能人搞的气体扩散法。这个分离膜也是工艺巨复杂,占地巨广,原定由联合碳化物公司运营,但最后评估下来,没有5亿美金就见不了水花,而且会挤占常规军备生产,真是进退两难。
这样,二个工程5,6亿美金(大约相当于1万架野马式战斗机)投了进去,1克纯净的铀235也没分离出来;怪不得德日都判断,原子弹这玩意是个坑子,战争期间谁也没钱爬出来。

现在,要寄希望于费米同学和芝加哥大学的钚239反应堆方案了。虽然征用土地花了510万美元,但杜邦公司在土建三通一平上采用了异乎寻常的超高标准,光(冷却)水处理工厂就足以供应百万人口城市所需。玻尔老师在39年曾断言,只有将整个国家变成一座巨大的工厂,才能分离出纯净的U235;当他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后惊讶道:哦,你们真的把整个国家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厂!”
。。。。。。
在最终砸入20亿美金后,终于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 噢不,是超级火球!

(曼哈顿工程进展,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the_Manhattan_Project)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金钱是万能的主;“物理学家,才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 今后越发如此。

本以为,看完此书,可以对原子弹的发展史有个清晰的轮廓,可现在,反而更迷惑了。是因为书中出现了太多的人物,太多的线索吗?看来,要细读这个豆列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588890/


译者对军事史很外行,比如不知道无线电近炸引信的译法,把日军的师团译成师,美陆军航空队译成空军等等。但总体上并没有会让人误读的地方,虽然通篇都是英文句式,但对这样篇幅的作品,已属难得,故推荐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从6000美圆到12280吨白银”的回应

shumi2 2016-01-02 17:26:16

当年读到洛克菲勒基金给了劳伦斯115万美元,惊叹大手笔。今天读环球科学,看到早在1928年,威尔逊天文台的台长George Ellery Hale已“狡猾”地说服洛克菲勒捐助600万美元来建造200英寸天文望远镜!由此看来,劳伦斯同学还算不上说服力第一人啊!

shumi2 2015-04-23 09:37:18

前段时间看“战研”在一个帖子中说,那一万多吨白银,在项目结束后,刨去有限的加工损耗,绝大部分都回收重新铸锭回归国库了。

HisuiIBMPower4 2015-04-22 19:10:21

“译者对军事史很外行,比如不知道无线电近炸引信的译法”VT信管,希望角川不要实装。日本在铀浓缩方向没有西方的paper指导走的不远,他们的理论/核物理真的很厉害(原子核模型),有加速器为什么雷达还那么差劲呢?信号处理不行吗?

Dubos 2014-06-17 18:50:56

齐拉,一般译作“西拉德”

黑化的大神 2012-10-06 13:58:22

看来以后需要看书评的话,不仅需要看豆瓣的,还需要中华读书报之类的报刊的。
这本书删除索引注释的情况,我是无意中看了中华读书报的报道之后才知道的。否则我也被坑爹了。

shumi2 2012-10-06 11:12:51

谢大神

黑化的大神 2012-10-05 22:26:57

中译本将参考文献、索引和注释全部删除了。
你可以找英文版的电子书看

[已注销] 2011-04-20 14:30:44

shumi 你太厉害了。佩服你

酷酷的咩账号 2010-07-27 15:55:23

你好,“圆”字错了

suyzhu 2010-06-24 19:51:18

科学大工程现在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