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因为我们需要一场太空冒险!_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因为我们需要一场太空冒险!
妖精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19 10:08:34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因为我们需要一场太空冒险!

看过《火星救援》这部影片的朋友们一定对男主角在火星上的种种生活场景留有深刻的印象吧。

如果你是个科幻电影迷,那么一定不难发现,与火星探险有关的影片简直不要太多,比如《顽皮小子闯火星》、《火星任务》等等,印象里还有一部画风诡异的《火星人玩转地球》。

当然,关于火星的科普读物也不鲜见,还有各种各样的彩色画册,让我们见识到另一个世界的神奇面貌。

曾经在全球权威科技杂志《发现》担任总编辑的美国科普作家斯蒂芬•彼得拉内克创作的这部《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则是通过严肃审慎的思考和精确明晰的表述为我们构画出另一种生活蓝图:

人类不再是单一星球的生物,而是把生活的足迹散播在火星。在斯蒂芬•彼得拉内克的构想中,人类不仅要成为火星的访客,并且还要建立起生活基地,“将火星改造成与地球类似的生存环境。”

对此,斯蒂芬•彼得拉内克还列举出了一系列的详细规划。比如,改造火星的大气层,将氧气含量提高到人类可以呼吸的浓度;还有,要改造平均气温,并且使已经干枯的河床和湖泊充满液态水,同时还要栽培适宜于在火星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在科学理论和航空航天技术等前沿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做出的“火星移民构想”。

1952年,“导弹之父”冯·布劳恩在德国出版了一部登陆火星、探索未知世界的小说《火星计划》,非常大胆地提出了星际旅行的构想,并且在书中,他还描绘了火星上的文明(当然,这纯是出自冯·布劳恩的想象)。

但是,根据美国宇航局“水手4号”在1965年传回的讯息,人们发现火星简直就是个“不毛之地”——火星大气层稀薄到可以直接忽略不计,并且,火星上几乎不存在任何生命迹象。所以,尽管移民火星、进行星际旅行的想法非常具有前瞻性,但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过是人类的美好构想而已,属于一个“想想解闷”的话题。尽管冯·布劳恩一再强调自己是以严肃的态度提出登录火星计划的构想,却依然被人们认为是“无稽之谈”。
不过,登陆火星计划也得到了一些民众的关注,甚至许多美国大众对此津津乐道、疯狂着迷。

直到1969年,载有三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成功;2011年,“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2015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火箭陆地回收变成现实,这些壮举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要科技不断发展,人们总有一天会实现星际旅行的梦想。

随着人类航天历史的一再刷新,本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大胆构想:2027年人类将有可能成功登陆火星,并且在火星上建立起人类的“第二家园”。

私人火箭公司的创建者、虔诚的环保人士、太阳能的忠实拥趸埃隆·马斯克,早在2001年便策划了一个名为“火星绿洲”的项目。他早已意识到,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地球并不能永远地适合人类居住。他本身就是移民者,所以,人们能够实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移民,那么为何不能在星际之间实现移民呢?

“如果不找到地球之外的栖息地,人类终将灭绝。”埃隆·马斯克这样说。因为他看到近些年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度开采和大肆破坏实在感到痛心,所以才产生了这个清醒的认识。

但是,尽管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有志之士辛勤钻研,人类登陆火星计划依然面临着重重阻碍。比如,从地球到火星,飞行过程大约为9个月,处于巨大压力和密闭空间中的宇航员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再比如,人类如何面对太阳辐射和宇宙辐射带来的危害?众所周知,火星大气层极其稀薄,根本无法阻挡宇宙辐射,这就意味着,移民到火星上的人类只能在地下生活。

当然,高昂的费用也是人们实现火星登陆计划的一大阻碍,况且,如果要实现星际移民,就必然要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基地,无疑的,这笔开销简直难以估计。人类移民到火星之后,还要考虑生存和生活问题,如此想来,这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要找到适合降落的地点,还要提前探测好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点;还有,必须提前把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资运送到火星上。这两项准备工作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头大,但却非常适合我们在此基础上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这也不失为枯燥生活中的一剂兴奋剂。

埃隆·马斯克认为,人类在火星上需要“建立一个可以自我维持和发展的火星移民社会”。本书作者斯蒂芬•彼得拉内克则认为,人类如果计划在火星上生存下去,必须要解决最基本的几个问题:水、食物、住所、所需衣服和氧气。

这五个难题看似阻碍了我们实现火星移民的计划,但作者针对每一个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解决方案,虽然也只是个构想,可到底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关于未来“星际移民”计划的希望。

说到最后,可能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好端端的,一定要飞去火星吗?

其实,作者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一是为我们构画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宏伟蓝图;二是对过去的航空航天成就进行回顾以及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进行展望;三是让我们对生命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大家看,仅仅是一个星际移民的构想,就要解决这许多问题,要面对无数个困难。这实在提醒着我们,真正想找到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多么难,所以,珍惜我们的地球吧!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 ,头条号妖精】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