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看懂了的部分——《The 10,000 Year Explosion》_The 10,000 Year Explosion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The 10,000 Year Explosion > 记录一下看懂了的部分——《The 10,000 Year Explosion》
花痴袭人 The 10,000 Year Explosion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21 15:03:53

记录一下看懂了的部分——《The 10,000 Year Explosion》

呼!好歹看完了,词汇表和注释也瞄了一眼。如今看完一本书越来越难,读书本领越来越渣。只有一条稍可安慰:屡败屡战。

这本书,似乎还没有中文名,应该叫做什么比较好?《一万年来人类的爆发式演化》?《演化一万年》?《生命不息,演化不止》?《一万年不少,足够演化》?

估计有一大半没看懂。遗传学考古学生物学历史学等专业,查了名词意思,也不一定读懂了逻辑。就把看懂了的记录一下吧。以及忍不住rp的部分。

这本书2009年出版,至今5年,做为科普书还看不出能否站稳脚跟,但争议性已经确凿无疑。

最醒目的观点:演化从未停止,正在进行中。

这个事情作者说出来之后,我觉得有理。虽然几万年在演化尺度上算是很短,但是短有短的作为,没有短期的微小改变,哪来长期的显著演化?说演化完全停滞的观点,真的需要质疑。作者以狗为例,说明动物在短短几千年的人为选择下,可以在外形和特征上有显著改变。人当然跟狗的情形不一样,但是人的生存环境几万年来的确有急剧的改变,为了生存,生理上必定会有调整,有些就能达到基因变异并延续该变异的层面。

为什么人跟人不同,因为人跟人的基因不同啊。

人从哪里来呢?从非洲来。现代智人从非洲来,在欧洲边缘遇到尼安德特人。智人从尼安德特人那里得到了一些关键的基因,使他们能够适应欧洲比较寒冷的生活。书上这么说的。我觉得听起来有点太过理想化,而且证据显得不足。也可能是我彻底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读这一段的时候,老想起《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石和原始人。黑石是选出了智力基因已经变异增强的原始人,还是用什么手段导致了某些人的基因变异?
然后讲到农业。农业是影响人类基因的重大事件。这个听起来也有理。You are what you eat. 食物营养结构的变化使某些疾病容易产生,比如糖尿病,那么那些不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会有更高的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狩猎社会的人如果一下子食用农耕社会的食谱,比已经农耕了很久(这个很久是指几千年那种很久)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更重要的是传染病。农耕社会产生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传染病,因为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又跟家畜共生。这样就会出现特有的生存选择,比较能够抵御新生疾病的变异,更有机会让后代存活,于是农耕社会的人到后来会普遍带有抵御疾病的基因。他们的基因组跟狩猎社会的人就稍有不同了。

书里举的比较透彻的例子是乳糖不耐症。这个我看懂了,因为Colin是乳糖不耐,我还有个好友也是。乳糖不耐症,就是有些人的身体无法分解牛奶或其它乳液中的一种主要糖分,不能吸收牛奶中的营养。简单的说,他们不能喝牛奶。喝了也白喝。

原来早先人类都是乳糖不耐,哺乳动物都是。因为那时候哺乳动物的乳汁来源只有母亲。母亲的乳汁很宝贵,要尽量供给有需要的幼崽。动物长到一定年纪,身体就不再能够消化乳汁。这是一种保护幼小以免兄弟相争的机制。不然幼崽一定抢不过长大了的哥哥姐姐。

(花生米得知此事,失落地说:我能喝牛奶,原来我是个变异。)
(其实大家能活在如今的世上,或多或少都是变异,都是X-Men。)

但是后来有了农业,驯服了家畜,乳汁来源增加了。8000年前,某个偶然的机会,一次偶然的变异,有人可以吸收牛乳了。这个人比其他人存活的机会大,带有他的变异基因的后代,也比其他不能吸收牛乳的人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漫长的岁月中,可吸收乳糖的变异基因渐渐覆盖了大部分欧洲。到目前,大概只有不到20%的欧洲人是乳糖不耐。

然后作者更大胆推测,认为语言史上神秘的Proto-Indo-Europeans,就是因为乳糖消化基因变异,而繁殖到欧亚大陆的很多地区,他们的语言是欧洲和亚洲很大部分语言共同的来源。他们的证据是,那种神秘母语中,关于“牛”的词汇相当丰富。这件事我倒也知道一点,是从只读了半本的《Mother Tongue》(Bill Bryson)里面看来的。(可惜那本书到现在还没读完。今天特地跑到国家图书馆去找,结果两本都出借了。)

真是蛮有意思的。尽管证据并不是那么充分。

至于另一个主要的证据,祖居德国的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应该是这本书最具争议的部分吧。一个呢,是关于某个人种特别聪明的研究,很容易政治不正确;另一个原因,则是犹太人就算真的特别聪明,这聪明劲儿也是最近200年冒出来的。基因变异的时期,真的这么短也行?难道那一茬犹太人真的就像是实验室里密集经受选择压力的豌豆?作者显然觉得是,可我觉得有点不太靠谱,虽然做为外行完全无法反驳他。我倒不介意犹太人被证明是特别聪明。生活经验告诉我,人的聪明还真是天生的,我不是指那种能读书的聪明,那个可以训练。话说回来,能够被训练,也是一种分别。有些人训练了也没什么效果。


关于这本书的主要印象就是这些了。书中主张人的演化这些年来从未停止,而且在生活方式、食物来源、文化发展等特定环境因素的刺激下,演化只有比远古要快。

它比《自私的基因》容易读,那本现在还在跋涉中。但是跋涉也不是没有成果,比如这本里提到基因的鹰派与鸽派理论,我就知道是什么东东,因为是从《自私的基因》那里来的。

前些日子总结了一些《自私的基因》里看懂的东西,给一个朋友看。她就说这些不都是常识么?我就想,1970年代出版的《自私的基因》,四十年来已经扎下了自己的根基了。所以,总有一天我会看完那本书。

保持开放的头脑,抽空读一些有趣的观点,是很好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