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兴,诗意生活_博物人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博物人生 > 博物之兴,诗意生活
央水长弓 博物人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31 23:05:39

博物之兴,诗意生活

初读《博物人生》一书时,不由得被这如此高大上的书名和如此玄奥的“博物学”震住了,但当我耐心细看时便发现,博物原来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甚至可以说是息息相关。这要归功于刘华杰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博物学,从博物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也介绍了普林尼、格斯纳、怀特、卢梭等开创的西式博物学之路,还结合草木这一切入点,示例了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何谓“博物学”?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博物学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它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 ,它包括当今意义上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
但看完此书后,我不禁感叹,博物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前人对天人关系的探索,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博物学文化中,“人与自然不是对象性关系,大自然、生命具有灵性或神圣性,不可能仅以物质或比特的形式来充分把握”。“天地之大德曰生”,博物学的文化尊重大自然,讲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倡导人类过普通安静平和的生活。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平常认识事物或者做某件事,总是会纠结于它有没有用处,就连“认识世界”也是为了“改造世界”。然而,博物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认识身边的花花草草,不是企图像中医那样通晓百草的性情、知其怎样入药,可能只因为某朵美丽的小花,某株摇曳的小草,它的美好让你忍不住去追问。就像古希腊人喜欢追求智慧,不是因为智慧有用,只是因为爱它。“野花如同春天和秋天的彩霞,如同日出和日落,如同百鸟的鸣唱,如同女人的美发、明眸与婀娜多姿的步态,最先教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星球上存在着无用但却美好的东西。”梅特林克如是说。刘华杰教授在书中说到:“也许正因为博物学的‘无用’、低效率才使得它是一种值得真正追求、去玩味、去实践的学问。”
那么,博物学真的是一门无用的学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然它为何能延续传承数千年呢?“即使在当下不看好博物学的人,也无法否定历史上博物学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现在每一门响当当的学问在发展的过程中几乎都有着博物的发展阶段,以医学为甚。类似的可以讲农业的博物学传统、地质学的博物学传统、甚至几何、概率论的博物学传统。博物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不像数理化或者英语计算机,直接赋予你某项技能,但它却能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让你感受到自然与人生美好的东西。正如俗话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本书中了解博物学的时候,我想到了凡尔纳的作品《神秘岛》中,15岁的赫伯特•布朗——一个酷爱博物学的少年,很少有动物和植物的种类能难倒他。布朗丰富的博物学知识是他们能在荒岛中生存下来的重要倚仗。我想这也可以作为博物学拥有实际用处的例子。
“博物学的最大作用是让我们谦卑,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以博物活动作为休闲方式。注意周围的草木、石头、动物,找到它们的名字,发现它们的故事,会给人带来恬淡的心情、雅致的情趣,生活中会增加许许多多的美。如果强调素养教育的话,它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刘华杰教授是这样看待博物学的作用的。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刘华杰教授竟把《诗经》与博物学联系起来了(第三章,《诗经》与博物之兴),这使博物的学问变得充满了诗意。李约瑟说:“科学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光辉灿烂而深厚的根基。”这根基就在于古代非常发达的博物科学。而《诗经》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与教育、科技也有重要的相关性。所以教授便以《诗经》为例谈谈中国人在生活世界中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以及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虽然“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写在了《诗经》的最后,但反而是最基本的,“不知其中的鸟兽草木之名,算不上读懂了《诗经》”。但《诗经》的博物内容绝不仅限于植物和动物,还有非常重要的星象,我觉得这与当时的农耕文明有关系。
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的角度赏析《诗经》,以文学的手法阐释博物学,刷新了我们的世界观,令人耳目一新。他以《诗经》中“荇菜”、“苹”、“栝楼”等名物为例,启发读者:“获取知识并非目的,求得理解,也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实实在在地生存才是根本。在盛世或乱世,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在教授的眼中,赋比兴,不仅仅是文学手法,他从科学哲学和博物学的角度重新阐发它们:“赋比兴在认知、理解世界方面各有用途,同时起作用。”只有扩展视野,把科学的目光放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才能感觉到充满诗意的文字也可以传播科学。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以一颗童心去关注大自然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必定会有有趣的发现,这是“诗意地生活”。读《博物人生》,发现博物之趣,自然之美,通过博物之兴,感受生活的诗意。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