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拉动“3法则”的个人与企业的转型之路_拉动力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拉动力 >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拉动“3法则”的个人与企业的转型之路
frequency 拉动力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2-14 08:12:57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拉动“3法则”的个人与企业的转型之路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在数字基础技术的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中去的背景下,作为旧有科层金字塔体系下的个人与企业如何有效的通过拉动力的3法则(3个层次、3个领域和3个要素)成功转型,并塑造出更多的未来社会企业形态来改变世界。

在书中拉动的定义为:”就是通过扩展可能的认知;培养新的性情;掌握新的实践,采取新的行动以实现那些可能性“。这个定义内容也暗含了图书的小标题"How Small Moves , Smartly Made ,Can set Big Things in Motion"(小行动,巧妙地完成能驱动真正的大事物)。作者把拉动力从层级上细分成参与、吸引和实践三层,再从个人、企业和社会三个视角出发分析了如何有效的通过路径、影响力和速度3个要素达到提高效能和创造创新的目的。在书中的前言部分作者把上述内容简化成了一张模型图,以便于读者们理解与记忆。

(先插一段吐槽点:一般商业类的图书都是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描述问题、亮明主观点或解决方案,再辅助于例证;本书也不例外,并且作者是大型咨询公司的资深专家,因此在描述问题现象时刀刀见血,把旧有体制下的企业弊病写的入木三分,亮明观点也架构力十足,但是在案例选择上面却很是不当,案例的鲜明度和切合度均显不足,害的我只能反复的阅读,理解其内容观点,这也是我扣掉一个评价星的主因。另外还有一点不足是该书的大的宏观布局很好,但在微观操作方面虽然列举的个人视角的出发拉动力实践,但是真正的可操作性不强,不过这方面本人也有点苛求了!同志们可以自己结合《网络素养》那本书,以及更细节的通信社交媒体工具使用说明《微信XXX》等的书籍补充之。)

书的开篇第1章节《推动力的式微》对比了旧有的控制体系下的推世界与新形势的拉世界的差异性,并对比以往的技术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改变的历程,推测在这一轮数字通信技术革命在整个大转型三大浪潮中,目前的点位在第二浪潮的初始阶段,并论述了知识储备和知识流基本概念,以及边缘改变中心法则,推荐参考图书《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

拉动力的首个3法则—层次要素,第一个层次是参与(第2章节),即通过自己的网络,当需要的时候,接近需要的人员和信息。并且如果不同过自己的网络联系他人,这些问题他不可能自行解决。参与解决的是要将自己融入到外界知识流中的浸入问题,在具体表现方面有寻找、标签收藏、评论、分享推广。第二层次是吸引(第3章节),核心是通过加强互动,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达到意外发现的效果,要想增加互动必须实施更多的暴露,更多的输出,其实也就是这边书评的意义所在,并且随着交流互动的增多,也要刻意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倾注必要注意力的问题。最后一个层次是实现(第4章节),在上两个层次基础上,通过构建创造空间,协作式创造新事物,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潜能的实现。

拉动力的3个领域视角分别是个人、企业和社会,分别对应第5、6、7章,并针对每个视角再从技术旅程路线上分成了3个要素:正确的路径、足够的影响力和最佳的速度。变革首先从处在边缘的个体来引发,个体通过跨机构联系构建新的知识流,反过来倒逼企业进行变革,拉动企业的数量达到临界数量后进而上升到社会层面上的行业重塑,整个社会为之更新。但是在具体采用从下而上的变革实例中,作者并没有举出让人信服以一个贯通个人到企业的完整实例,倒是企业和社会从上到下的变革中列举了不少佐证示例。另外在社会领域视角方面作者提出了新的塑造战略,建立宏伟的塑造观,建立起平台,通过行为和资产获取公信力,加速平台多边利益者沟通互动与繁荣,这部分内容可以与平台战略豆列(http://www.douban.com/doulist/35684580/)中其他图书参考学习。

作者在最好的结语章节重点强调了两点,第一不能放弃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还是为作为个体的我们提供无法简单复制的无与伦比的机会。第二,在个体进入到拉动的世界的时候,一定要充满热情,也就是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你拥有这件事情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热情在知识流互动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完全实现自身潜能的钥匙。


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提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与企业的转型所需内驱力量、避免陷入互联网诸多应用的”工具主义“的好书,需要反复阅读并汲取力量从而不断在新的拉动世界中前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