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力量_谣言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谣言 > 谣言的力量
夕岸 谣言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1-18 00:11:48

谣言的力量

在先锋书店听讲座,无意中在架子上瞥到了桑斯坦这个差不多几年都没再接触的名字。
《谣言》是新书,但其中的观点一点都不新。作为前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已经阐明了他的大部分理论。现在专门以谣言为题编一本书,意义大概是《网络共和国》出版的时候,Web2.0还处于萌芽阶段,不管是SNS和微博都还没个影子,很多互联网特有的现象还没有引发业界的讨论和网民的狂热。如今冲出学院重提旧的理论,比照现实,确实能够看出桑斯坦当年预测的精准。
贯穿《谣言》的关键词是信息流瀑和群体极化。这两个概念也已经为传播学界所熟知。前者指“一旦一定量的人开始相信一则谣言,其他人也会相信,除非他们有更好的理由相信这则谣言是虚假的。”35后者指“具有相似信念的人聚在一起讨论通常会强化谣言。”55这两个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早就有实验加以证明,人总是倾向于相信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信息,引证对自己有利的发言,说到底就是个选择性接受、理解与记忆的问题。桑斯坦的创见在于更进一步地指出,“那些身处流瀑中的人们一般不会透露自己的怀疑。”38作者假设有人传播了一个谣言:参议员约翰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即使人们知道约翰不太可能做出这类事情,他们还是可能追随传播谣言的人,因为“人们会戏剧化地受到已作出选择的人们的影响。”40这里作者举了一个有关音乐下载的研究,这个精彩的例子将告诉我们,豆瓣等影音网站的评分规则如此不科学,一些很平庸的作品被打高分实在是无可厚非。
当然,中美互联网上的谣言还是有差别的。美国互联网的容忍度较高,各种类型的谣言更加活跃,因此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定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常常上升到美国精神与终极价值的高度。中国的大部分谣言则能被看做一种“来自民间的叛逆”,是信息不公开带来的诸多猜测,是对于官方一元化说词的本能反抗,并没有纯粹的恶的动机。一个地区适当监管谣言的前提,一是该地必须有严格的法制来界定“谣言”的边界,防止误伤媒体和公众监督权;二是公众必须已经享受到足够的自由,自我审查和“寒蝉效应”足够小。《谣言》尽管道出了网络意见自由市场的乌托邦属性,批驳了认为开放所有言论就能消灭谣言的观点,但绝不是为审查言论的正当性打开销路。记得贺卫方老师对美国有一句精彩的概括:这是一个没有大是大非的国家。桑斯坦绝不会为了突出谣言可能带来的破坏,就动摇言论自由的基本准则。恰恰相反,他再次重申了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如果人们在不知情或者确实相信的情况下散播了虚假信息,则不需要对此言论负责,即便他不能合理地说出自己所作所为的动机,也无须负责。”130
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社科院陈乐民老师生前的忧虑:互联网的危机在于它缺乏公民社会必不可少的自我监控、自我批判的机制,这使国家权力找到了肃清不良信息,妨碍信息自由的借口。而接受了常识的人都会承认,控制甚至扼杀言论带来的后果,远比放任恶意的谣言带来的损失来得严重。可惜“宁可不作为,也要防止恶的产生”,是美国的共识,却并非我们每一个人的常识。
《谣言》更像是《网络共和国》的缩减本,加入最新的案例,以平实的应用文体例作配料,使之不再像一盆难啃的核桃。看看随处可见的插图漫画,实验数据的缺席和引进此书的中信出版社就知道,这又是一本类似于《长尾理论》和《黑天鹅》的读物,离所谓专业性学术性还差了几个数量级。对于那些通读《网络共和国》的人,建议就不要把它列入书单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谣言的力量”的回应

freeman1003 2010-12-24 23:12:42

读这本书的时候要时刻警醒,美国人的问题未必是我们的问题。即使我们面临和美国人同样的问题,但症结却可能完全两样。个人感觉王绍光的序言就隐约有点“错置具体感”的谬误,不知道他是未能意识到中美完全不同的舆论环境,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