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犯罪2.0》:犯罪类型已升级,预防手册快更新_氮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 《氮:犯罪2.0》:犯罪类型已升级,预防手册快更新
吴情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30 22:03:59

《氮:犯罪2.0》:犯罪类型已升级,预防手册快更新

       文/吴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过,在这些变化中,既有可喜骄人的部分,比如信息共享、联系方便,又有不少令人担心忧虑的地方,比如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通过互联网盗用个人身份等等。与现实世界不同,互联网营造了一个基于庞大数据储存和处理的虚拟空间,几乎无边无际,难以准确查询(尽管也有追踪技术),这无疑为某些犯罪类型的升级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渠道。

《氮:犯罪2.0》,意大利著名记者、专栏作家比亚吉奥·西蒙内塔(Biagio Simonetta)著。西蒙内塔长期在意大利的纸质媒体上撰写科技类文章,也触及与网络安全犯罪相关的领域。除《氮:犯罪2.0》外,西蒙内塔还著有《光荣会帝国》(光荣会为意大利国内一大黑帮)、《危机的主人》等著作。在《氮:犯罪2.0》中,西蒙内塔就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案例,细致分析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犯罪类型、犯罪途径以及抓捕犯罪的方法或浅或深的影响。他坦言,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犯罪分子。

在互联网世界,只需一个或几个账号,犯罪类型如售卖毒品就能从传统的街头转向网络平台,犯罪的风险大大降低,犯罪的效益大大提高,尤其是近些年来社交媒体的井喷式发展更新,更为犯罪行为的私密性提高了绝佳的庇护。基于网络平台达成的非法交易额“呈增长态势”,便是犯罪行为日益网络化的明证。为非法交易行为提供平台的丝路网(Silk Road)的成功,以及成功背后的网络安全管理困境时刻提醒人们,对这样的非法交易进行直至和取缔,考验的不仅仅是毅力和耐心,还考验着能力和技术。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据化。对个人而言,证明身份的各项指标,多半也被数据化。数据的流通和分享在互联网时代极为便利,如何完整保存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窃取和利用,于个人重要且必要,毕竟,这关乎到“我是谁”、“我在做些什么”、“我将往何处去”的问题。身份盗窃乃至被人冒名顶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其后果都远非普通人如你我可以预想见的。在身份盗用案件频发的今天,“危险无处不在”。西蒙内塔建议道,我们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对私人信息外泄的敏感度,减少“被人翻垃圾桶”的机率。

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著有小说《发条橙》,讲述了一群少年男生拉帮结伙的犯罪故事。在互联网日趋普及的后现社会中,青少年犯罪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他们大都身穿名牌衣服, 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习惯,遵循一整套特定的组织规范。西蒙内塔就曾因好友齐柯的介绍,与一帮少年罪犯有过接触。他们看似老道、成熟、圆滑,其实骨子里难掩少年的天真和幼稚。在西蒙内塔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经历和流行文化有一定关系。如何为思想处于形成期(不确定)的青少年保驾护航,成为摆在家庭和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连在一起,网络犯罪也就逐渐跨越有形的国界线,成为世界性治理难题。在这一挑战面前,每个人都无法全身而退。因此,跨国信息共享和分工合作显得尤为必要。尽管这样的尝试不很容易,好在并非全无先例可循。另外,对个人来说,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隐私管理能力,是我们力所能及且应当掌握的。毕竟,犯罪类型已升级为“2.0”模式,预防手册也得随之尽快更新。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