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静气品东瀛——评《走,品日本》_走,品日本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走,品日本 > 平心静气品东瀛——评《走,品日本》
不夜影城 走,品日本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5-06 23:05:58

平心静气品东瀛——评《走,品日本》

对于日本,我们总是带有复杂的情绪,昔日的他们如同一个贴着穷矮丑标签的小徒弟,跟着以高富帅为商标的师父——我们,学本事。小徒弟学的很刻苦,却也学的很精明,当我们不再高富帅,而是积弱积贫很多年,这个也不再穷矮丑,而是正当壮年、学业有成的小徒弟就像《功夫熊猫》里的豹子阿龙,把对授业老恩师浣熊师傅的报答换成了暴打,这种结果让我们面对日本总是很难客观冷静。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的反思一下,问题是不是都出在对方,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这个昔日的徒弟。《走,品日本》让我们有机会进行这样一次不带情绪的近距离观察。

读这样的书是一种旅行般的享受,也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书中,我们看到怀旧风的盛行,已经成为日本的一种生活潮流。很多人特地找来一些老东西,小到杯杯碗碗,大到桌椅板凳甚至老爷车级三轮,都可以摆在店铺前使用,这些东西或许早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现在这些日本人根本不曾用过,但这些旧物属于他们的祖辈,是历史的见证,这一细节显示出日本的集体人格的延续,它们的存在传承了日本人岛国危机意识,即在生存环境恶劣与资源短缺中形成的节约环保观念,也传承了对祖辈勤劳创业感恩与缅怀,特别是店铺门前悬挂的老招牌,都是饱经沧桑甚至字迹斑驳,但日本人依然在用,为什么?表面看是还可以用,能不换就不换,而这背后隐藏的是日本人不忘本和坚持传统的性格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之中,老招牌犹如一个个精神图腾,悬挂在一个个店铺、一条条街道,更悬挂在每一个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这不是牵强附会的臆断,而是有例可证,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日本人对传统的坚持。在我们的观念中,传统的仪式、习俗都是年纪大的人在做,年轻人顶多看看热闹,因为很多东西太土、太繁琐,不仅装模作样还浪费时间,与如今时代的快节奏根本就不合拍。然而在《走,品日本》中,我们惊讶的看到,就热衷程度而言,日本的年轻人参与自家当地的传统习俗活动都是非常积极的,一次作者到仓敷美观地区游玩,当天刚好是当地传统的“千岁乐”祭典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就有许多年轻人围在神轿旁做准备,穿着标准的服装,绑上头巾,兴高采烈的参加这场传统祭典。他们的表情不是被组织的麻木与无奈,也不是旁观的猎奇与无聊,而是引以为傲的专注、热情参与的投入。

在《走,品日本》一书中,作者始终站在平民视角观察日本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暂时摒弃民族情绪,平心静气的分析日本的集体人格,也就是文化,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想要了解对方,首先要冷静的观察对方。透过作者的观察和书中一张张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日本剪影,我们深刻感受到日本的文化虽然承袭于中国,但其后续发展可以说自立自强而且自强不息,以至于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地步。小到菜市场保持的干净整洁、器物制作的精致完美,大到热爱并坚持自己的传统、严谨高效的办事风格,无不多元的体现出日本人高度统一的民族性,也就是作者提出的“日本力”,这种隐藏在日本人基因中的共同人格,蕴含着巨大且持续的能量,使日本在短短的几百年里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把一个自然灾害贫乏、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发展成世界一流强国,尽管作者谈的只是百姓生活并无军国大事,但一个民族的精英文化正是由这些平民文化孕育出的,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精益求精、自信勤劳的厨师、工匠、修车工的存在,才会有严谨认真高效的科研人员、教授等精英。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优秀集体人格的传承与坚持就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这一点曾经是我们徒弟的日本显然做的比我们好,反观我们,别的不说,菜市场的卫生条件如何、传统习俗坚持的如何、城市街道及建筑保留的如何、各行各业从业者敬业程度如何,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也都很没有底气。所以,对于日本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智的看法,历史上的侵略和依旧的好战,我们应该恨;但对于其优秀的文化,我们更应该学,而对于我们自己的劣根性更应该对比着去反思。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平心静气品东瀛——评《走,品日本》”的回应

[已注销] 2012-05-19 15:48:03

对于日本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智的看法,历史上的侵略和依旧的好战,我们应该恨;但对于其优秀的文化,我们更应该学,而对于我们自己的劣根性更应该对比着去反思。


说的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