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玥其人_嗨!台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嗨!台北 > 环玥其人
孙衍 嗨!台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0-13 16:10:57

环玥其人


时间是会糊弄你的。从日期来看,不过是2007年5月31日,还不到三年,在心情上己经是上个世纪的印象了。
那个时候,我刚经历了家人的生死之关不久,写了一本书记下自己在鬼门关前的挣扎;又因为感到人生无常,接着又赶快把萦绕心头多时,一本有关越界阅读的书也整理出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出版了两本书。
是否因为关心读者对那两本书的反应,所以在那天夜里上网四处观望,不记得了。现在留下清楚痕迹的,是我在豆瓣网那则留言的时间是2007年5月31日晚上 10:48。
 
我的留言是这么写的:
环玥,我是郝明义。看到你在豆瓣列的
《越读者》书单,很谢谢你的推荐。很好
奇你是怎么买到这么多台湾的书,以及又
怎么帮读者代订台湾的书,生意还不错吗?
最后,也要谢谢你推荐的奥威尔的《巴黎
伦敦落魄记》,等设法去找一本来看看。
我有一个个人网站:
www.rexhow.com 也欢迎常来逛逛。

我沿着这个留言,隐约想起在写信之前不久的一些经过:我逛到豆瓣网讶异地发现大陆有个人不但己经把我刚出版不久的《越读者》读过,还很用心地把我在书里随手推荐的一些书种,很整齐地整理了一个清单。后来从豆瓣网再联到她个人的网站,更讶异地发现她购买了如此之多我们大块文化曾经出版过的书,并且还用这些书做了些拍卖的生意。
我个人的生活里,早就见识过网络可能发生的作用。但在那个晚上,我还是为自已无意中在网上发现我们在大陆一个如此忠实的读者,而感到振奋。于是我留言给她。

我很快地接到了她的回信:
呃,
我不知道该怎么样面对这样的惊喜,郝先生一直是我的偶像,当我在大陆第一次学做出版人赔光我的剧本费时,我就想在对岸有一个那样的男人做出了大块这样的理想。
网络上的虚拟让我怀疑一切,在收到这封也许真是你寄来的信之前,我正在请托出版界的朋友要你的email,因为你说你相信email开始的友情,我也相信。
我看了所有你亲手写的故事,评论都在我的豆瓣上,我本来想要邮寄给你。
很多人喜欢台湾的书,内容和选择上,自由始终是读者的福音。我是琼瑶公司的编剧,所以往返两岸也不算难事,何况我还有很多台湾的演员朋友们。
祝好,请原谅我的唐突,但是
你真的是郝明义?

如果是,那么我的荣幸,是希望成为你的一个笔友;如果不是,那么谢谢你和我一样知道郝明义。
对大多数我的朋友们来说,我对他的喜欢毫无道理,尤其是在一个每天制造明星的圈子里。

我这样和环玥开始通信。我逐渐知道……
她大学专业是编剧,从2002年还在校时就开始写电视剧。
到了2003年底,大学刚毕业的她攒了一笔钱。当时的大陆言情小说是被压制的书种,她却觉得身为女孩子怎么可以在成长的路途中少了做爱情梦的余地,于是拿出20万作了一套叫做romance的书系一套16本。
她选的作者都是当时在台湾写过言情小说的大陆女生,书卖得不能说不好,但是万恶的收款制度让她血本无归。欲哭无泪的时候还不能完全放弃出版的梦想,于是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负责明星书系的出版事宜。
她后来又换工作,(当时)负责大陆一本老字号的时尚杂志的北京编辑工作。不过同时也维持两个身分,一个是职业编剧,一个是热情的阅读者。(在接下来的通信中知道,因为她大手笔地买大块的书,竟然认识了大块的一位后台处理工作人员,成了未曾见面的朋友,用员工价钱帮她买书。)
她还挺豪气的。回顾2003年想做出版人的经过,她的结论是:“初生牛犊才不怕虎。……得到教训,但是也学到最基本的纸张、印刷、成本知识。(我没有后悔,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做得更好些,我这样想。)”
她是偏执的文字狂,白纸黑字的东西一向比口头语言更加容易泄露内心的隐秘。
她是个南京人,但是北京住久了,夏天已经没法在南京居住。
“中医说我耗损严重,要静养。我和过去的朋友吃饭,当然要回忆以前的事情,但是突然我什么都忘记了。26岁的时候装老人心态是年轻的一种姿态吗?”
网络上找不到环玥的照片,但是她的相貌和个性,却相当鲜明地在我心头有了个形象。

2007年,在我自己人生路程中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很彷徨,为到底应该守在台湾耕耘,还是应该走出台湾,用一种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而煞费思量。后来我决定走出台湾,同时以大陆和美国市场来思考的决定,虽然是2008年才下的,但是2007年却是这些念头真正激荡起来的一年。
那年我认真思索是否可能用比在台湾更长的时间居住在大陆,真正第一手观察、了解大陆,所以在年底的时候,我去了趟北京,多见一些朋友探讨。在十一月底,天气已经相当冷的晚上,我第一次和环玥见面。
那之前,我们已经在网上讨论一些事情。主要是她在编剧以外所写的小说。


她给我看一个小说的草稿。我觉得很有趣。因为前三章的写法,和后面的写法,风格上有极大的不同。前面的写法,很简洁,像是在看一部影像犀利清冷的电影。后面的写法,很软,像是在看一部很黏人的电视剧。我给她建议,看她想统一为哪一种写法,也暗示她我更喜欢前面的写法。但环玥没有确定地回答过我。
等我见到她本人之后,忽然明白了。
在北京那个夜里见到她,在饭店咖啡厅沙发上,我也看到两个她。一个是以我的一个读者在说话的她。很娇,很软,很热情地和我谈一些书的事情。很像写那部电视剧的她。等我因为我自己对大陆想要了解的问题而回过头来请教她的时候,突然,她的眼神和笑容有了那么百分之五的不同,她对“郝明义”的分析,对“郝明义”适合在大陆掌握些什么商机的分析,一下子简短明白,毫不迟疑,针针见血。很像写那部电影的她。
从我见到环玥之后,不同于只以email通信时候的,就是我看到环玥虽然是一个环,但确是一个多彩的环,而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的环。

去年环玥去台北,我说好了要亲自招待她,但双方时间没调好,那个时间我必须出国,就黄牛了。
我请和环玥也很熟的我们大块的总编辑招待她,但是总觉得欠着她至少一顿接风的饭。也多了听她用电视剧和电影两种不同角度来观察台北的遗憾。
所以前不久环玥说她要出书了,问我可不可以帮她写序。我就马上答应了。
我很乐意这样为这一位作者的出场做点介绍。也和大家一起看一个有两种观察与说话能力的人,怎么讲她眼里的台北。


(文/台湾大块文化董事长 郝明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环玥其人”的回应

孙衍 2010-11-08 08:50:05

楼上说得人春心荡漾了。

Clytze 2010-11-06 14:00:17

看你这样,让我突然想起了《五月之恋》,现在已记不起电影的男女主角叫什么名字了,只是还记得男女主演,陈柏霖以着五月天的名义给刘亦菲联系,但是你们俩人都是真实的。那种淡淡的感情真好。因为喜欢五月天而喜欢台北,曾经愿意跟随他们走遍台湾的大街小巷,现在年纪大了,工作忙了,也失去了曾经那番少女的情怀,也就只是期待能够在小巨蛋看一场他们的演唱会了,还能够在台北的跨年演唱会上一起跨年。
很想去台湾,觉得台湾就是适合一个去的地方,那种淡淡的静,一个人穿遍大街小巷,走过靠海的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