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旅行不赶路 也许有一天你也可以_骑马,在新西兰的春天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骑马,在新西兰的春天里 > 她的旅行不赶路 也许有一天你也可以
锅锅 骑马,在新西兰的春天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24 16:03:51

她的旅行不赶路 也许有一天你也可以

我总是不能集中时间好好读一本书,就像每次的旅行只是抽空,不能尽兴。但这本书让我在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仍要看几章才肯罢休的地步,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了。
《骑马,在新西兰的春天里》的作者杨乐,9岁就走向世界的80后美女海归,在瑞士说德语,念大学,随后游历于欧洲各国,2012年辞去日薪千元的口译工作,开始创业,在全世界寻找伙伴,项目是海外马术夏令营,组织国内学习马术的孩子到马术发达国家参加课程学习,于是有了这一次前前后后长达半年的新西兰之行,全程以自驾+民宿的方式,讲述在新西兰的24段旅行故事,感受南北的美食、美景和户外运动。每个故事后面配有订房、租车、购物的网站或者旅游小贴士,融文艺与实用于一体。这次前前后后大半年的新西兰创业之旅,不像纯粹的生活,也绝不是简单的旅行。比生活多了份刺激,比旅行多了份现实。
书中的小细节让我愿意在这一页多停留几分钟。一张标有序号的新西兰漫画地图,形象、可爱,对作者的旅行线路规划一目了然。每个故事的最后都有温馨的旅游贴士,将故事中提到的景点、住宿、小资讯一一列出,附上网址链接,十分方便,本是一个旅行随笔,却兼有攻略的功能。
文中有时突然冒出的一两句古诗词,让我最初有些差异。因为我对新西兰的认知是清新,阳光的,而作者在旅行中常用古诗词形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我的认知产生偏差。后面每看到古诗词,就在脑海里构想作者所处的场景,想着为什么她会产生这样的感叹。辛弃疾的词最多,“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突然会给人一种跳转到词人所描述的地方,忘了其实作者在新西兰。这也是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
作者有句话:“旅行总是会不断地提醒我,有时候路边的风景比终点重要。所以,我的旅行基本不赶路,常常为了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而停留。”每个人对旅行的认识不同,为了了解骑马去一趟新西兰,作者没有每日都围着“骑马”,她感受奔向目的的沿途一切,将一路的人事物都记录。有故事,不空洞,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读一本书,不是为了感受作者反反复复的情感抒发,而是要从中读到故事,有故事的书才是好书。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当地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牛羊,想象着广袤的自然牧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忍不住猛吸几口空气。当然还有热心的新西兰人,布置用心的客房,一桌丰盛的早餐,随意自在的感觉。旅行也是长见识的一件事,如果不读这本书,如果作者不是为了“骑马”去新西兰,也许我永远不会知道“马术治疗”一词,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现代马术治疗法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瑞士、奥地利地区,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马术治疗师研究得出,马匹在慢走过程中,其盆骨的三维运动与人体相似、患儿在马背上感知到的是变化的、有韵律的、重复的动作。这样的运动不断刺激患儿的神经系统,从而改善他们的肢体控制能力、感官系统和注意力。这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又说到作者的整个旅行,一个人,一辆车,走到哪里歇到哪,有整体的计划,但不给自己强加目的,看似没有目的的逛逛,真让人羡慕。这需要勇气,但作者说:“所谓勇气,应该是本来不敢做的事情,突破自己去做了。于我而言,出发,上路,是听从内心的声音,源于本能,而非勇气。”能如她一样,光羡慕能悠闲地兜风,那就错了。她也舍弃了一些,有舍才有得,就像我说得总是不能有完整的时间看书或旅行,那时因为把所有都看得同等重要。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作者这样不赶路,轻轻松松的上路。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