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之上的行走_莲花之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莲花之上 > 莲花之上的行走
xiaoh780 莲花之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0-06 22:10:15

莲花之上的行走

从小鹏的Blog得知,他又出发了,新的行程应该与昆曼公路有关:昆明——老挝——泰国,然后是东南亚各国,最后经澳门回到北京,历时两月。这漫长的旅程也许又将成为他第三本书的内容。旅行,对于这个被称为中国专职旅行作家的青年来说,是工作,更是看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从《莲花之上——印度行游书》开始认识小鹏的,认识这个南开大学国贸专业毕业,又远赴欧洲读MBA,最终却把背包旅游写作当作了自己的职业的专职“背包”。行走,是一种选择,更是源于内心的需要。“三年前,我认为旅行是选择、是决定、是告别、是出发;三年后,我认为旅行是一种个性化的人生体验。”从2004年的《我把欧洲塞进背包》到2007年的《莲花之上》,从欧洲大陆到亚洲腹地,漫长的旅程就这样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见证了一个人成长。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两百多页的书,这在近年来的阅读经验里是少有的。因为有趣,因为流畅,也因为简明。我想这也是一本好的旅游类书籍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
《莲花之上》不是一本旅游指南,把吃喝玩乐全部罗列,读之如同在看一份面无表情的旅行社日程安排;它也不是一本妄想“毕其功于一役”,所谓内涵“厚重”的人文类作品,即使面对的是印度这样一个让人不太容易轻松的国度——作者没有这样的野心。它只是一本背包客的旅游笔记,没有东拼西凑的旅游资讯,只有用双脚一步步丈量出的旅程,和一个LP拥趸用自己的有趣遭遇对LP中箴言式的“警告”的现实版诠释。用作者的话说,文字的由来“只是因为兴趣。只是因为喜好。我只将自已最原始、最直率、也是最真实的感受与快乐表达出来,如此而已。”也因此,行程的安排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有的地方往往是在既定行程之外。比如“斋城普什卡”,一张在斋普尔闲逛时看到的普什卡日落的明信片促成了对这个陌生小城的拜访。它是小鹏的意外,也是读者的惊喜。
一个月的行程对于广阔的印度来说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它却并没有成为一本只是猎奇的泛泛之作。如作者所言,美丽的风景只是旅途中有限的一半,而与当地人真实接触的粗鄙人情成为了难能可贵的另一半。记录下与印度大学生在旅途中的闲聊,让我们不带偏见地了解了印度人眼中的种姓制度;对自己在加尔各答“仁爱会”义工生活的详细描写,又使读者很容易就明白了那个看似难懂的道理:通过那些衰老的人和垂死的人的帮助,让义工获得更大的收获。
不得不提一下的还有本书的装帧,这是促使我与它相遇的主要原因。微黄的纸张,白描手法绘制的插画,同样手法绘制的印度风格的页边纹……简洁的气息却让它从那些五彩缤纷的各种攻略中跳了出来。翻开目录,根据行程分为了北、东、中、南四大版块,大版块下,每个游历的城市又独立成节。除了主体文字外,还有简单实用的中英文对照地图、背包客聚集地、交通、客栈、景点信息、经验教训……这些小Tips就排在相关文字旁1/3的位置,很是方便。最后,附录中还对从签证、机票、装备到电压等琐碎细节做了事无巨细的说明。所有这些都明白地显示了它作为一本行游书的专业。
旁观者眼中的印度也许就像一个身着艳丽纱丽的印度女子,有人看到的是她灿烂的霓裳和如星的双眸,更多的人却会闻到她那混合着咖喱气息的浓重体味,看到那常年赤足的乌黑双脚。“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孙士海这样说。所以,摒弃那个固有的自己,敞开婴儿一样的单纯内心去全身心地感知这片与现代社会说着两种语言的大陆,是行走在印度的外来者们唯一能做的。这也许也是作者写作《莲花之上》的初衷,虽然,人类主观臆断的毛病还是会在书中偶尔流露,但我想说:你的努力,我能看到。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莲花之上的行走”的回应

johnny 2014-12-27 19:42:17

书的装帧很好,书中略有亮点,还显浅白。

†小米 2010-02-19 13:30:19

小鹏的Blog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