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领略”那片最原始的森林_亚马逊森林的故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亚马逊森林的故事 > “走进”“领略”那片最原始的森林
信实的精灵 亚马逊森林的故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0-21 22:10:50

“走进”“领略”那片最原始的森林

“走进”“领略”那片最原始的森林-评【亚马逊森林的故事】

                      文/信实的精灵

      闲暇之余,给童年时代缺失一大部分读书机会的自己看看科普读物,这种感觉也是极好的。这是一本由巴西摄影师阿拉甘姆•阿尔甘塔拉进行摄影,法国作家约翰尼•贝纳德撰文,提供给我们关于最原始的亚马逊森林的科普读物,在摄影方面更胜一筹。
      
       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本书,没必要非得给它一个很高的定位,觉得自己的书评一定要有一个多么高深的境界。在我拿到这本书时,个人觉得完全可以就把它当做一本科普性的读物来看,在有生一年无缘亲身走进亚马逊森林的时光里,我愿意手捧着这本书,看着曾经属于亚马逊森林的无限美好的时光。

       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动物是知之甚少的。虽然小时候生长于农村,见过很多城里孩子所没有见过的动物,但是看到这本书所给的馈赠时,我还是忍不住震撼。比如我们家乡的“水牛”,换一种皮肤和翅膀的颜色,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长髯甲虫”,还有“独角大兜虫”和“绿蜣螂”都在我平时的接触范围之外。

         这本书的背景是2013年的法国电影《亚马逊萌猴奇遇记》,当然翻译出来有机会走进中国大陆已经是2015年的9月4日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很讨巧,这也算是一个卖点之一。这仅仅是借助于这部电影的宣传效应,甚至于书里面的很多插画都借鉴于电影当中的某些图片,并且在原来无声、没有对白的3D电影的基础上解读最真实的一些科学知识。自然纪录片剪成的剧情片。

          每每翻到一页新的画面,我总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曾经看过关于海洋的海底世界的纪录片,那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生物在屏幕当中游来游去,尤其是慢镜头反复回放的时候,简直就是视觉的盛宴。我在电视的纪录片里面才可以看到的各种水生生物在这本书里面竟然有如此清晰的照片。

         当然,神奇的大自然充满精彩,也充斥着敌意,甚至于被当地的亚马逊土著印第安人奉为圣树的棕榈树都因为要保护自己而选择在树干上甚至于树叶上面都长满倒锥形的尖刺,这当然也是进化的成果,为了配合保护自己的初衷。亚马逊地区生长有550多种棕榈树。
南美凤梨(生长于森林的最上面一层)作为很多动植物天然的栖息地和水源储存地,生命总是相伴相生的,缺了谁仿佛都是不完整的。这堪称空中的水族馆,在一棵树上,人们就能找到2000多种附生植物。

         作者整本书按照四个部分展开自己的叙述。
         
        首先是亚马逊森林的介绍。亚马逊森林位于南美洲,面积670万平方千米,全世界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7000多千米)贯穿而过。亚马逊是一个热带的奇迹,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原始、最大、最好的热带雨林。远离都市的尘嚣和人类工业、商业的文明使得亚马逊热带丛林成为一座返璞归真的孤岛绿洲,它覆盖了南美洲2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面积,占去了巴西的大片土地和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秘鲁和圭亚那的部分领土,被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当然,也存在有至少60,000种植物、2000中鸟类和鱼类、400种各类哺乳动物等等最古老的生态系统。

       第二部分就是卷尾猴。

       卷尾猴,顾名思义,一种有一种很长卷尾巴的猴,他的尾巴灵活好用如同他的第五只手一样,总是可以给自己强有力的支持。
        相比较书而言,电影《亚马逊萌猴奇遇记》更像一部真实的纪录片,给人更真实的触动感,尤其是里面的萌猴的丰富表情。在这本书里面尤其是对猴子的种类(绒毛猴、吼猴、蛛猴、松鼠猴、额猴、金狮绢毛猴、黑狐尾猴、僧帽猴等等)、卷尾猴的习性、生活习惯、卷尾猴的一天、卷尾猴的食谱、卷尾猴的交流方式、各种表情和不同的叫声所代表的含义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第三部分,就是森林的分层。森林之中,越靠近地面,越气象万千。
        亚马逊森林分为三层:第一层,森林之基(10米以下,这一层昏暗无光),所以各种地表植物丛生(臭蘑、禾木蕨类、藤蔓、寄生植物等)、夜行动物(大犰狳、刺豚鼠、美洲狮、豹猫等)、昼行动物(南美浣熊、大食蚁兽、美洲野猪、美洲豹等)、河边动物(貘、大水獭、水豚、南美森蟒、黑色凯门鳄等)、河中动物(巨滑舌鱼—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食人鱼、亚马逊海牛、麝雉、亚马逊红河豚等)、河中植物(睡莲、浮游植物、水信子、亚马逊王莲-直径可达3米,可以托起一个小孩等)、地上的小世界(蜘蛛、长髯甲虫、绿蜣螂、独角大兜虫等。一公顷的森林就能养育多达42000种的昆虫。)

         森林的层次划分,第一层,当然包括地上的苔藓植物等;第二层次,就是林中之木(10米到35米之间,这一层稍微可以接收点阳光,万物竟发),包括棕榈树(亚马逊地区生长有550种棕榈树)和橡胶树,当然包括栖息于上的各种动物(眼镜猫头鹰、绿蟒、豪猪、鬣蜥-由于肉质鲜美,难逃被捕杀作为盘中餐的命运等)和伪装的动物(蚱蜢、草棍蝗、藤蟒、螽斯等)等。猴子肯定也不例外,亚马逊森林中生活着30多种猴子。第三层次,永远向着阳光的,沐浴着阳光雨露的滋润,甚至于“害羞的树”(又名“木棉树”,我从教科书里面学到的,这种书,扎根于大地,心儿永远向着太阳,)

      第三层就是森林之冠(35米到60米之间,这一层阳光普照),离地50米,那真是一个姹紫嫣红、多姿多彩的别样洞天。

       “一方水木养育一方人” 当然,,可以这么说,一片特殊的森林养育着一群特殊的物种,不管是稀有的动物,亦或者千奇百怪的植物,这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在亚马逊地区,就有大约400种西番莲科植物。在一棵树上,人们就能找到2000多种附生植物。森林里面生活着多达7500种蝴蝶。亚马逊地区和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上的50%鸟类(热带大雕、南美大鹦鹉、巨嘴鸟、蜂鸟-又叫蝇鸟,世界上最小的鸟)。

       在《亚马逊萌猴奇遇记》中,有一幕“水中树”之景。树是长在水里的。
        而开阔的水面之上,萌猴揽在一棵树的树梢上。水里出现了翩跹的红影,那红影像水中舞动的精灵,又像恐怖的血色水怪,萌猴不知所措地紧抱着树枝窥视着水面。突然,那血色水怪跳了起来,张起长长的嘴巴,长嘴巴里是一排排白色的牙齿,发出一种奇怪的叫声。这水怪好生熟悉!有点像可爱的海豚,可是,又好像哪里不对劲——

         当然,在这本《亚马逊森林的故事》里面有这种动物的高清图片和简介。原来,它就是传说中的“亚马逊红河豚”。美丽的传说是这样的:在节日的夜晚,一条亚马逊红河豚化身为一个英俊潇洒、魅力翩翩的男子,他锦衣冠帽,舞姿优雅,轻易就迷住了晚会上最美丽的姑娘,然后把她带到了河边。在那里,他们极尽缠绵。一番恩爱之后,他又跳入水中,变回了美丽的红河豚。最后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在这个传说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在他帽子底下其实藏着的是海豚的鼻子,类似于鲸鱼那样的鼻孔。所以后来每逢节日舞会时,都会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在场的男人们都要先脱下帽子检查一番,看看是不是红河豚变的!

        原来,亚马逊红河豚的视力比较有限,它们是用一种回声定位的内部声纳系统在水中定位猎位的。它们会发出一种声波,当声波碰到周围的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波,借助这种方式它们就能测算出物体的方位了。

       这本书读的时候,我也问过朋友,知道了“蟒”与“蛇”的区别。在我自己的印象中,蟒和蛇是不分家的,仅仅就是人们称呼的不同而已。这本科普书刷新了我的认知,“蟒”身形巨大,用自己强而有力的缠绕型身体勒死猎物,然后再用嘴进行第二步的消化。而蛇仅仅是用自己的嘴吞下食物,在肚子里面分泌特殊的液体进行消化吸收。甚至于这本书里面的“蟒”为了适应大森林中变幻多端的生存环境,将皮肤进化成与周围植物和谐的保护色-翠绿色(就是绿蟒),乍一眼看过去真的难辨真假啊。

        第四部分,濒危的森林。亚马逊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态系统之一,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药房”。甚至于,在2011年亚马逊森林被认定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自1970年开始,已经约有18%的森林面积消失,继而引发动物的相应减少。

        临近尾声,作者列举了一大堆正在消失的物种,比如:大食蚁兽、美洲豹、大犰狳、大水獭、亚马逊红河豚、绿蟒、额猴、双色獠狨、金狮绢毛猴、树懒、大闪蝶、绒毛猴、蛛猴、热带大雕等。甚至于有些即将永远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包括最最爱卖萌的水獭(它最喜欢用带有蹼的爪子捂住自己的眼睛,据说可以给自己保暖,哈哈)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不禁感叹。

        开篇时,作者就埋下了一个伏笔,说,“根据植物学家推测,如果不加以妥善保护,原始森林将会在2020年彻底消失”我不知道这纯属耸人听闻,还是现实就是这么悲剧的现状;作者在结尾第四部分的时候反复强调,由于人为干扰破坏生物链,加上大量砍伐植物,森林大火、过度捕鱼、开垦耕地、随意放牧、贩卖动物、农药的使用等,我们梦想中的动植物天堂即将销声匿迹,这该是多么悲剧的一件事情!

        看完如此多的美好画面,你是否愿意从自身做起,拒绝吃珍稀海产品,拒绝砍伐、烧毁森林,相信有我们的举手之劳,期待着可以为我们美丽的亚马逊留下一笔最美好的老年影像。


===========下面是关于这本书的一些看法=================
1、 书的最后一页提到借鉴于蒂埃里•拉格贝尔电影中的某些画面,用的是P16(h,b),P18(h,,m,b)的字样,迄今没看懂到底什么意思。
2、 关于电影当中的主角之一-卷尾猴,在本书当中做了详尽的介绍,不论是生活习性,生存的环境,不同的叫声传达不同的含义,交配,生育,这都是作者要在这本书向我们展示的。有点儿过度讨好电影之嫌。
3、 译者在自认为读者不认识的动物名称的汉字右边标注拼音,我觉得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否则有一些动物即使我下次有机会见到,仍然不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比如大犰狳(qiú yú),水獭(tǎ),貘(mò),树懒(lǎn,注意它跟考拉的区别),麝雉(Shè Zhì),鬣蜥(liè xī),螽(zhōng sī)斯等等。


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走进”“领略”那片最原始的森林”的回应

信实的精灵 2015-10-22 12:55:25

@ 慕卿月。 还是亲看出来了,这篇写的最漫长。看书的时间比写评时间还短呃。

慕卿月。 2015-10-22 11:39:05

这篇写得好认真。

忧忧 2015-10-22 11:33:24

了解些知识了

塞北1573 2015-10-22 10:43:28

好赞好认真~~

落凡 2015-10-22 09:41:07

童年缺失的知识,现在可以科普。。不错

叮叮-旭珊 2015-10-22 09:17:11

科普知识了,我得去查查字典

婉辰文轩 2015-10-22 06:53:09

读书评也可以给大伙小科普一下啦!^_^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