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斯·诺特博姆_绕道去圣地亚哥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绕道去圣地亚哥 > 塞斯·诺特博姆
深入荷兰 绕道去圣地亚哥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0-04 20:10:07

塞斯·诺特博姆

http://news.sohu.com/20141005/n404861188.shtml
塞斯·诺特博姆
  1933年生于荷兰海牙,诗人、旅行作家和翻译家。
  诺贝尔文学奖博彩榜单,可以视作当代世界文学的“导游图”。近年,各个版本的“导游图”上,塞斯·诺特博姆几乎每年都出现,仿佛他是欧洲景区绕不过的地标。
  诺特博姆是一位荷兰作家,但作品是欧洲的,眼光是世界的。他早年曾做过旅游杂志编辑,对于欧洲了如指掌。他未曾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会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所以走遍全球都不受阻碍。除了是小说家之外,他还是游记作家,著有《绕道去圣地亚哥》这样的游记作品。
  他的视野长阔高深。作品中能信手拈来地调侃欧洲语言的多元:“你们的词语一跨过莱茵河就变性了。月光一照到斯特拉斯堡,就变成了女性,时间变成了男性,死亡成了女性,阳光变成了阳性。”(《万灵节》)
  他也洞悉欧洲各国不同的“国民性”,比如荷兰平地文化使得国民“清晰”,简朴,但“缺乏深度”。德国人总是在“寻找隐密的山洞,黑暗的森林,阴暗的山谷,茂密的山坡,怪不得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瓦格纳式的迷雾。”他能从等红绿灯和高速公路上开车这些小事的做法上,分辨出欧洲人的共性和差异。我曾听过专门讲述欧洲旅行的作家里克·斯蒂夫斯(R ickSteves)讲他眼中的欧洲。他说国家、欧盟和大欧洲,都在不同层间上影响人对自己归属的认知。这种多重影响,有时候重合,有时候冲突,其复杂不是到此一游的外人能把握的。
  对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诺特博姆给出只有一个欧洲人才能有的深刻解读。柏林墙的倒塌,在美国和其他很多地方,被简单地标签化处理,仅被视作冷战中西方的
  一个胜利。美国人看欧洲,就好比小布什说的那样:“我不玩精细区分”(I don’t donuance)。而诺特博姆给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各种精细区分。比如东德人感到被忽悠,西德人感到被占便宜。整个德国人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挣的一些钱,被“见钱眼开”的希腊人、意大利人、波兰人、捷克人瓜分了。诺特博姆是当代欧洲发生深刻巨变的见证人和解说者。他让我们看到欧洲人眼中的欧洲。
  写作上,诺特博姆被视作和卡尔维诺、纳博科夫的同类。他的小说属“思想小说”,思辨色彩浓厚,是那种你会动不动拿出小本子记上几句的小说。其小说情节很难出彩,而大众多喜欢看些拿起来就放不下的精彩小说。所以他是文学界小圈子的熟脸客,却是大众市场的陌生人。
  诺特博姆曾在天主教寄宿学校读书。后来虽然没有做成修士,但是每部作品中几乎都有修士,作品也有修士般的反省特质。他喜欢思索灵与肉的争战,和现代生活内在的荒谬与矛盾。他关注时间、历史、文化建构与解构。他善于将现实和历史关联。人们将欧美相比的时候,总喜欢说美国没有文化。可是欧洲人的“文化”是什么样子?诺特博姆的作品中有不少答案。
  诺特博姆写小说的方法也奇怪,他向采访者透露的创作方法,几乎是小说创作教授的反面教材:或许受旅游和水手经历的影响,诺特博姆写的小说预先没有规划,写到哪儿算哪儿,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意象、一句话。例如在《真相与表象之歌》中写道:“一个人坐到桌子边,突然想到了一个句子:上校爱上了医生的妻子。”看过《早晨从中午开始》的朋友可能还记得,路遥写小说,事先的规划工作做得都很细才去下笔,人物的基本性格和形象,大致的情节、开头和结尾,小说家事先都一一计划好。福克纳也是这样,他的墙壁上都写得密密麻麻的,《寓言》的创作中他都规划到了每一天。这类作家,就是突然一下死了,精通其风格的他人去续写,说不定都能写得八九不离十。
  诺特博姆和中国有缘。他的第一部小说《菲利普与他人》,写的就是主人公在欧洲寻找一位中国女郎的故事。2010年还来过中国,和作家毕飞宇对话。他很关注他的作品在中国被人接受的状况。他的作品有部分曾在中国出版,如译林曾出版《仪式》、《万灵节》、《流浪者旅店》,花城出版社曾出版《绕道去圣地亚哥》。
  南桥(翻译家,美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